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秦腔流派与秦腔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2-118
中国传统戏曲流派主要有三种形态:地域流派,团体流派,行当名家流派。对秦腔表演艺术流派进行分析,发现行当名家流派在秦腔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通过肖若兰流派承传等案例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行当名家流派的发掘与宣传,以此为契机,推动秦腔自身艺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夏秦腔与陕西、甘肃秦腔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仕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4):168-171
剧种是根据戏曲不同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段以及各自的音乐曲调、语言、起源地点、流行地区等因素而划分的。地方剧种的形成是由地方语音和曲调决定的,秦腔的道白、剧目内容及其整体艺术风格,也与宁夏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有关。随着宁夏籍秦腔演员的增多,在原有的陕西语音道白和演唱的秦腔中,无意中掺进了宁夏口音和方言,成为宁夏味儿的秦腔,为秦腔增添了宁夏地方特色。经过长期的孕育、培养,秦腔已成为宁夏地区的首要地方剧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陕西、甘肃秦腔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上世纪初陕西易俗社改良的秦腔广泛流传之前,甘肃秦腔因其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被人称为"甘肃派"、"老秦腔"。时至今日,这种几乎已经成为绝响的戏曲艺术,曾一度被人误认为陕西秦腔的发展和传承。然而实际上,这一戏曲样式,源自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曲种——西秦腔。西秦腔是古代曲子戏向板腔体过渡的一个剧种,而甘肃秦腔则是由西秦腔演变传承而来的甘肃本土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5.
6.
7.
新疆是维吾尔族人民聚居的地区。由于历史变迁的特殊原因,这个民族的一部分人来到江南的水乡——湖南省常德、桃源一带安家定居,繁衍至今。他们来湖南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状况是怎样的呢?根据所调查的材料和接触的资料,作一个简要概述,愿与熟悉湖南维吾尔族情况的同志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6.
丁文楼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
维吾尔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民间文学是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智慧的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美动听的神话、寓言、民歌、叙 相似文献
17.
王梅堂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本文对古代维吾尔族姓名演变进行了初步考察,概括地介绍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后,其姓名的组成与缩写的种种格式,以及本名、别名与尊号的文化内涵,从中可窥见汉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姓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令人困感莫解的情形,即向某人求教其名讳的含义时往往只能得到一个“此乃父母所赐,其意无可奉告”的回答,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其实维吾尔族人命名是有其规矩的,人名都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尽管人名的语义和词源的研究还比较困难,然而不能不看到,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他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只是想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历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富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历法,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维吾尔族先后使用了六七种不同的历法。深入地研究这些历法,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很早的时代起,维吾尔族的祖先就开始用十二属相来纪年。现代维语中的“木且力”一词,即直接导源于远古时代的阿尔泰部落语言,意为“十二属相”。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十二属相早在距今三四千年就已经产生了,它是由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的古代游牧部落首先开始使用的,十二属相的内容与经常出没于他们身边的动物及游牧经济相适应。后来,曾活动于阿尔泰山及其附近的许多民族,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的先祖都先后从这里吸收了用十二种动物名 相似文献
20.
买玉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119-124
秦腔是在新疆流行历史较久的剧种之一,解放前与河北梆子、京剧并称新疆的三大戏。自传入迪化(今乌鲁木齐)后,秦腔即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获得了巨大发展。民国时期秦腔艺术在迪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程:"三合班"成立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取得发展;新中舞台成立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的发展出现繁荣景象;抗战胜利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发展至鼎盛并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