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宋儒学的熏染、济世精神的传承、谢氏一门的济世情怀影响了谢灵运济世思想的形成。谢灵运济世经历包括济世宏愿、撰写《撰征赋》、永嘉修政、上《劝伐河北书》等。在其辅佐刘毅、改依刘裕、被贬永嘉、出任秘书监、出守临川的仕宦生涯中充满了仕与隐的矛盾,他的山水诗中蕴含“济世情怀”、仕隐的矛盾和“济世”之隐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经过近 2 0年的发展 ,已经逐步走向了文体的自觉。作家们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面对更加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 ,寻找、探索小说的语言、叙事风格、结构方法等文体方式的变化 ,进行艺术形式的锤炼 ,成为近年小说创作中更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是我国古典山水诗的奠基人。他的山水诗不仅清新明朗、富丽典雅,而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理趣"。谢灵运虽然兼收并蓄儒释道三教思想,但是,其以佛教为旨归的思想倾向是相当明显的。佛教思想对谢灵运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佛教的般若性空、涅槃佛性以及弥陀净土等思想,在其诗歌表现形式和意境创造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文 《兰州学刊》2006,(1):7-9,14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中国佛教史上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著有<辨宗论>,提倡道安的佛教顿悟说,参与南本<大般涅盘经>的译事,积极追随乃至资助当时的佛教领袖慧远.但是慧远却以谢灵运"心杂"为由拒绝他加入庐山的念佛团体白莲社.本文以此事为背景,围绕谢氏的"心杂"展开论述,分析谢氏的人生与性格悲剧,并着重指出谢灵运的"心杂"对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培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业的戏曲创作集中在顺治九年到十年初,正好在他仕清前夕。他在这种特殊时段从事戏曲创作,与他的生活环境、戏曲观念有关,反映了他对戏曲独特功能以及担负使命的认识。他在创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有关选择与超越的诸多信息,既与他的文体选择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真实景观的自觉呈现。  相似文献   

6.
西汉武宣之世政治文化的“和合”特点是造成汉赋创作模式和美学特点的重要原因 ,这一点却为赋的研究者所忽略。大赋吸收了先秦南北文学在形式和功能上的优点 ,兼裁众美 ,创为新体 ,表现出对先秦儒家和道家文艺观、美学观的兼容并包倾向 ,这是“和合”思想在文学上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对刘勰文体观念的探讨,通常的路径是从体裁和风格这两个概念出发,作平行的研究。事实上,由人体概念引申出的"体"的整体性和直观形相性是刘勰对文体认识的基础。在刘勰看来,文体不是某一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情志事义和辞采宫商等形式因素的有机统一,是文体客观规范与作者主体情性的对立统一,是体裁和风格的交融结合,正是在这多种关系的辩证把握中,刘勰完成了他综合性的辩证的文体观念建构。刘勰这样的一种文体观念架构,因其指涉意义广泛,使中国古代的文体论具有向多种路径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而成为一个包容能力极强的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8.
假传指以拟人的手法为器、物立传的一类相对独立的文体,包含虚实两个层面:实的层面指假传描写了器物的形制功用、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等博物知识;虚的层面指假传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并以虚构人物的品格和经历来影射现实文人的境遇,表达文人的情致和追求。假传通过以实写虚、以虚写实的创作方式使得虚实交融,体现了文人高雅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品格追求。虚实二元特质是假传的灵魂,但也制约了假传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族出身、文学才情、政治理想、仕途遭际等方面与屈原相似,是谢灵运接纳屈骚精神的重要原因。《楚辞》寄托比兴、浪漫想象、铺排叙事等手法,又影响到谢灵运的具体创作。结合六朝政治局势、时代风尚、文化思潮来看,缘情绮靡的诗风,推动了文人对形式美的探索;动荡更迭的政局,加深了时人飘若转蓬的无依感。讨论屈骚与谢灵运诗文之间的关联,进而探索六朝文人对《楚辞》的接纳,对于明确谢灵运文学思想的构成,洞察谢诗用典特征,钩沉《楚辞》在六朝的传播,具有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爱明 《船山学刊》2006,(3):124-126
诗、赋是六朝最重要的两种文学体裁。谢灵运创作了不少抒情小赋,而且其赋摆脱了此前抒情小赋多有情绪少有意境之窠臼,创作出情景相融的清丽空灵、朦胧澄澈的优美意境。此种意境之生成,是其“超埃尘以贞观”的老庄佛理哲学的艺术展现,并着意采用了以诗写赋的表现手法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其山水诗有画境,抒情小赋有意境的有趣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史上有“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月兆。谢惠连是谢灵运与谢月兆之间的过渡。他的创作,既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模式,又开启了谢月兆山水诗中情与景相融相契的创作倾向。由此,谢惠连成为谢氏宗风与山水诗传承中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2.
