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敬文与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2 7年始 ,钟敬文与顾颉刚等一批早期民俗学者在中山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他们大量印行书刊 ,进行民俗调查 ,设立风俗博物馆 ,开设民俗学传习班 ,广造声势 ,使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本文力求通过对钟敬文当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复述 ,重现一个执着于民俗学事业的青年学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先生就十分重视民俗文化的实用功能;到了90年代末,钟敬文先生更是把应用民俗学作为民俗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之于与理论民俗学、资料民俗学和历史民俗学并重的位置.进入新世纪,加强民俗的应用研究,对发展中国民俗学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括了我国现代著名民俗学家、社会活动家钟敬文教授在民俗学理论研究和社会活动方面的几点成就。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专题学术研讨会上,钟敬文先生作了《对中国当代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的书面讲话,就中国当代民俗学的现状及发展做了高屋建瓴的论述,使与会者澄清了在民俗学学科理论方面的模糊认识,明确了学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钟敬文教授创建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课程系统的教育观点和实践成果,重点分析钟老从事高校教育70余年的经验,阐述了这一教学建设对发展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敬文教授关于"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构想的提出,自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以充分的理论准备、资料准备和组织准备为前提和基础的.创立中国民俗学派,既是钟敬文教授个人经验的总结,也是五四以来特别是解放以来我国民间文艺、民俗学极为广泛的群众性实践的总结.钟敬文"中国民俗学学派"的理论体系是博大精深的,有不少独创的见解.但一个学派的建设自然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所以,有必要从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者的广泛实践中,提炼概括出中国民俗学学派特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钟敬文先生创建了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这与他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大学运动,将中国人的身份,精英阶层和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民俗学高等教育观。与当时世界环境中的先进民俗学教育相联系,中国民俗学者的很多研究都与当时世界知名高校的前沿研究同步,以研究推动教育;打通大学与民众的通道,开辟了"到民间去"的现代社会改革之路。民俗学高等教育,落脚点是建设中国优秀整体文化。在社会主义高校体制下,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地方普及教育、民族民俗学教育、社会公众教育和留学生国际教育五个分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钟敬文先生在这一宏观视角下,强调国民素质教育,对现代文化建设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双重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民俗学高等教育是民俗学的核心事业.在全球化时期,它的内涵、教育对象和知识传授方式都有所变化.新一代民俗学者需要适应这些变化,继承创新,并提升民俗学高等教育的质量.北师大民俗学科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还就现代民俗传承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在民俗学研究中重视理论研究,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而民俗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民俗学是一门值得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学科.在高校民俗学研究中,专家学者对于地方的历史研究,并未真正以符合当地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高校的民俗学研究缺乏真实性.因此高校的民俗学研究如果想要有新的突破,还要从不同的视角去关注民间和民俗.  相似文献   

10.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互动对各自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八十多年来,钟敬文先生以他的学术实践倡导和推动了这两个学科的结合和互动,为中国人类学和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梳理钟敬文先生著述中有关民族民俗文化研究的观点入手 ,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 ,概述了钟先生在我国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是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优惠政策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招收少数民族学生降低分数段优惠政策的讨论;二是对高等院校民族预科班的设置、招生与培养政策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三是对高等教育实行并轨收费制度后,面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无力负担大学教育费用的现状,国家教育优惠政策应及时介入问题的讨论。本文结合当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现实,运用国内外关于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及教育平等理论进行了阐释和解析。  相似文献   

13.
回族是一个“大杂居 ,小聚居”的民族 ,他们分布很广 ,遍及中国各地。在袁家皂 ,回族人数极少 ,处于汉文化的包围中 ,但他们通过民俗传承、家族训导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近几年 ,随着当前传媒 ,特别是大同市政府对回族文化的宣传 ,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藏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及其分布状况、作者、研究内容等维度进行计量学分析,旨在对西藏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路径进行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西部民族高等教育的几点应对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面向新世纪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对于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和保障民族平等以及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了人们对于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种种疑虑 ;提出了民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在当前民族院校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出了培养学生素质应当包括的几方面的问题 ,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文章还提出了在民族院校外语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丙华 《民族学刊》2021,12(8):85-92, 129
推行儒学教育是中央王朝为加强土司地区统治的一项重要举措。土司地区的儒学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土司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文化融合。对土司地区推行儒学教育的理性审视,就是要以学科综合视域、文化深层研究的思路研究各民族的文化。以现代学科理念,统以综合视域,对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其实就是一种民族文化间的思维、精神、艺术层面的深度沟通。如此,既能注意到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又能跨越时、空、类的局限,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整体视域中彰显多彩,符合文化本身的特质。源远流长、植根心灵的文化阐释,更容易激发各民族的文化认同,而多学科综合视野的理性思考,是激发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有效学术途径。对土司地区推行儒学教育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接触、交流和融合的现代学科视域下理性审视,其实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性关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