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系词"是"的成因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示代词“是”用于主谓之间复指主语时,往往可以重新分析为强调主语的标记,由于在语流中它与谓语联系得更紧密,它也有可能被看作是强调谓语的标记。用“是”强调谓语经常可以起到确认的作用。以名词性成分为谓语的无系词判断句在使用时受到了限制,客观上需要一个系词作判断标记,“是”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2.
动词谓语的后置成分宾语和补语,一般不会互相混淆。宾语多是动词谓语支配或涉及的对象,多在动词谓语之后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动词谓语之后的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的,多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根据这个界说,我们很容易辨别下面这两段话中的宾语和补语。(1)炉旁站着咱们的党委书记,为了掌握生产技术,他不怕困难,坚持劳动,获得了大家的好评。(2)今年的生产任务完成得不错,这与领导改进作风有很大的关系,领导作风变得民主了,大伙就干得很起劲,生产自然就搞上去了。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表示存在和出现的存现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型,它是从古代逐步发展而丰富起来的. 在先秦文学作品中,存现句多见以“有”、“无”作谓语的,很少碰到以其他动词作谓语的.例如: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 ,英语谓语可以分为三类 :简单谓语、复合谓语和双谓语。双谓语结构为“实意动词 +后续成分” ,其中 ,实意动词可以是持续性的 ,也可以是非持续性的 ,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及物 ;可充当其后续成分的有形容词、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名词、介词短语及从句。双谓语并不等于“复合谓语” ,可以用“删除法”和“替代法”来加以区别。双谓语与外位成分有些相似 ,但它们无论在结构、构成还是功能方面都有差别。本文还探讨了谓语的后续成分与状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都”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有两个义项,一个是程度副词,有突出句子隐涵义的作用;一个是范围副词,是一个全称量化算子。作为全称量化算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在量化对象上存在差异。在宽泛的“连……都……”句式中,“都”表示把语句的衍推中存在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其他情况下,则是把语句的预设中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都”在句法结构的表层是处于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在句法结构的逻辑语义层面则处在句子的最上层。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体词做谓语研究较多。主要分析体词成分作谓语的语义、结构分类;补充说明体词作谓语的理据,提出“语义的句法提取”、“交际的简洁、经济原则”两种理据;修正“名词谓语句”、“述谓性”等不科学说法。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小学教师进修中师教材《语文基础知识》“谓语的省略”的第二种形式“习惯省”中说:“由于习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省略谓语动词‘是’或‘有’。”接着举了“工人阶级(是)硬骨头”、“她家一共(有)十四口人”等四个例句,并进一步指出:“以上句子中括号里的是省略的谓语。”这就是教材所认为的“谓语的省略”的第二种形式。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这类“习惯语”呢?它们是不是“谓语的省略”式呢?因为这种说法出现在省编中师教材上,影响颇大,所以,我们认为很有值得讨论的价值。下面,我们不妨以“工人阶级(是)硬骨头”一句为例,试加分析。首先,我们来看它是否是“省略”句。什么是省略,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指出:“应该说是有省略,  相似文献   

9.
于声树著名论文《释否定词“弗”“不”》(载《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5)精细的论证了古代汉语“弗”“不”两字的区别。《马氏文通》“状字别义五”说:《论语·公冶长》正义云:“弗者,不之深也。”(指《论语·公冶长》“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宋代邢昺正义:“弗者,不之深也。”)由于《马氏文通》的引用,一般就认为是宋代邢昺最早说明“弗”“不”二字的意义区别的。其实,邢昺的解释是照袭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本书中有两处这种注释:  相似文献   

10.
名词性词语后边加“了”构成“NP了”格式,在句中可以作谓语,也可以单独成句;前面可以加副词状语;在语义上具有“推移性”的特征,在语用上有一定的价值,且有简洁明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是被动句的原型。对于一些影响义内涵的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体标记来进行有界化。此外,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和"所"字标记也是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将包括多个意群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句子的一个困难是汉语句子的结构与英语句子结构差别很大,很难将它套入一个合适的英语句型中。具有几个意群的汉语句子,几个意群可能是并列的意群,也可能存在某个关系如因果关系、伴随关系、时间关系、让步关系等等,实际翻译中,第一步应对汉语句子进行逻辑分析,理清意群之间的关系,第二步确定主语和谓语,第三步进行翻译。汉语句子看似模糊不清,实际上存在隐蔽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是汉语中运用最广泛、作用最显著的重要句式之一,前辈与时贤们对此已经做过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对于“把”字句,汉语学界传统的看法多认为是用介词“把”将宾语提前,语义上是用来表示处置义,“把”字后的词语多属于定指的事物,“把”字句的动词不单独出现,即不能是光杆动词。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理论,这些新理论很引人注目,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把”字句,使研究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4.
在“S +V +R +O”句式中 ,由于述语中心动词V价的不同、宾语的不同 ,补语R语义指向的不同 ,主语S、述语V、补语R、宾语O构成一个复杂的语义网络。弄清楚其中的语义网络 ,就可以着手建立“S +V +R +O”双核谓词格框架了。建立双核谓词格框架 ,可以促进对句子的理解 ,促进现代汉语格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翻译教学等需要有一部更加符合汉语言实际的现代汉语语法,尤其是句型体系。黄伯荣与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句型体系是从结构角度建立的,申小龙的汉语句型体系是从功能角度建立的,但由于两种句型体系的句型、句式和句子的界定缺乏严格的定性分析,造成句型系统分类的混乱。一个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实际的句型体系应由两个句型子系统组成:动词句句型子系统(以实义动词为谓语动词)与名词句句型子系统(以非实义词为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16.
形容词紧缩句是指由形容词充当分句内谓语的紧缩句。《庄子》共有这类句子170句,只有10句不用关联词语,作为紧缩句句型标志的常用关联词语有“而、则、虽、故、乃、非”等。从语义类别来看,主要有假设、条件、承接、转折等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汉英句子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意合与形合.意合与形合是两种语言不同的组织特点,各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汉语注重话题,英语注重主谓,汉语的话题句侧重于语义结构,英语的主谓句侧重于语法结构.汉语句子中动词十分丰富,英语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本文以<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中的句子为例,分析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因句法结构之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是被动句的原型。对于一些影响义内涵的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体标记来进行有界化。此外,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和“所”字标记也是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语副词“真个”所构成的副体结构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作谓语,偶有作补语成分的。这种结构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从元代开始,出现了“真个+好+体词(短语)”的句式,明清时期数量就大增了;二是含副体结构的句子不少是无主句。副体结构存在的原因是这些体词(短语)具有述谓性。  相似文献   

20.
长阳南曲曲牌[南曲尾]曲词在句式上有自己的特点,传统观点所界定的"十字句"句式除去衬字后,其实可以更进一步细分为由两个"四字句"组成的"八字句",而"八字句"加衬字则是[南曲尾]最重要的基本句式。另外本文还对[南曲尾]曲词基本句式构成的多样化、衬字使用规律以及从押韵角度予以重新分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