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议价能力是影响出口定价的重要因素。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国水果出口议价能力及其对最终出口定价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国双方掌握的信息程度对最终出口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进口国相对于出口国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出口国被迫接受一个低于理论价格的价格,最终形成的实际出口价格相对于公正的理论价格低0.92%;年度效应和国别效应分析发现,长期以来实际出口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水果出口议价能力没有得到提升。为提高水果出口议价能力,政府部门应搭建出口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并鼓励提高水果出口商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集体议价的方式与进口商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2.
经商谈判的成功与否是决定销售成败的关键,而谈判中的讨价还价是一种既高超又细腻的艺术。美国学者罗杰·费尔和威廉·尤里通过对大量谈判过程的研究,总结出成功谈判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十四种技巧。 1、显露热情。要增加对手对自己的信任,使对方相信按自己的条款达成交易是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即使是装出的热心也是必要的。 2、漫天要价。谈判一开始要价就高,做出让步后,仍能按较高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效用理论的企业并购价格谈判的讨价还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价格谈效用理论的企业并购价格谈判的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了并购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风险规避程度对并购溢价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议价问题,引入Agent,建立了通用的基于多Agent的在线议价模型。通过构造Agent报价策略的概率密度函数,并考虑议价双方的下一步期望价格和保留价格,构建了基于价格的议价算法,该算法考虑了Agent的偏好、议价时间约束等参数,而且该议价算法能动态地修改可能的报价区间范围,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使议价过程能够较好地反映交易双方的心智态度,可模拟传统交易中的议价过程。  相似文献   

5.
审计收费中的最终价格确定是审计双方博弈的结果。使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分析框架分析审计收费中的定价,以及审计双方议价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事务所的议价能力使得审计收费比理论均衡价格高出大约24.02%,上市公司的议价能力使得审计收费比理论均衡价格低了大约17.29%,两者的最终博弈结果使得中国审计收费比均衡价格高大约6.73%,中国事务所审计收费存在一定的高收费现象,事务所对大规模企业有收费溢价,2006年后,国际四大事务所存在高收费溢价现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我国沪深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9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以具有代表性的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期末净资产价值和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股票价格和市场收益率的解释能力明显增强,即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7.
“复关”对我国部分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影响潘建成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席位,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依据不同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价格的对比状况及进出口的需要有所不同。1、大米。我国大米基本自给有余,国内收购价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1992年低30%),粗...  相似文献   

8.
拍卖与谈判是企业出售的两种常见方式,从出售者收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传统理论对这两种交易方式各有支持.大宗股权的出售本质上也是在出售一个公司或企业,所以我们使用了中国上市公司大宗股权转让的交易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同企业出售的交易机制对于股东或股权持有者收益的影响.实证发现,当被交易的股权规模较大,尤其是涉及到控股权的转移时,股权持有人倾向于采用一对一的谈判机制出售企业.而且无论是拍卖还是谈判,股权持有人之间的收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是固定收益产品定价和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NARX(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network with eXogenous inputs)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利率曲线的运动机制,拟合并预测利率期限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Hermite插值方法构造平滑的利率曲线并计算得到国债理论价格及其预测值。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债定价效率不足,交易价格显著偏离理论价格,但国债的理论价格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均对交易价格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主动国债组合管理策略,通过预测的期限结构得到国债理论价格的预测值构建的多空对冲组合和单边多头组合均能获得显著的收益。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方法,提出的主动国债组合管理策略对通过交易提高国债定价有效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统计》2003,(2):47-47
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现价)其中:轻工业重工业其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其中:农村工业其中:大中型企业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工业产品产销率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县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进出口总额(海关统计)其中:出口总额利用外资新签协议金额实际利用外资国际旅游人数(上月数)地方财政收入(注)地方财政支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其中:城乡居民存款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  相似文献   

