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被视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忽略了发展过程中实际主体互动,造成了乡村社会重构。研究发现,乡村社会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权利空间,因受政府力量及资本力量的介入被重塑,造成旅游空间与乡村社会权利空间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导致农民的基础生产生活空间使用权、旅游经济分配权及公共资源享有权被资本主体吸纳,造成农民权利空间的挤压。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实践,关键是要“目中有人”,保护农民的权利空间,应基于“平等”和“共享”的权利保障原则,探索出既能推动产业发展又能维护农民乡村权利的协调包容发展路径,从而促使产业发展有效契合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弄清楚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机理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主要表现在数字产业化对农业产品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和产业数字化对农业支撑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高数字经济水平、低乡村产业振兴程度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数字经济的影响具有微弱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以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支撑,要求引入现代化新要素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创业动力引擎,通过“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实现了农业资源及产品的重新配置、集成与关联,创新了乡村发展动力。以传统农业大县为例,分析地方政府主导下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产业效应,发现存在政府产业认知错位与职能发挥有限、政策效能低、产业带动与品牌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在提升自身产业主导作用的同时,更需要回归电商链源头,以互联网技术为新要素赋能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这既有地域发展的特殊性,又有传统农业区的普遍性。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分析电商赋能县域乡村发展与地方政策供给间的问题所在,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中的主导作用,进而促使二者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农业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产业振兴的生力军、人才振兴的培育地、文化振兴的策源地、生态振兴的新智库、组织振兴的孵化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并探索建立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即服务于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目标的“六个一”产业振兴模式、服务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双水双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服务于城郊地区都市农业综合发展目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探索出“可复制、易推广、能成型”的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5.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决定了其能够在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发挥效能、施展作为。以此为理论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主要体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产业效益、人力资本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治理效益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在具体实践中,应在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焦现实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繁荣的有机结合为工作切口,依托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和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凝心聚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强大语言之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现代化进程在农村的持续推进,如何处理好传统乡村与现代产业发展的关系,是我国和发达国家农村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以独龙族为个案,通过"美蒂斯"概念的提出,即农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生产逻辑和生活智慧,从村落空间保留、循环时间认知与生存理性取向三个部分,反思和阐述了产业发展中传统生产生活逻辑的现代价值。认为其产业脱贫的成功之处在于,基层政府带领小农户将现代科技与地方智慧进行了有效衔接,使农业生产契合了生态文明要求与乡土习惯,同时为进入市场的小农户保留了生存退路与"安全阀"。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单纯的产业发展,更是"美蒂斯"的传承复兴,是乡村文明的整体复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社会状况一直是社会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主题。自20世纪初至今,许多志士仁人、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都在关心乡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振兴进入了专家学者的探讨视野。乡村振兴的内涵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层面。各个层面的振兴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分步进行的。推进乡村振兴要在乡村社会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产业振兴,并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振兴乡风文明,由此吸引人才回归,培养有志于扎根农村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直面“三农”问题的教育类型,能够为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与志向支撑,助推农业强国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面向全面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遵从要素融合挖掘乡村产业新资源,结构联动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功能驱动延长乡村产业新链条的产业逻辑;主动革新突破乡村人才培养的来源性障碍,多元协同构建主体联动育人的合作化模式,应用引领增强乡村人才发展的适应性机能的人才逻辑;空间承载助推乡村物质文化适应,教学内嵌活化乡村制度文化传承,基因重塑促成乡村精神文化自觉的文化逻辑;理念引导助推乡村绿色发展新生态,绿色供给赋能农业生态产业大循环,行动协同塑造农民宜居乐业新优势的生态逻辑,以及以融合治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的形式有效,以适切性人才培养催生乡村治理新动能的动力转换,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组织秩序和谐善治的目的理性的组织逻辑。  相似文献   

9.
