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次产业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趋于上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和结果。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的比重都已大大超过第一、二产业的总和。我国1985年才正式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并建立有关三次产业的统计,人们对第三产业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似乎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就说明经济的发展程度越高。笔者认为,第三产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但不能绝对化,须结合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作具体的分析。韩国从1962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91年29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2美元上升到6253美元,增长76倍多,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62年的43.3%下降至1990年的9.1%;第二产业则从11.1%升至46.2%;第三产业从45.6%降至44.7%。但在80年代前期的几个年份,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在商场所处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1994年,非国有商业发展明显活跃,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上半年的60.3%上升到66.3%,而国有商业则由上半年的39.7%下降到33.7%,而且这种趋势还一直在持续着。 进入1995年,各大城市大商场更加步履艰维:北京  相似文献   

3.
一、我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一)我省小城镇发展的回顾 我省小城镇的发展,受经济、政治因素影响,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到1962年),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处在恢复和开发建设阶段,老集镇开始复兴,新集镇不断涌现,到1953年全省建有城镇344个。截止1959年,全省城镇非农人口已由解放初的207万猛增到490万,城镇人口比重也由6.7%增长到12.9%。小城镇发展呈现出初步的繁荣。但在1958年及以后三年“大跃进”时期,受“左”的思想影响,产品经济逐步阻断了城乡商品交流,致使小城镇开始…  相似文献   

4.
一、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 从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渐趋收缩,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太明显,三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均呈稳步提高趋势。2000年,北京呈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的“三二一”型结构,天津与河北则仍属于第二产业占主要比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二三一”型结构。  相似文献   

5.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河北省产业发展"危"中求"机",主要是抓住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期,把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变不利为有利,获得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工业化进程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在工业化初期到中期明显存在一个振荡期,即忽高忽低,在工业化中后期,呈现越来越稳定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工业化进程的产业升级理论,建立了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DEA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了近期和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和与之相对应的就业结构状况。这些分析结果一结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4-15
案例背景 为了加速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从2009年7月开始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并于年底在其网站公示了第一批6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批示范基地包含了航天、汽车、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及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今后十七年(1994—2010)加速工业化时期的产业发展分析与经济预测郑新立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9—1988年,我国轻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比同期工业增长速度高出近4个百分点,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也从1973年的43....  相似文献   

9.
随着省委、省政府的县域经济实行“一主三化”的发展战略的强力推进,民营经济呈现出大变化、大发展、大提高的生动局面。以我县为例:2003年底,全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65.2%上升到76.5%;民营企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56.8%上升到61.18%;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08,(5):7-7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O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指出,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和河南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位与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及相应经济政策由有限允许到鼓励、支持和大力支持的逐步变化.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等为主要载体和组织形式的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到2003年,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存全省GDP当中的贡献份额由3.6%上升到44.5%.达到3136.87亿元;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0年的4.8%上升到2003年的59-3%:  相似文献   

12.
产业是以制造为核心的实践活动产业自然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之后的自然,是技术发明、工程建造的结果——人工物与社会化的结果。优化产业结构,可实现产业自然可持续发展。工业化的过程即产业实践的过程就是产业自然的形成过程,工业化就是制造物规模化、标准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的历史性范畴正是在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形成的。从逻辑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过程是不断演进的从天然自然到产业自然的演化经历了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从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之一就是产业结构调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在当时情况下,给予我国经济发展以强大动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相当不平衡,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没有高技术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发展,致使产业结构失调。  相似文献   

14.
浙江是海洋经济大省,在全国海洋经济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从统计数字看,浙江省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但是,海洋经济发展,既要遵循海洋产业演进规律,更要依靠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产业的不断优化演进,同时又通过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基于产业协同角度对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绩效及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海洋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省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发展我省的经济,当然首先要抓好农业这个基础,只有农业稳定增长,才能保证二、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要建设经济强省,关键要抓好工业、发展工业,只有工业充分发展了,才能带动一、三产业协调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省的主体财源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全省财政收入总额中,来自工业的收入比重达7O%以上。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富民强省。我们必须下决心改变当前工业发展比较被动的状况。从根本上讲,在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对一些较大的国家来说,工业化通常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前工业化阶段、一次工业化阶段、二次工业化阶段和高科技工业化阶段。在前工业化阶段,以农业、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制造业低下,经济增长慢,环境污染较轻。在一次工业化阶段,以钢铁、煤炭、纺织、食品等工业品生产为发展重点,服务业不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环境污染也最为严重。在二次工业化阶段,传统基础工业和消费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新技术产业兴起,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脉冲     
《决策》2008,(8):45-46
长丰县创造出“伊利速度”的背后,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坚定的工业化脚步。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长丰第二产业比重将超过50%。从2000年农业所占比重为50%到2008年第=产业占50%,长丰县整整用了9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兴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18万人口有15万是农民,人均占有的耕地等农业生产资源严重不足。加上退耕还林、移民迁建、城镇建设、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县耕地面积由1998年的22万亩减少到2003年的19.22万亩。人均耕地仅1亩。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十分有限。2003年,全县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27.1%下降到20.6%。改革开放以来。兴山紧紧依托丰富的小水电和矿产资源。实施电矿产业结合,企业强强联合。  相似文献   

19.
林宏 《咨询与决策》2004,(10):26-27
2000年后,伴随着浙江经济发展阶段由成熟向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转变,浙江省的第三产业获得了很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2001年为38.40h%,2002年为40%,2003年为39.7%,连续3年保持在40%左右,且作用不断增强,成为了新的税收增长点和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统计资料显示,仅2004年一季度,全省地方财政营业税就达到了8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高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高度化相对滞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化,经济规模的高速扩张,电力、钢材、化工原料等能源和原材料也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资源环境和人均资源禀赋的制约,决定了珠三角未来推进工业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化道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何从资源的线性消耗发展模式跨越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启动,这将导致资本、技术、人员等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配置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