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孟君 《江汉论坛》2014,(4):88-91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实现了"空间转向"并展开阐释空间问题的理论"旅程"。尽管电影是视觉的艺术,是时空的艺术,但是空间在电影叙事中普遍为时间所遮蔽;即使空间是一种创作要素,也是作为物质空间经历了从"消隐"到"浮现"的曲折过程,而作为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空间在电影实践和批评中则长期缺席。对电影而言,空间是"根本"要素,而不是"附带"要素。  相似文献   

2.
3.
谭日辉 《船山学刊》2010,(4):190-193
社会空间研究一直是西方经典社会学家研究的焦点。迪尔凯姆是社会空间研究第一人,其后芝加哥学派及其相关的三大古典模型、布迪厄的社会空间场域理论、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生产理论、雷克斯的住房阶级理论、戈特迪纳的社会空间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社会空间展开了研究,特别是戈特迪纳的社会空间视角更是加深了对社会空间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研究中国当代城市社会空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六大对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就要求我们给小康社会这个新阶段以科学的定位。小康社会有其历时空间 ,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也是从突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到强调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地域空间 ,既包括东部和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也包括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还包括各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和“一国两制”的共同发展 ;要素空间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外部空间 ,即小康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既然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就不可能具有主观性、意识性,也不可能是精神的存在方式。先在的、外在于人类实践的自然空间不可能是人创造的。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事物的原有空间形式,新的空间形式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但我们不能创造物质本身,只能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因而,我们也不能创造空间本身,只能创造具体事物的空间形式。社会存在是物质的高级存在方式,社会存在的空间形式可以称之为社会空间。但"社会空间"不表示这种空间具有社会性。社会存在包含着自然存在,不是自然存在的存在是非存在。社会空间实际上是社会存在的自然物质基础具有的空间形式。空间是物质的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社会空间"不具有社会性。空间的生产只是生产的一个方面,不能用"空间生产"的概念代替"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的概念,应当从生产方式来理解人类历史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在空间上的扩张、争夺。  相似文献   

7.
8.
论空间权的三大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漤 《江汉论坛》2003,(12):42-44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城市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对土地的利用逐渐由平面趋向地面之上空及地下,形成垂直式的立体发展,空间权的概念因而产生。目前,土地空间法律制度在西方国家相继建立,而我国对空间权的立法尚属空白,对其研究也十分匮乏,尤其是对空间权的基本理论问题还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此,笔者拟从空间及空间权的内涵、空间权的构成及空间利用权的法律性质三个方面对空间权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10.
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潇 《中国社会科学》2013,(1):113-131,207
在人类实践中,空间发生着由自然向社会、由物理向人文的让渡与转换,这要求我们在实践基础上揭示空间社会化和社会空间化的相互生成机制。马克思是依据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给空间之双重再生产的分析出发,去进行空间社会化重构现象之解析的。马克思极其关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物质实践的不同状态对生存空间带来不同的生产、构建和形塑,以致可以从生存空间的形态去判定历史发展的分期。就整个世界历史进程而言,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实质上就是资本逻辑通过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刚性力量,将生产实践和活动空间都纳入资本运行的轨道,遂使率先发达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世界霸权。  相似文献   

11.
鄢冬 《兰州学刊》2013,(4):98-102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剧变让空间成为瞩目的理论问题。诗歌中的空间问题成为空间研究的分支之一逐渐被研究者关注。空间为诗歌提供意义生产的场所和审美的若干可能。空间体式是诗歌的外壳,空间意象是诗歌的内核,空间形式则是诗歌文本的灵魂。平面的、视觉狂欢式的诗歌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时代更呼唤立体诗歌的出现。诗歌生态发生变化,诗歌内核会敏锐反应这种变化,将以变异后的诗歌空间呈现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2.
许凯明 《江淮论坛》2013,(5):178-182,192
戴维·哈维认为人类理解空间有三种模式——绝对空间、相对空间和关系空间,三种模式自身和相互之间都具有结构和规则。雕塑是印证这种空间理论的艺术类型,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大卫”即是典型。雕塑的绝对空间并不局限于自身的物理和几何特性,它在尺度、视觉和环境等方面都需要空间地理解;“大卫”的产生和存在经历了一个相对性的时空旅程,它是不可分割、连续运动的时一空统一体;“大卫”的背后弥漫着一张空间的关系网络,在不同势力对立的空间结构中,“大卫”强化着自身的存在和文化的意义.复制和虚拟只是关系空间的某种形态。  相似文献   

13.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叙事空间理论的概念和基本观点等方面,对过去数十年来的西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著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促进我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元冬维 《天府新论》2023,(1):124-136
以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为基础,依据芒福德“媒介住居时代”理论和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以城市公寓型住居空间为研究对象,梳理媒介住居空间赋形、迁衍、变革的线索,提出电视观看空间的理论建构。之后,以规范抽样的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网络质性分析方法和现场质性分析方法,提出规范的假设,对电视观看空间建构的早期、中期和当下进行分析。描述统计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归纳可见,电视观看空间位于住居空间的中心,因其中心化装饰等现象,呈现空间生产的“祝圣”特征。而对电视观看空间安置、装饰形制的分析,发现电视观看空间已生产成为“表征空间”。人通过电视观看空间进行的媒介交往,以及电视观看空间内的家庭交往,呈现表征性的文化图式。最后,于质性分析中加入新媒介对电视观看空间影响的编码,发现新媒介缺乏相应的住居空间偏倚,对电视观看空间或存在侵占乃至消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空间叙事艺术,指出菲茨杰拉德采用了把地志空间并置和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地志空间的差距和象征意义,盖茨比所在的社会空间注定了他无法实现他的美国梦,作者所使用的"并置"、"重复"、"闪回"等文学空间的手段,在人物刻画、主题的表达和深化、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空间理论的兴起与完善,让文学叙事走出时间的桎梏,让创作的空间性尝试与叙事的空间化表达得以实现。空间的身体化与空间叙事的身体性成为空间重构与叙事转向的内在要求与必然结果。空间叙事的根本在于,它可以通过恰当的文字为身体建构存在的空间,运用独特的叙事为空间唤回身体的本源。空间叙事的身体性营构预示着文学空间已经进入身体的时代,它不仅让空间与身体在文学叙事中实现融通,而且让文学回归自身更加自然、更为原始的起点即空间与身体上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历史发展及其研究状况 ,在起源阶段 ,介绍了芝加哥生态学派、结构功能学派等的空间理论 ,指出空间社会学主要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需要而发生、转折和发展。在发展阶段 ,主要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空间社会学理论 ,包括齐美尔、威廉·H·怀特、凯文·林奇、林·H·乐芙兰和祖肯、舒尔茨·罗伯以及曼纽·卡斯蒂尔。  相似文献   

18.
19.
夏野 《北方论丛》2017,(6):59-64
在波伏娃的小说中,作者注重设置不同的空间类型:媒介空间、地理空间和身体空间,三种空间类型分别体现了人类自我谋划意义、结构性的意义和性别道德性的意义.并且通过不同类型空间的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个体生存的具体存在境遇,体现了波伏娃介入现实的存在主义伦理姿态,获得了一种介入性的存在主义意蕴,表达了作者对个体存在模糊性和道德性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空间理论的三次论争与"空间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它还是一种文化、政治、心理的多义现象.空间的构造、体验以及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思想史上空间本质认识的三次论争以及近些年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充分展现了空间作为"未知之地"的理论魅力.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的区分出自对空间属性的认识与把握,先验空间与经验空间的争辩则出于自然实在与主体知识的有效关联,对空间的意义的关注则产生了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区分.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更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注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从而证实空间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