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学刊》2017,(2):19-26
无底线伦理现象的大量出现源于我们的道德伦理空间只有制高点没有地平线,深层哲学根源是将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作为抽象化的理想存在,而没有将之作为由经济关系主导的社会关系中的生命存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人性假设和伦理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要求伦理道德基石从道德高地转到伦理底线。这种伦理底线就是人人平等基础上的"利己而不损他",它构成了人"是其所是"的人伦底线和仰望道德理想星空的坚实大地。  相似文献   

2.
李勇 《社会》2001,(8):7-8
目前 ,我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经济领域种种道德失范现象 ,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 ,更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本身。笔者认为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实施其战略管理和决策时缺乏伦理思考 ,亦是导致当前经济领域不道德现象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本文试图从伦理的角度来对企业管理战略进行初步的反思。一、经营决策制定时的伦理反思经营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可以认为 ,整个企业管理就是围绕着如何制定和组织实施经…  相似文献   

3.
发展市场经济弘扬雷锋精神孙庆超我们正在开创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新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全面审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导向的深刻变化,比较分析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发展的文化背景,努力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古为今用”,正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这是当前道德建设中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研究、发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提炼、发展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赋予传统美德以新的意义,并通过这种结合克服和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不良道德行为。一、把以社会、以国家、以人民利益为重、为先的无私奉献精神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以及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结合起来,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范仲淹的“先天…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经济伦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烈呼唤着也正孕育、催生着新经济伦理的成长;而新经济伦理的出现和成长又必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充足的...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谢小燕  张远权 《探求》2001,(2):42-43
从历史上看 ,人们的经济活动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道德规范的制约 ,尽管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 ,但我们不难发现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活动反映着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的伦理道德主线。跟历史上的情况相一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 ,也是一场社会伦理体系的变革。变革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要迅速找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的培育主线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从道德对市场经济建设的功用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形成纵观东西方经济发展史 ,尽管各自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所差异 ,但…  相似文献   

8.
傅济锋 《社科纵横》2009,24(6):117-118,124
廉政建设中需要内、外两个方面的建设,即伦理精神的自觉和制度规范的建设。本文尝试着阐扬传统的"忠信伦理"基本精神,揭示这一伦理精神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突出地位及其在廉政建设这一特定伦理情境中与制度建设的基础关系,为当前廉政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共产主义的道德精神史宝庆在"恭喜发财"已成为口头禅的市场经济之下,孔繁森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神州大地获得了人们由衷地敬佩,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和许多人民群众正以其为楷模努力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讲求物质利益和效益竞争的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制内含正义、人道、德育等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其中,正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道德精神的本质所在。而法律区别于道德的特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有必要内含道德精神;法律与道德存在着的同一性,使社会主义法制有可能内含道德精神。因此。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我们要自觉贯彻社会主义的道德精神。当然,这绝不意味着走向法制“伦理主义”及“伦理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刘伟民当前,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已成为精神文明工作一项紧迫任务。如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同样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其中,以如下几方面问题的研究最为...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地位余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主体地位当前,有人认为,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文艺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有人还赤裸裸地说:在当今的时代,提倡和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是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的学说自诞生以来便引发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韦伯学说的韦伯热。当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韦伯的学说对于协调市场经济与伦理价值两者关系,仍然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韦伯经济伦理价值观解读的基础上,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伦理价值根源,探讨传统伦理价值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条件,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价值体系问题上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而这一变革又会对经济运动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受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极其不相适应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潮冲击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重义轻利”向义利统一转变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是“重义轻利”,把道德与经济利益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认为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必然会引起道德的衰退,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批“唯生产力论”,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又使道德过分政治化,其结果是“道德至上”与“政治挂帅”合为一体,居于至尊地位。道德建设脱离经济建设,并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这种脱节与对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科技与政治的发展,更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违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意味着要正确处理政治、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使道德重新坐落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价值观由“道德至上”向重视经济利益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以社会主义的道德退化为代价。市场经济的功利价值观所孕育出来的是追求创造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5.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近百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年来,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论作近百篇,其中不少被核心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控制环境论易小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将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宜接带来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进步。道德并不是绑在生产力上的东西,良好道德秩序的形成既需要生产力的支持,也需要健康向上的精神牵引和强硬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制度结合的内在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 ,又是伦理经济。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要靠两大手段———一个是制度 ,一个是道德。当前 ,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程度较低 ,社会道德严重失范 ,现实迫切需要完善道德的约束机制 ,实现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的高度结合。于是 ,道德与制度相结合的问题就产生了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现实要求。首先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现实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道德观受到冲击 ,一时间 ,一些活动领域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广东省伦理学学会于5月26日在广州召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经济伦理建设研讨会”暨1997年年会。共有60多名伦理学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与会同志围绕经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的实质作用,社会伦理与经济伦理的关系以及如何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伦理精神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探讨。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会的组织功能,这次年会还进行了学会的换届工作,并增补了部分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担任学会领导和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丽生  郭燕 《社科纵横》2006,21(12):54-55
行政伦理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道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市场经济本身的弊端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失范现象。制度缺失所造成的公务员角色冲突和公务员自身现代职业精神的缺乏是导致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公务员法的出台是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制度上的完善,但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念伦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