农业与乡村研究的学术史表明,乡村振兴是现代城乡关系由分工对立到融合共生的演进结果,是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内生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乡村实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脱贫攻坚成果在新时代的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的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乡村的推进,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推进乡村产业培育与市场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组织变革、集体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培育乡村振兴的经济动能,提升其战略实施成效。在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交汇期,推动脱贫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既是农户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需求,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主体支撑。从乡村产业与脱贫农户融合共生的经济性质出发,提升农户经营能力,优化机制设计,推进不同脱贫农户经营乡村产业链的适宜环节,切实推动高质量脱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体,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流动和分化不断增强。在农民分化结构中,离农户逐渐脱离农业和农村社会完成城镇化进程,而占农户中绝大多数比例的半工半耕农户和纯农户仍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依赖性,小农经济依然是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的经济基础。农民分化促进了小农经济转型发展,中坚农民与老人农业有机结合的乡村社会和农业经营结构,既促进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去内卷化,同时也再造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生活秩序。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要重视农民分化的社会经济基础,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增强对进城农民的吸纳能力,同时发挥中坚农民等多元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和实证上探究普惠保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理,系统诠释普惠保险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普惠保险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普惠保险可以通过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带来资本与技术利用效率的提升,保障农业稳定生产进而影响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普惠保险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机制;普惠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低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普惠保险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中发现,普惠保险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与经济水平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相比,普惠保险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更显著的效果,经济文化越发达,普惠保险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对民族村寨的振兴需要城乡、产业、文化、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以阿坝州为考察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社区参与为研究理论,在充分调查当地旅游与扶贫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旅游、扶贫、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促进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影响机理。旅游发展与环境有紧密的共生性,当地的旅游生态化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贯穿始终以及民族社区居民要积极的参与。提出要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建立当地居民旅游资源入股企业的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培养新兴业态,融合传统农牧业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寻求民族地区旅游与环境一体化共生的实现途径,才是实现农牧民增收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经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内生型乡村产业.通过对闽南村庄的一个专业市场进行田野考察,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分析内生型乡村产业的社会基础、发展路径及综合效应.研究发现:乡村产业以农民家庭为主要经营主体.在产业发育阶段,农民通过动员社会关系进入产业,实现扩散经营,并且基于同乡互助,在专业市场内部达成保护型经营共识,避免恶性竞争,形塑出家庭经营-家族共营-同乡互助的关系型经济网络.内生型产业嵌入地方社会关系,农民的生产生活维持较高的一体化程度,对村庄生活有长远预期,有利于维持村庄共同体和社会秩序,但同时要注意产业发展可能面临的低水平困境.基于此,建议内生型乡村产业发展应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产业振兴与社会效益相互促进,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现代化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成色。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有专节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高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本刊以笔谈形式,以“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约了一批长期奋战在乡村振兴建设一线的学者的最新成果,力图把他们对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和新观点展示出来。李小云教授团队在云南的系列实践以乡村产业为切入口、紧紧抓住对乡村建设过程中功能的再认识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农民收入提升这一关键问题。刘祖云教授着眼于乡村生态振兴与生态乡村建设的议题,从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来源出发,探讨生态乡村建设这一学术命题如何从理论领域走向实践领域。张琦教授提出,乡村的全面振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及安全保障、制度改革保障、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和人才智力支撑,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道路上问题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较为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亟需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比较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对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以及人才振兴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湖南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乡村产业建设滞后、乡村文化发展乏力、乡村生态破坏形势严峻、乡村人才短缺流失等现实问题,而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健身娱乐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对湖南省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翼、以生态为本、以人才护航,共同推动湖南省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活态性、复合性、系统性等特征的文化系统,融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其多元价值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牧养系统对于遗产地乡村振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文化和产业等三个方面。乡村生态振兴方面的价值,主要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促进生态圈中的养分循环等。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价值,主要包括帮助牧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动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价值,则是乌拉特后旗在戈壁红驼牧养系统的保护与利用中,探索出了一条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构建了戈壁红驼牧养系统产业体系,通过戈壁红驼相关产业的融合协同发展,为遗产地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支撑,而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高质量推进还能促进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实现,从而整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提要]民族地区囿于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区位发展等原因,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是重点更是难点,为此职业教育需要与多方主体协同服务乡村振兴。从产业融合、场域融合、主体融合三个向度出发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融合模式,能够很好观照当前职业院校的实践行动。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一是产业链条规划不清晰,县-镇-村产业耦合力度不足;二是职业院校大都以独立服务为主,教育资源缺乏集聚性;三是乡村振兴主体间利益链脆弱,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后续发展中,应鼓励职业院校参与产业规划,打造民族片区产业集群;加强职业院校间的多边联动,建立职教乡村振兴联盟;创建利益共同体,营造乡村振兴主体间的联动生态。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业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乡村振兴。文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山东省2010~2019年17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农业经济的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管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都有影响,调整后的农业生产效率普遍下降,而更多的地市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挤出效应”,财政教育支出的效果也不显著,为此,提出了一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理清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制,是将外部资源转换成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关键。研究发现,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行动,既回应自身市场获利的经济属性,又有贡献反馈家乡和带动村民主体增收致富的传统社会属性,在疫情后还具有稳定地方经济和发展秩序的新社会属性。该群体通过政策嵌入、组织嵌入、关系嵌入等路径与村庄社会实现深度融合,与地方政府、分化村民等多元主体之间形成互惠合作的产业共同体。同时,资源型乡贤“家乡人”的地缘身份和共同产业利益的联结,助力形成的多元主体共同规约的经济风险防范举措,以及国家制度规范和村庄公共性双重约束的社会风险治理机制,实现了资源型乡贤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可持续性结合发展。此外,还需增强基层社会的治理与监督能力,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乡贤的组织与引领,以应对资源型乡贤向营利资本的异变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