11.
施炳展 《统计研究》2011,28(5):27-32
 内容提要:采用出口份额加权的广度指数、对数平均(logarithmic mean)加权的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类似G-L指数核密度分布曲线,本文将中国出口的市场份额分解为广度(extensive margin)、数量和价格。结论发现,中国出口增长70%源自数量扩张;价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没有明显上升趋势,对市场份额提升的贡献度仅为10%左右;从跨国比较看,中国出口数量高于其他出口大国,价格低于其他出口大国;中国主要依靠数量优势实现了出口第一。实现竞争模式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成为发展对外贸易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严重有悖于现代财务理论中的“啄食顺序原则”。分析指出,在当前经济转轨的特殊制度环境下,中国企业融资成本发生了显著的体制性变异,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受到严重扭曲,致使上市公司产生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效率上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倾斜使股票市场形成一种分离均衡,股权融资出现“双轨制”,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融资便利程度迥异,由此导致二者融资成本与融资量的不同。国有企业的融资便利是以牺牲投资者福利和非国有企业的高融资成本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3.
于建勋 《统计研究》2012,29(10):85-89
WTO规则禁止给予企业出口补贴。在这一背景下,关于生产补贴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的研究,正成为贸易政策研究的重要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文章从生产补贴能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和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企业数据使用logit和线性模型分析生产补贴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生产补贴对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有着促进作用,对于企业出口规模的提高也有着促进作用,在控制了行业、地区以及国有企业变量后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4.
余壮雄等 《统计研究》2021,38(1):92-104
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与各省份五年规划数据,本文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引致产品维度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出口再分配;产品市场获得支持会吸引潜在出口商参与出口、争夺市场份额,也会吸引在位出口商将部分业务转移到获得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业务试探;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加速淘汰竞争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促进产品维度新旧企业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动态,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平均单价与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降低出口市场的准入门槛,导致更多的低价低质企业进入市场。可见,适度的政策支持有助于产品市场内企业的更新换代,激发市场活力;但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质量攀升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出口再分配的优化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余静文等 《统计研究》2021,38(4):89-102
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直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以国有银行为主的结构出现了重大变革,银行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关于银行业竞争的经济效应存在“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两个假说,本文尝试在银行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背景下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情境下,利用匹配的微观层面数据来实证检验以上的假说,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首先,银行业“松绑”有助于企业“走出去”; 其次,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应对样本选择问题, 并用工具变量方法应对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最后,银行业“松绑”引起的融资成本下降是银行业“松绑”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企业“走出去”的分析结果也支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本文的研究为银行业改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评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济效应,对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铁瑛等 《统计研究》2018,35(6):43-55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持续攀升,伴随其上升的是用工成本的明显提高和加工贸易占比的显著下降,中国DVAR的提升究竟源于已有研究所指出的,投资自由化所带来的国内中间品对国外中间品的替代,即“主动”的提升?还是成本上升引致加工贸易不断退出市场的一个客观结果,即“被动”的提升?本文基于2000--2006年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的DVAR,从加工贸易退出的角度刻画了企业DVAR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考察了最低工资所代理的劳动力成本、加工贸易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所代理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中国企业DVAR的攀升,这一结果在多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均是高度稳健的。最低工资上升对中国企业DVAR的促进作用通过引致加工贸易退出这一机制来实现。拓展性的研究还表明,最低工资上升对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和资本相对密集企业DVAR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强。我们的发现意味着,中国DVAR的上升至少部分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结果,鼓励进口,同时促进国内中间品质量提升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洪铎等 《统计研究》2021,38(12):61-76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如何纾解疫情不利冲击以推动国际贸易步入复苏的快车道,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亟需共同应对的重大议题。本文基于跨国月度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冲击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在一般均衡条件下探析其贸易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跨国进、出口贸易活动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进、出口方双边层面的关税等价转换结果来看,疫情所引致的进、出口贸易遏制效应分别相当于加征0.175%~5.913%、0.186%~6.275%幅度的关税;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主要通过加剧供需端冲击、引发贸易壁垒、催生不确定性风险等渠道对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基于一般均衡贸易影响(General Equilibrium Trade Impact,简称“GETI”)框架的反事实分析显示,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在跨国范围内能够带来0.3%~3.48%不等的贸易福利改善效应,中等收入经济体从中获得的贸易收益略大于高收入经济体。本文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流行病学、国际经济学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内涵,同时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卫生治理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来定量研究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不利于我国实际GDP、投资、居民收入和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技术进步是抵消国际油价上升的重要工具。最后,本文根据数量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