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秦腔流派与秦腔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戏曲流派主要有三种形态:地域流派,团体流派,行当名家流派。对秦腔表演艺术流派进行分析,发现行当名家流派在秦腔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通过肖若兰流派承传等案例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行当名家流派的发掘与宣传,以此为契机,推动秦腔自身艺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夏秦腔与陕西、甘肃秦腔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种是根据戏曲不同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段以及各自的音乐曲调、语言、起源地点、流行地区等因素而划分的。地方剧种的形成是由地方语音和曲调决定的,秦腔的道白、剧目内容及其整体艺术风格,也与宁夏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有关。随着宁夏籍秦腔演员的增多,在原有的陕西语音道白和演唱的秦腔中,无意中掺进了宁夏口音和方言,成为宁夏味儿的秦腔,为秦腔增添了宁夏地方特色。经过长期的孕育、培养,秦腔已成为宁夏地区的首要地方剧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陕西、甘肃秦腔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上世纪初陕西易俗社改良的秦腔广泛流传之前,甘肃秦腔因其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被人称为"甘肃派"、"老秦腔"。时至今日,这种几乎已经成为绝响的戏曲艺术,曾一度被人误认为陕西秦腔的发展和传承。然而实际上,这一戏曲样式,源自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曲种——西秦腔。西秦腔是古代曲子戏向板腔体过渡的一个剧种,而甘肃秦腔则是由西秦腔演变传承而来的甘肃本土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4.
5.
唱与不唱     
有一看戏人赶场迷了路,向正在路边井台上打水的人问路。这人不吭声,一个劲儿地摇辘轳把儿。旁边一个孩子插嘴说“:他是戏迷,你问话要唱着问。”看戏人一听挺高兴,于是唱道“:请问大哥,走长安要过哪条路径?”戏迷顿时来了精神,连唱带比划舞起来“:绕过大榆树,端向东行……”不料  相似文献   

6.
我这辈子唯一的梦想就是当一个艺术家。至于做哪方面的艺术家我并不十分在乎,唱歌、跳舞、演戏、画画都无所谓,也没有方向,反正能当艺术家就算是完成这辈子的使命了。艺术家的梦想一直伴随我成长。小时候,大概四五岁吧,我喜欢赖在床上,拿几张硬书皮和几个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维吾尔族人民聚居的地区。由于历史变迁的特殊原因,这个民族的一部分人来到江南的水乡——湖南省常德、桃源一带安家定居,繁衍至今。他们来湖南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状况是怎样的呢?根据所调查的材料和接触的资料,作一个简要概述,愿与熟悉湖南维吾尔族情况的同志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秦腔》写了农民引生有爱的幻想而又长期没有爱的现实,因偷窃女人白雪的乳罩而惹出一场大祸,不得已将腰间的那东西用刀割去。小说有这么一个细节:当身上那个东西戳破了裤子出来,我身边的一棵蘑菇也从土地长出来,迅速地长大。我不愿看我的那个东西,它样子很丑,很凶,张着一只眼睛瞪我。我叫  相似文献   

9.
父亲爱吃宽片面,吃了一辈子母亲擀的宽片面;母亲爱听秦腔,听了一辈子父亲唱的秦腔。母亲擀的宽片面,就是人家戏谑陕西人的八大怪之一:擀的面条像裤带。可是父亲却偏爱吃这种又宽又长又结实的像裤带似的面条,这面条看起来大方豪气,利利爽爽,一条是一条,也极像父亲的性格,干干脆脆,说一不二。母亲的面条做得很独到,必须提前用盐水把面和好,和硬,揉到,过半个时辰再擀,面条又光又筋,下到锅里不会断条,滑爽得吃到嘴里妙不可言,拌上绿菜叶,黄花炒鸡蛋,再浇上蒜水,调上油红油红的辣子,看一眼也会让人垂涎欲滴,父亲吃得酣畅淋漓,吃完后一脸的满足和…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樊宁 《华人时刊》2009,(10):74-75
2009年7月5日,惊闻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我的心一阵紧张,啊不都哈德尔、如仙古丽一家人还好吗?我连忙拨通他的手机,他扯着嗓门告诉我,几天前与妻子到叶城参加亲戚婚礼,一家人安然无恙。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因为啊不都哈德尔、如仙古丽是我在新疆的挚友。  相似文献   

14.
唱秒     
《阅读与作文》2007,(12):27-32
我万没想到我的钟,我这精美的古钟,会引起全镇的人来嘲笑我。但是真的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唱彩     
邓丹心 《老友》2011,(2):20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民间文学是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智慧的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美动听的神话、寓言、民歌、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古代维吾尔族姓名演变进行了初步考察,概括地介绍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后,其姓名的组成与缩写的种种格式,以及本名、别名与尊号的文化内涵,从中可窥见汉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姓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令人困感莫解的情形,即向某人求教其名讳的含义时往往只能得到一个“此乃父母所赐,其意无可奉告”的回答,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其实维吾尔族人命名是有其规矩的,人名都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尽管人名的语义和词源的研究还比较困难,然而不能不看到,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他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只是想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历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法,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维吾尔族先后使用了六七种不同的历法。深入地研究这些历法,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很早的时代起,维吾尔族的祖先就开始用十二属相来纪年。现代维语中的“木且力”一词,即直接导源于远古时代的阿尔泰部落语言,意为“十二属相”。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十二属相早在距今三四千年就已经产生了,它是由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的古代游牧部落首先开始使用的,十二属相的内容与经常出没于他们身边的动物及游牧经济相适应。后来,曾活动于阿尔泰山及其附近的许多民族,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的先祖都先后从这里吸收了用十二种动物名  相似文献   

20.
秦腔是在新疆流行历史较久的剧种之一,解放前与河北梆子、京剧并称新疆的三大戏。自传入迪化(今乌鲁木齐)后,秦腔即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获得了巨大发展。民国时期秦腔艺术在迪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程:"三合班"成立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取得发展;新中舞台成立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的发展出现繁荣景象;抗战胜利后秦腔艺术在乌鲁木齐发展至鼎盛并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