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纳西族的"生命三段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于这个永恒而使人们困惑的问题,纳西族人有多种解释和观念,而"生命三阶段"观念则是其中很有特点的一种, 即认为人由猴生,死后先变为蛇,然后又寓有与猴图腾认同意识地成为祖先.纳西人"猴祖"族群认同意识、"生命过渡阶段──灵魂变蛇"的文化内涵以及"从蛇到祖先"寓有返归图腾之潜意识的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2.
李贺及其诗歌以东方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诗性智慧,运用极富艺术魅力的诗化语言,围绕人、鬼、仙三种生命不同的状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尘世、鬼域、天国的建构来完成特定的时空转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一生命哲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作出了精彩的、极具个性的回答.只有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抓住李贺对人类生命之功名、享乐、苦难、爱情、死亡、永恒等种种问题的追问这一关键,才能揭示出李贺诗歌内在的哲学意蕴和精神实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思故我在     
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还真是这么一步一步进化来的. 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万物就显露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何手指长短不一?为何天空电闪雷鸣?为何果子熟了会掉下…… 人类的思考,常常殊途同归.当我是个小小少年,也曾仰望星空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大终极问题,曾经想过的,举个手看看.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一定意义上说,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都是对“目标为本”的基本教学设计模式所作的扩展,都是要回答“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那里去?我们是否到了那里?”三个基本问题。文章介绍了当代国际教学设计研究中四个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和凯里模式、肯普模式、史密斯和拉甘模式以及马杰模式,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古品人生     
曾是挑着货担,摇着拨浪鼓走村串巷的小货郎,如今赵永淦成为扬名海内外的"古玩大王",建成"中国乡村家具博物馆"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是有名的古旧家具"民间故宫",虽是弹丸之地,但却是亚洲最大的古玩、古旧家具集散地。慈溪人收集古旧物品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私下进行。三十年商海风云变幻,从那里走出来的企业从几十年前直接收购售卖古旧家具起家,到后来逐步摸索出一条仿制古家具对外出口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浙商群体中的一  相似文献   

6.
外累由心起     
屈青慧 《社区》2012,(14):1-1
北宋大将军周侗,叱咤疆场,战功赫赫。他解甲归田后,迷上了收藏古董。 痴迷收藏的他。视古董如生命。一日,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他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就在他介绍最心爱的一只古瓶时,一不小心古瓶从他的手中滑落,他赶紧弯腰抱住,幸而古瓶没有落地,但他却被吓得面如土色、满身是汗。 这件事让周侗迷惑不已,自己戎马生涯大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为什么一只古瓶就把自己吓成这样?他还时常做噩梦,或梦见古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或梦见古瓶被盗去,甚至梦到房子倒塌砸碎了古瓶……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在哲学史上这一简短而又深刻的发问不知由此而产生了多少的哲学家,也不知由此而困惑了多少的哲学家。人们也许会轻易地回答:我不就是人吗?可人是谁?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事实上,这一发问真正触及到哲学的灵魂,“全部哲学就在于了解我是谁”(罗伊斯语)。打开人类哲学史,不论中国圣人孔子的“知人”,还是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的“佛”之  相似文献   

8.
圣贤先哲在脑子里考虑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抽象地拷问"我是谁";游戏玩家在虚拟中物化区别于现实状况的生活探究谁是我。  相似文献   

9.
轻松一刻     
《社区》2004,(6):64-64
64如厕的尴尬周末,我到一个博物馆去参观,一时内急,便跑到男厕所里。到了那里,我“砰”地一声把小间门扣上,解开裤子,就准备方便。突然,隔壁的小间里,传来了一个男人的问话:“喂,伙计,你好吗?”我通常是不在厕所里和其他人搭话的,但是那天不知道怎的,就随口答道:“还好。”正当  相似文献   

10.
莫小寂 《社区》2012,(16):15
正手持一张卡,走遍社区都不怕。从小区门禁到菜市场、从银行储蓄到服务预约……以后居民只要带着这张卡,就等于将钥匙、钱包都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的"智慧生活"哪里有?  相似文献   

