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改善并获得了明显增长,但与非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1999年开始,理论界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构建了模型,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比而言,经济发展政策短期效应较好,而城镇化政策长期效应更为显著。最后,就如何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使农民收入增长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玄  刘柳 《民族论坛》2012,(18):23-25
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西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是国家西部开发中的武陵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湘西州在经济建设等诸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州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贫困人口逐年下降。但贫困面积仍然较大,农民收入仍然很低。而民族地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制约湘西州农民增收的原因进行了解析,指出了湘西州农民增收的三个资源优势,探讨了湘西州农民增收的若干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全国广大农民群众受到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各地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湖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多达6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8%和28%。新形势下,湖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如何呢?为此,湖南省民委和湖南省社科院对我省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并撰写了《湖南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调查报告,本刊将从本期开始予以选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进安回族乡农民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构成、收入分配三个方面的考察,分析影响西部农民增收四大因素,并提出了增加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湖南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根据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继续提高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效益,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内部增收能力;二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具体来讲,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围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从近期来看,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仍…  相似文献   

7.
过去几年,因为多方面原因,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已成为各级领导年年都要研究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新世纪里,要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尤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战略思路。第一,加快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改变农村就业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转型。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敞开民族地区农民进城谋生的大门,满足少数民族群众追求效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第三,加快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民族地区优质产品、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比…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践对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以武陵山片区34个民族县市为例,分析得出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区域间差距扩大、区域内均衡增长,收入来源结构单一。研究表明,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片区联动激励或制衡效应,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民增收的捷径是"去农业就业",难点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贫困家庭的脱贫问题。  相似文献   

9.
过去几年,因为多方面原因,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己成为各级领导年年都要研究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新世纪里,要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尤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战略思路。第一,加快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改变农村就业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转型。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页     
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农民负担沉重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对全县农民的负担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负担的农业税和正常的集体提留,都没有超出国务院颁布的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的标准。但是,农民仍深感负担沉重,增产不增收。其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山区农民还有大量的隐形和间接的负担: 一、农用生产资料涨价,农业效益下降。如我县农民种植烤烟所需的专用复合肥,1991年的价格每50公斤还不到40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研究重点、学术流派和发展趋向等方面对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研讨。灾害不仅是一种自然事件,还是一种社会和文化事件。灾害的发生是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相结合的结果,即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破坏性因素与处在较为落后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人口状况是其产生条件。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内容广泛,形成了多种解释方式及理论流派,核心是对灾害进行文化构建,与其他学科共享研究的问题及调查方法是其总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文化是指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区域文化。“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这主要取决于科尔沁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科尔沁文化内涵丰富,里面蕴含着“崇尚英雄”、“辅佐社稷”、“追求发展”、“热爱故乡”、“保护生态”、“坚忍不拔”等人文思想。特别是科尔沁文化所折射出的“坚毅、包容、创新、进取“的人文精神,为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优良传统应当很好地继承,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为科尔沁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兴安岭原始森林的驯鹿鄂温克人①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他们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我国独一无二的以驯鹿肉和野生动物肉为中心的肉食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为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世界及其文明增添了新的内涵、新的色彩、新的内容和形式,成为我国饮食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该文从饮食文化角度,分析了驯鹿鄂温克人的肉食类饮食结构的内容、形式、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礼仪、禁忌等.  相似文献   

14.
“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是民族高等教育主体性文化功能释放、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理性诉求.关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的直接相关文献鲜有,集中表现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高等教育问题;聚焦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建设问题.而与此话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主要为教育、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包括三个层面:以文化为取向的文化教育人类学研究;以关系性思维为导向的教育与文化之关系研究;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在社会转型期,要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继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空间进行拓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与吐蕃政权在其本土对作为寺院财产的寺院属民不再进行管理不同,在敦煌地区,吐蕃建立了专门的寺院属民户册而加强对其管理。即便如此,敦煌寺院属民并未被编入官府户籍而仍然依附于寺院或佛教教团,故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都司代表吐蕃政权行使对寺院属民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读《翦氏族志》,探湖南维吾尔族的通婚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姓氏基因"所反映的民族性特征,来确定湖南桃源翦氏及周边各姓氏的族别,依据<翦氏族志>探讨湖南翦氏维吾尔族在明朝、清朝、民国及解放后的通婚状况,分析不同时期传统通婚禁忌、政府政策、宗教信仰、民族关系等因素对湖南维吾尔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嗢末新考     
金雷 《西藏研究》2007,(4):17-22
文章从吐蕃政权的和亲制度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管理方式的角度对宋代西北吐蕃中的"口日皿末"部落的来源、去向进行探讨,分析了以往史学界对"嗢末"一词词义产生误解的源头,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勐"论     
"勐"是中南半岛地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地名,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傣族地区、越南西北部的泰族地区、老挝、泰国和缅甸掸邦地区,可以称这个地区为"立勐地带"."勐"的原义是"一片地方",后来衍生出"城镇、国家"的新意,成为了壮泰族群社会的一个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勐"作为政权组织是由阶级对立而出现酋邦政权后,才开始存在于壮泰族群社会中的,时间大约是9~10世纪.  相似文献   

19.
<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成为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但由于<嘹歌>的翻译整理版本有很多错误,最主要的是拼音壮文和翻译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嘹歌>的学术价值的发挥和艺术魅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匈奴自与中原联系后,就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本文运用相关文献、考古资料,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匈奴受汉文化影响的表现,并简要地探求了其中的原因。匈奴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逐渐与汉族趋于一致,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