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和经济增长研究中,资本服务是资本投入的最适合测算指标。区别于资本存量,资本服务是流量的概念。资本服务物量指数因为所使用的年龄——效率函数、使用者成本和汇总指数的不同有不同的编制方法。目前已经有国家编制资本服务物量指数,并尝试将其纳入国民核算体系。文章对我国资本投入测算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物质资本是一国国民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研究,资本核算的结果是重要的数据依据,但是在目前的研究文献中,存在资本测算结果概念不清的情况。资本测算的结果包括资本存量总额、资本存量净额、资本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姬卿伟 《统计研究》2017,(10):15-28
本文运用平均役龄效率、各类资产初始存量和永续盘存法估算生产性存量,在此基础上,引入固定质量因子和Ttmqvist指数权重测算中国1985-2014年的资本服务.结果表明,平均几何效率测算的各类资本服务流量皆小于平均双曲效率,其中非住宅建筑和住宅建筑以较大的资本服务流量位列9类资本的前两位,二者汇总的1990年不变价增速显著高于设备类和无形资本,并在8%~18%之间大幅度波动,总资本服务增速高于建筑类服务增速并呈周期性波动,且两种役龄效率下总资本服务增长趋势接近.最后通过可比口径参数组合间的资本服务相对误差稳健性检验发现,役龄效率对比组合的相对误差最大,同一效率下测算结果较稳健.  相似文献   

4.
以往研究多用资本存量研究经济增长,事实上资本服务流量才是准确的资本投入指标.资本服务测算主要体现在役龄间和异类间的汇总,文章梳理了资本服务测算的理论体系,着重分析了估算单位效率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价格所用的参数、处理方法等核心问题,并针对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郑志凌 《统计与决策》2012,(21):159-161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成为一个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概念。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研究的角度提出了测算国际短期资本的方法。文章对目前已有的测算方法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模糊测算的理念,即通过状态空间和VaR方法,测算国际短期资本是否处于正常水平,而不必纠缠于其精确数额。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对资本回报率的宏观核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但在资本报酬处理和资本存量估计方面仍未达成共识,导致资本回报率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参照《OECD 资本测算手册2009》,梳理分析了资本回报率的内涵及其宏观核算方法的演进脉络,探讨了资本回报率测算时的资本存量口径问题,提出了将“具有生产能力的资本存量”纳入核算方法中进行测算的设想,设计了将生产税净额中由资本创造部分进行剥离,以及针对个体经营业主混合收入和国有农场营业盈余进行调整的思路和改进方法。再测算结果显示:1978-2017年我国税后实际资本回报率在7.28%~13.05%之间,这一结果在走势上能有效刻画资本回报率的阶段变化特征,并印证了已有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所做的工作,对于从宏观核算角度改进资本回报率的测算精度和完善我国的资本核算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的核算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俊波  王铮 《统计研究》2007,24(7):49-54
资本存量K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实证分析如生产函数的估计、经济增长、投资效率和TFP等都需要K这个指标。在现有的研究中,各个研究者都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测算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讨论的是全国的指标、分省的指标以及某些行业的指标。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的数据,给出了一个测算资本存量的方法,并对中国17个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赵前成 《统计研究》2007,24(12):62-6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诸如旅游业、会展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动漫产业、创意产业,等等,不胜枚举,为了便于归纳,姑且将这些概念称之为服务业经济相关领域。这些概念,有的甚至于引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并列入经济目标考核,给统计带来了新的课题。一、如何进行测算进行服务业经济相关领域定量测算,首先要解决的是范围界定和计算或测算方法,可以说,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了,一切经济相关领域的定量测算,在统计上都不成问题。但问题是这两方面都是统计上最…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本文兼顾财富摸底和贡献衡量的双重需求,利用永续盘存法(PIM)新途径,系统测算1995—2021年我国数字资本的财富性资本存量总额、财富性资本存量净额、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规模,继而分别刻画了数字资本财富积累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赋能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从财富积累特征看,财富性数字资本存量净额以21.12%的年均增速实现跨越式增长,表现出“加速–放缓–提速–阻滞”的四阶段变动特征。不同于其他类型数字资本的持续快速积累态势,融合数字软件资本积累更易受宏观经济形势的扰动。分行业看,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呈现出“三产>二产>一产”的逆向渗透格局,且显现出数实融合过程中“不均”“不深”的特征。从赋能经济增长贡献看,基于数字资本服务测算得到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呈现“升–降–升”的N型增长趋势,且数字软件资本逐步取代数字硬件资本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本文全方位地展示了数字资本“投资–消耗–积累–服务”的资本运动全过程,论证了将财富与生产双重属性置于同一资本测算框架的必要性,以及以资本服务测度资本投入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1.
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是新兴经济体融入外部经济的两种基本途径,金融发展是其重要的内部推动力。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难题?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资本流入、进口资本品与服务是新兴经济体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金融深化对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起到了媒介作用;资本流动与贸易又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彼此之间形成了交互效应;新兴经济体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在效率值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兴经济体对国外资本、技术与市场存在着路径依赖,这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12.
高析 《统计研究》2010,27(4):83-88
一级资本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和银行资本实力的关键指标。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确定了一级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世界各国银行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和广泛采用,被认为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际权威刊物英国《银行家》提供的原始统计数据为材料,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深度的加工、整理和计算,对金融危机下世界银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综合详细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资本核算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测量了1981-2014年资本服务流量。资本分类、组合役龄效率-退役剖面计算、资本回报率确定和初始单位效率生产性资本存量估计等方面与既有研究有所不同。测量结果表明: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各类资本服务流量呈增加趋势,其中无形资产服务流量前期较为波动;设备类服务流量增速最高;总资本服务增长率前期呈V型后期呈倒U型,与GDP增速变动不一致,整体来看前者高于后者;比较发现测量结果高于其它研究,差距先收敛后扩大。  相似文献   

