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马非马”是战国末年公孙龙最有名的哲学命题。公孙龙,赵国人,约和孟轲同时,是先秦刑名学派的集大成者。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基本逻辑是;白,是指颜色,马,是指形体。如果说白马,就兼指色和形,因之不能单纯等于形即马。  相似文献   

2.
《公孙龙子》的逻辑正名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公孙龙是逻辑正名理论的开拓者,其《名实论》是一篇以“正名”为旗帜的文章,《白马论》是对《名实论》逻辑正名思想的补充和发挥。公孙龙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唯乎其彼此”的逻辑正名原则,揭示了逻辑正名的性质、要求和方法。正名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曾...  相似文献   

3.
公孙龙作为“名家”,谈论的中心一向被认为是逻辑问题,因而公孙龙具有逻辑思想似乎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只是对他的逻辑思想怎样解释罢了。但一个逻辑思想的出现,必需具有产生这一逻辑思想的理论前提,这是问题的关键。本文拟从这一问题谈起,并分析几个问题,供同志们参看。一、无“类”是否能建立古代逻辑“类”是古代逻辑的一个最基本范畴,古代逻辑都是建立在类的基础上。比如亚里士多德三  相似文献   

4.
尽管公孙龙的逻辑思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如要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地揭示它 ,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这是重中之重。公孙龙的确拥用一些逻辑思想 ,但是他的逻辑思想是不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先秦诸子哲学中,公孙龙哲学具有与其他诸子思想迥异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这就是研究内容上的"专决于名",立论方式上的超越常识,论说方法上的"假物取譬"。准确把握公孙龙哲学的这三个特征,对于深入研究和客观评价公孙龙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孙龙的逻辑思想在先秦学术思想史上占有什么地位呢?至今似乎还不曾作出充分的评价。有人说公孙龙‘以自己的理论创建了一个诡辩学派。’有人把他比为古希腊的芝诺——一个诡辩派哲学家。的确,公孙龙以《白马论》驰名,而《白马论》就被后世一  相似文献   

7.
试析名墨逻辑思想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名实”、“坚白”、“同异”三个方面,对名墨两家的逻辑思想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名实观上,名墨两家虽然都主张名实相符,但公孙龙的“唯谓”说将名实关系绝对化了,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墨经》则主张在一定条件下,名与实“彼此亦可”,包含了一定的辩证思想;坚白问题集中表现了名墨两家逻辑思想的尖锐对立,公孙龙用感觉的分离来证明事物属性的分离,得出了“离坚白”的错误结论。《墨经》则主要通过诉诸常识,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盈坚白”观点;在同异观上,名墨两家相訾为少,相应居多,区别只在于对划分同异的标准等问题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8.
<正> 为什么杜老如此重说对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的研究呢?文中的开头三段就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古代希腊,……以毕特哥拉斯为始的诡辩学风曾经流行过一时,……惠施公孙龙的名辩正和希腊的诡辩思想相当”。杜老从世界哲学史的角度来研究施龙的逻辑思想是有学术意义的。第二,“在施龙的时代产生了他们那样的诡辩作  相似文献   

9.
自然主义已经成为当代美国哲学的重要特征。在这一特征的形成过程中 ,批判的实在论者尤其是恩斯特·内格尔的理论观点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美国哲学中 ,存在着一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重新解释实在论的倾向。普特南哲学的转变及其与罗蒂关于相对主义的争论 ,就充分表现出这种倾向。在当代美国哲学家看来 ,实在论、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哲学基本倾向上是一致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一种以实用主义为主导精神、实在论为基本态度、自然主义为思想方法的美国特有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存在哲学与思辨哲学的理论分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存在哲学与思辨哲学的理论分野也正是西方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本质区别所在。存在哲学否定思辨哲学将人的存在逻辑化和概念化的倾向以及将人归结为理性的思想实体和认识主体的观点,把人的存在视为一个动态的充满矛盾的生成过程,这一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未完成性,它不能为抽象的哲学思辨所把握,而只能为与存在个体相关联的具体思想所关照。  相似文献   

11.
《逻辑哲学论》的目的是为了分清可说的和不可说的界限。不可说的东西不是由证实原则决定的,也不是由逻辑形式的界限决定的,而是由于我们语言的界限,我们无法表达它,对此只好沉默;《逻辑哲学论》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逻辑经验主义者的哲学倾向与维特根斯坦十分近似,其二是逻辑经验主义者曲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引为己用。  相似文献   