11.
自述     
在不同的城市生活,遇见不同的人,聊着相同的话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向哪里去?人的天性中凡事都要个究竟,我们拿出一打自己的照片,每一张各不相同,每一张好像都不是自己,每一张又是自己。把好多张不是自己的自己拼合起来又是一个自己。究竟谁是自己?自己是谁……一百一十八天前晚七点四十六分,我站在马路上,看见七百二十三天前十...  相似文献   

12.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15,(1):35
从秦始皇到现代人,从广西巴马到江苏如皋,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和研究的目标。为什么有些地方的人能活到90岁不生病、100岁不显老,而有些地方的人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发,年仅30~50岁就突发急病呢?国内著名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十几年的严谨研究,终于发现了神奇而科学的"长寿元素"。探寻中国长寿之乡的秘密我国有很多"长寿之乡":广西的巴马、广东的三水、浙江的南岙、新疆的和田……这些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长寿之乡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里很多百岁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完整生命的个体,教师不能回避“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活得怎样”这一亘古命题。教师要实现个体的生态成长和和谐发展,必须经历生态成长的三个层级:从基础成长到现实成长再到生命性成长。  相似文献   

15.
胡厚培 《社区》2002,(20):54-55
舟舟不是天才,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从我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几乎无人不晓前苏联著作家奥特洛夫斯基,正是他的那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的名言,教育鼓舞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是的,当我们面对着正在玩耍或正在指挥“千军万马”的舟舟时,也这样想过:作为一个人,还有什么比拥有生命,一个健康而鲜活的生命更为重要?失去生命,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失去一个健全的生命,就意味着失去健全人的一切。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拥有健全生命的正常人,是很难体会到那些生命“残缺”的人的悲哀的。我们和许多家长不一样,越是在孩…  相似文献   

16.
博客心情     
《21世纪》2009,(10):34-35
不热的非洲 中国人和亚洲国家的人民一般都觉得非洲很热,因为非洲人“晒”得那么黑……有一次我从内罗毕飞往香港,飞机在曼谷经停,上来一拨人,一位泰国华人中年女士坐我身旁,看了名片姓冯,她问我说你从哪里来?我说非洲肯尼亚。她说:“非洲?那里很热吧!”我说那里比泰国凉快多了,可她就是不信……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是有灵魂的,是生命性的事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我们需要实践有生命力的教育,过一种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形态。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我们需要对此进行审视与拷问:新形势下学生的生命力如何呈现?新形势下教师的生命力现状如何?新形势下学校的生命力又在哪里?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随着区域规划调整,2008年划入到海陵区,迎来了新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下半年单位里还有一次党员活动,到哪里去好呢?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到永嘉岩坦去最合适:一是岩坦镇很美;二是屿北是个红色村落,符合党员活动需要;三是我有一位老同事在那里任职,情况熟悉。基于这样考虑,我们就把这次党员的活动安排于岩坦镇屿北村。10月29日上午八点半,我们一行11人从医院出发,沿诸永高速公路直接行驶至岩坦镇。金秋时节,云淡风轻,色彩斑斓,尽显绿水青山魅力。10时许,我们到达  相似文献   

19.
路一直在走     
路走下去,有多远?即使一直在走,其实也如同一步都没迈开,你不在这里,就在那里,无论何时总是这样。路不是用里程来计算的,用的是生命,到终结时,我们才知道早先确定的方向是否有意义,现在的归宿是否恰当?可是,何时又可以称为"终结"呢,一切终结都在生命之外,无法为生命所知晓,终结是一种空缺。浮士德说,美啊,让你就停留在永恒的刹那。浪子唐璜的观点却是:美啊,让我不断重复着去经历它。也许还有第三种观点:我什么都没经历,我可以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15,(2):35
从秦始皇到现代人,从广西巴马到江苏如皋,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和研究的目标。为什么有些地方的人能活到90岁不生病、100岁不显老,而有些地方的人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发,年仅30~50岁就突发急病呢?国内著名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十几年的严谨研究,终于发现了神奇而科学的"长寿元素"。探寻中国长寿之乡的秘密我国有很多"长寿之乡":广西的巴马、广东的三水、浙江的南岙、新疆的和田……这些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长寿之乡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里很多百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至今都能下地干活,生活自理。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