14.
吴周恒  林峰 《统计研究》2016,33(7):64-70
本文将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引入RBC模型,并采用贝叶斯方法校准模拟了中国经常项目的波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是形成中国经常项目波动的重要传导机制,两类资本市场摩擦机制的引入有助于准确拟合中国经常项目波动的波动性、协动性和持续性等各项特征;(2)贝叶斯估计得到的中国的资本调整成本和利率风险利差的参数值反映了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程度介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水平之间;(3)中国经常项目波动主要由利率变动冲击和偏好冲击等两类结构性外生冲击通过国内资本市场摩擦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机制传导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本存量的重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杰  段万春  杨建龙 《统计研究》2010,27(12):72-77
 资本存量是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尚无官方公布的资本存量数据。因此,为了提高后续研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合既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资本存量进行测算的一个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我国1986-2007年的固定资本存量和工业行业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同时将测算结果与已有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资本产出比的检验表明,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资本深化的过程。进一步对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研究表明,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均出现了资本深化过程,但1998年之后,不存在资本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资本要素收入作为国民总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算、厘清其在政府、企业和住户之间的分配状况以及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利用资金流量表和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资本要素收入及其部门分配和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居民资本要素收入长期以来高速增长,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0%左右,但在总资本要素收入中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下降(21世纪初)的过程;(2)居民税前、税后资本要素收入对比反映出我国对居民资本要素收入征税力度尚小,最高不超过4%;(3)伴随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为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并驾齐驱;(4)宏、微观口径测算的结果存在一定缺口,主要由劳动者报酬存在低估以及住户数据的系统性误差导致形成,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应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esents estimates of household equivalence scales, broken down by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U.S. households. Separate estimates are given by family size, age of head, region, race, and urban versus rural residence. Commodity-specific scales are presented for five separate commodity groups—energy, food, consumer goods, capital services, and other services. The estimates are obtained from an econometric model of aggregate consumer behavior. The parameters of this model are estimated by combining aggregate time series and individual cross-section data.  相似文献   

18.
万兴  范金  胡汉辉 《统计研究》2007,24(11):15-21
摘  要:本文首先编制了1997年和2002年中国细分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然后利用广义交叉熵法更新SAM系数。基于SAM及SAM更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水平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各产业的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增加值占总投入比例上升,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其他产业中间投入的比例上升;第二,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不熟练劳动力,资本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比例有所增加;第三,城镇中等偏上收入分组及以上居民所有六大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均得到提高,而其他低收入分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不能兼顾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  相似文献   

19.
柏培文 《统计研究》2015,32(10):56-64
本文实证考察上市公司许继电气、格力电气和四川长虹的双层分配关系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从公平性来看,许继电气在2003年之前存在资本偏向分配,之后存在劳动偏向分配;格力电器一直存在资本偏向分配;四川长虹主要表现为劳动偏向分配。在管理层和职工之间,许继电气和格力电器存在管理层偏向分配,而四川长虹在2008年之前存在管理层偏向分配,其后存在职工偏向的分配。从收入分配关系影响来看,资劳收入比对企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而高管员工差距对企业效率的存在负面影响。从经验数据来看,当兼顾公平与效率时,许继电气、格力电器和四川长虹综合指数最高年份分别是2004、2003和2006年。鉴于上述情形,企业应当根据现实情况从治理机制上进行改进,实现较好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