12.
从句的涵义和意谓问题,是弗雷格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基于现代逻辑和现代哲学的背景,重新审视弗雷格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对于理解和评价弗雷格的思想尤其重要.弗雷格关于从句的涵义和意谓的理论以从句的语法地位为出发点,以从句的逻辑作用为落脚点,围绕等值替代规则展开,试图证明句子的涵义是思想,句子的意谓是真值这一基本的观点.弗雷格的论述涉及到内涵逻辑、预设和隐含理论等现代逻辑和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后世的哲学和逻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具有两个重要的思想理论内涵 :首先 ,它是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其次 ,它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所以 ,能否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实践观点的思想内涵与理论功能 ,对于我们的哲学教学工作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存的《公孙龙子》六篇,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颇有争议。不少研究者以公孙龙接受了某些诡辩思潮的影响,因而其论著有唯心论、诡辩论的错误为由,不承认该书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的地位。这是值得商榷的。对于公孙龙这样一位有名的逻辑学家,多年来我们却很少进行全面研究,特别是如何从我国逻辑思想发展的历史高度,对《公孙龙子》进行充分的估价,更是显得薄弱。本文试图对《公孙龙子》作一点粗浅的探索。一《公孙龙子》在战国后期出现,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学术现象,在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它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从哲学探究的角度出发 ,对哲学和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 ,逻辑是关于一个语句的意义和判断的内容的。数理逻辑的发展使逻辑丧失其重要性并且远离了本体论的讨论。哲学逻辑并不是一门新科学 ,而只是实现了从一开始就在进行的对于传统逻辑的刻画。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可以得到的基本启示是 :我们在进行哲学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研究的时候 ,一定要有一个理念 ,即逻辑是需要哲学来为其辩护的 ,逻辑的研究要有一个哲学的基础。哲学逻辑是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 ,在应用的过程中哲学理念已经深深地灌输进去 ,哲学与逻辑已水乳交融 ,两者的联盟使得各自的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议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左右)公孙龙大力倡说“白马非马”论,从整体来看《白马论》的论证是诡辩式的,诡辩的成分大大超过逻辑的成分,但我们可以从反面学会运用正的确思维形式和逻辑规律,并汲取理论思维的经验与教训。下面谈谈我对公孙龙立“白马非马”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首先,公孙龙从他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出发,从三个方面极力论证“白马非马”论。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从哲学探究的角度出发,对哲学和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逻辑是关于一个语句的意义和判断的内容的.数理逻辑的发展使逻辑丧失其重要性并且远离了本体论的讨论.哲学逻辑并不是一门新科学,而只是实现了从一开始就在进行的对于传统逻辑的刻画.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可以得到的基本启示是:我们在进行哲学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理念,即逻辑是需要哲学来为其辩护的,逻辑的研究要有一个哲学的基础.哲学逻辑是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哲学理念已经深深地灌输进去,哲学与逻辑已水乳交融,两者的联盟使得各自的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德摩根有句名言:"数学家对于逻辑不如逻辑学家对于数学那样关心,数学和逻辑是精确科学的两只眼睛:数学派闭上逻辑眼睛,逻辑派闭上数学眼睛,各自相信一只眼睛能比两只看得更好."在哲学史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情形.许多问题本来都是逻辑与哲学交织在一起的,但有的研究者往往是睁开了哲学眼睛而闭上了逻辑眼睛.逻辑上没搞清楚就说哲学上如何如何,难免成为空中楼阁.对古希腊的芝诺悖论、先秦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研究都存在着上述问题.本文就中国古代著名的庄、惠"濠梁之辩",从逻辑和哲学的结合上加以解释,以就教于广大读者.先引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不分、哲学理论教育内容单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存在教条主义和简单化倾向等原因,哲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应立足拓宽理论视野,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重大问题,了解多元的哲学思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本文就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构想。基于这一教育目标,教学中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所提出的逻辑命题是重言、是形式的观点,对于本世纪哲学家们的逻辑观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逻辑哲学论》的逻辑观、它的基本的理论假定、理论背景及影响作了探讨,并就它的评价问题阐明了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