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一体系中,中国对白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早在14世纪,历史学家伊本就意识到远古就存在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非洲一欧亚的金银市场。1621年,一些葡萄牙商人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货币的“天然中心”。但是,此后一直流行的观点是认为中国是货币的“密窖”,中国人囤積、窖藏货币,或将货币用于首饰制造。贡德认为这种观点没有依据。他认为,中国吸引货币的目的和用途是用于拓殖和发展生主。当时,白银增加在欧洲引发通货膨胀,而在中国促进了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封白银的强大需求来源于主观上发展生产的需求,在客观上则来源于巨大生产  相似文献   

2.
清朝对湘西苗区的“三防”统治是指驻扎在苗区境内的绿营军、屯军和苗军的军事统治,又简称为“营防”、“屯防”、“苗防”,故叫三防。“三防”统治从清代开始,到民国35年结束。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史实,略加探讨。一、“三防”的起因清代在湘西苗区实行“三防”统治,有它的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清代吸取明朝治理苗区的经验教训,加强对苗区实行军事统治制度,是它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银钱比价是清代货币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钱与银相权而行”,虽然顺治四年政府定制钱“每十文准银一分,永著为令”,从此在法令上维持银钱一两比一千文的比价,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力维持这一规定。有清一代,银钱比价变动不居,不但因时而异,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清代广东地区银钱比价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伴随清朝兴衰的“八旗生计”问题的由来及其后果,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以维护八旗旗人特权为重要特征之一的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八旗生计”问题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一问题的长期延续则加速了末代封建皇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6.
本刊《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源于1984年创办的《清诗研究》,发表清代诗学研究等论文已有逾20 年的历史,而新时期清代诗学研究自1984年于苏州大学召开的首届清诗国际研讨会算起,也进行了20来年。20来年清代诗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许多不足,需要探讨,以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推动清代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取得更大的成绩,本刊特邀请国内几位对清代诗学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清代诗学研究深入开展”这一主题,于《明清近代诗文研究》专栏各抒己见,进行一次笔谈,希望能对开创清代诗学研究的新局面有所启发、有所补益;同时也欢迎其他对此问题有见解的专家学者来稿继续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7.
一、同源字与同源词字是写词的。词是字的书写对象,字是词的书写符号。因此,要讨论同源字,必须首先讨论同源词。词有同源,词可推源,这是我国古代的训诂大师们早已认识到了的问题。从先秦两汉的“声训”,到宋代的“右文说”、“字母说”,再到清代的“音近义通”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论及了这个问题。先哲们的一系  相似文献   

8.
“账户白银交易的门槛高不高?”“交易操作和开户麻烦吗?”……一些对炒白银“跃跃欲试”的市民纷纷致电建行理财中心,咨询心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9.
作为法律范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力救济”是清代民间社会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力救济”与清代社会、文化、经济、秩序的关系,以期从这一小小的视角去感知和透视清代社会内部稳定与动荡、静态与动态共存的机制与原因。  相似文献   

10.
清代封建王朝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但是自明朝中后期以降的商品经济更为活跃,“抑末”、“轻商”的思想与政策逐渐受到愈来愈多的人否定。这种社会意识反映到清代地方基层政权贯彻经济政策的操作中一方面奉行朝廷颁布的重农抑商政策,一方面扶持商品经济发展,有时为着后者而对前者采取阳奉阴违的作法。 地方政权的职能发挥,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何等的推进与制约作用,本文就清代州县政权的这一问题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学者们公认: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的一部《广雅疏证》“是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道路的里程碑”(王力先生语)。这主要是因为,在古音学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条件下,它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为什么能促使具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语言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呢?这是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因声求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代刘知几在总结唐前和唐初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史才三长”论,把对史才问题的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清代章学诚又提出“史德”论,发展了“史才三长”论。近代,梁启超根据资产阶级的观点对“史才四长”提出了新的观点,注入了新的内容,是这一理论的又一次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账户白银交易的门槛高不高?”“交易操作和开户麻烦吗?”……22日,一些对炒白银“跃跃欲试”的市民纷纷致电建行理财中心,咨询心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14.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是清代郑板桥不得志之语。而按照现代的观念,则是指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纠缠,以理智和“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解除许多心理压力,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和为友情。  相似文献   

15.
“词史说”是清代词学的一项建树,有一个从“词史”意识到“词史”理论的发展过程,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以词存史、以史入词、“史外传心之史”,它形成的理论背景是清代诗学“诗史”说的流行及清代词学尊体观念的抬头.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评价清代的闭关政策?这是史学界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的论者虽然承认这种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又认为它“有抵抗侵略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防备了外国的侵扰”,“还不失为一种保卫政策”。因此,探讨清代闭关政策的演变、内容、产生的根源和危害,充分揭示其反动性,不仅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振兴中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一八五七年指出:“黑龙江两岸的地方”是“当年中国统治民族的故乡”。但是,苏修公开否认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对老沙皇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却说什么“清代中国在上述地区的扩张,从这时期起便变成远东国与国关系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沙皇给当地带来了“新生活的曙光。”等等。本文仅就一六五四年《松花江之战》,和一六五八年《黑龙江之战》论述中国人民在本  相似文献   

18.
清代(鸦片战争前)东北著名诗人应该是哪几位? 本来,早在乾隆时期就有“辽东三老”之说。其说或指李锴,陈景元,戴亨,或指戴亨、陈景元、马长海。后来,又有人以李锴、马长海、梦麟为“辽东三家”。“辽东三老”或“辽东三家”,指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东北著名诗人。这似乎已成定评,但略一探究,就会发现,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难说与清代东北史的发展有什么联系。那么,为什么他们却被誉为辽东诗人?真正算得上清代东北著名诗人的应该是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清代“朴学”的巨大成就与严谨的学风,指出当时优厚的社会条件是产生清代朴学累累硕果的基础,批驳了认为清代朴学“其弊也,琐”与认为清代学者搞朴学,是慑于“民族压迫”退避时世之举的错误认识,提出给清代朴学以新的、正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照相馆各地都有,而照相馆用来冲洗胶卷的废水,含有大量白银。浙江省仙居县有5000多名收“废”大军,辗转全国各地回收“废液、废渣、废片”提炼白银。97年回收白银200多吨,人均收入2~3万元,高的达10万元。提取方法很简单,以前主要用电解法和化学法,但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