吴怀仁 《阴山学刊》2004,17(2):39-41
在写作中,写作主体总是以强烈的感觉、内心的激情和隐秘的冲动以个性化的方式建构起个体性与公共性关系通融和互动的表意模态,使写作成为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写作作为主体的精神存在方式而成为言语交往的社会性公共存在,写作主体以表达模式、表达方式和表达策略三种表达途径充分展现自己的写作意图,为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提供一个更自由的表达写作意图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3.
“体”一词 ,是李奎报诗论最为重要的审美范畴。“体”这个概念在李奎报诗论中有两种含义 :一者 ,指“诗作法” ;二者 ,指“艺术风格”。李奎报的诗歌审美评价 ,对中国当代文学吸收外国文学遗产的过程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荣林 《河北学刊》2002,22(1):103-105
小说创作美学不同于小说美学 ,小说美学谈小说有什么 ,小说创作美学谈小说怎样去构成。这样 ,小说创作美学从小说创作的主体、客体、尤其是本体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 ,同时也能更准确地确定小说创作美学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5.
字母词语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语体角度对共时状态下的字母词语在政论语体、文学语体、公文语体中的分布规律、语用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发现语体对字母词语的使用有一定的选择制约作用,因而需要针对不同语体确立使用字母词语的规范。规范的制定要注重层次和重点,力求宽严适度、刚柔有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学生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写作文化和写作思维操作能力是决定写作能力的两大主要因素,写者是在时代写作文化的控制下,通过写作思维操作的正确展开去完成文章写作的。因此,当代前沿的、操作性的法律写作能力系统必须按照写作思维的客观规律,主要从写作文化和写作思维操作能力两大方面去构建,而高校法律写作课程的发展更新也应当沿着这个方向去实现。  相似文献   

18.
张学军 《文史哲》2003,(3):75-80
先锋写作中的叙事方式是在叙述角色上 ,通过叙述者的不断变换 ,或叙述者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自由往来 ,改变了故事的组合方式 ;并打破了故事时间线性发展的模式 ,创造出故事呈现的共时性空间 ,重视故事时间的重复和循环 ,由此造成了一个自足的圆形结构 ;而多重文本的结构方式 ,在多重文本的互动互补中则产生了新的意义 ,也带有“元小说”的特性。先锋作家对叙事方式的重视 ,具有文学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境”不仅属于纯粹的理论范畴,意境创造可有施诸诗法的切实途径,略在体制、篇法、句式三者之间。在此,语意的阙略以及诗语以意为主与出象为足,就是诗法之与意境创造最为相关的重要方面。意境创造的诗法考察乃是意境阐释的开创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孟荀学风问题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荀学风之比较》一文从对孔子之语的引用状况来探讨孟荀之学风,从时代背景、个性差异等方面来分析其原因,颇有新意和可采之处。但孟荀之学风并非"孟子重师承、较拘守,荀子重吸收、运用和发展",而是表现为继承与发展、综合与创新。孟子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局限在儒家内部,荀子的综合与创新则旁及各家、蔚成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