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以及回归后保持繁荣与稳定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要确保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关键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五十年不变.  相似文献   

2.
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灵魂,"一国两制"就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世界的现实状况和中国的实际,它将推动中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和民族的振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宪法的民族观应当呈现出多层次性,即主权民族、自决权民族和自治权民族.自宪法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的谱系,因此,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应当表述"民族"这一历史范畴.同样,无论当代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构成状况如何,都在一定程度和形式上建构着各自的主权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已从实质意义上构建了主权民族--中华民族,但尚未从宪法上予以确认."中华民族"入宪的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基础已经具备,因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障国内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中华民族"入宪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对主权治权学说的丰富,对国家结构理论的突破。"港人治港"是"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率先践行,对于解决香港的主权和治权问题,对于香港的顺利回归以及长期稳定繁荣、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了现实的条件,通过"一国两制"的方式,香港、澳门已经回归,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成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将和平统一思想加以发展到较为完整、论证严密的系统化的新阶段."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顺利回归并保持持续繁荣稳定,但也产生了种种困扰"一国两制"的问题,反映出把一个"文明中国"的政治内容装在一个"民族国家"的法律容器中所面临的难题,也说明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本文试图通过探究"一国两制"中"一国"的历史源流,揭示当年制度设计中关于"一国"的深层次考量,对有关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还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香港问题的解决中去,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就香港问题而言,作为一个历史问题和国际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能让大陆、香港、英国"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和谐"构想。香港回归十年,保持了稳定和繁荣,"明珠"依然闪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仅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在香港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还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而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2007年度"儿童观与儿童研究"回顾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学等学科的繁荣与发展,儿童观与儿童研究也更加丰富和深化.2007年的"儿童观与儿童研究"可以说在平稳的发展中闪耀着亮点和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在借鉴西方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观和夷夏变易观,提出了御外自强的"大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是:联合包括满族在内的中国境内各民族以构建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国家;汉族是民族共同体的中心和主体;保存族粹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汉族主体与清廷权威,民族诉求与民主诉求,保存族粹与借鉴西方之间的矛盾是"大民族主义"的主要缺陷."大民族主义"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需要,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于革命派民族观的转变及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的贡献颇大.  相似文献   

10.
论新世纪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五观"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化、拓展、整合,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这"五观"教育。"五观"教育各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目的,又相互联系、补充,构成完整的体系。提出"五观"教育,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对于推进新世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重大。在现阶段,应该在深入调查"五观"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以此促进"五观"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继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之后,在世纪之交我国又顺利实现了澳门的回归.所有这些伟大成就和光辉业绩,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一国两制"理论进行长期探索与实践的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独具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理论,是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并予以探索的,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2.
犹太民族是与巴勒斯坦地区有着密切联系的民族,这个民族不仅曾经一度在巴勒斯坦生存,还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其独特的故土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犹太人的"应许之地"观念与犹太人与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联系,特别是在流散时期犹太人与这块土地的种种联系来论述犹太人的这一故土观.  相似文献   

13.
与-些西方学者和社会偏见所断言的相反,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非但不与伊斯兰教的真主独-论相悖,双方在忠孝观的问题上还恰巧有契合点.从<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关忠孝的教导、中国穆斯林学者对忠孝观的阐述、穆斯林群众对忠孝观的实践等角度分析中国伊斯兰教"忠孝"观的正负两方面作用以及中国伊斯兰教与中国宗教在维系传统社会等级秩序的类同性可证,中国穆斯林大众和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其实在明清时期的大部分时段里因"忠孝"观而获得利益的趋同,也因"忠孝"观而遭遇共同的历史灾难.  相似文献   

1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关于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伟大构想,这是一个富有天才的创造."一国两制"构想是立足国际国内现实情况提出来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原理,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重温"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形成历程,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于我们回顾历史尤其是展望未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元一体"的理念对推动民族文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是有借鉴价值的.民族文艺"多元一体"缘于民族历史、基于民族事业、含于民族文化、成于民族创造,这是在认知逻辑上的起点.挖掘、培育各民族人民群众创作的民间文学艺术,激发民族文化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这是在创作层面上的基点.让民族文艺成为消费热点,让中国风格成为世界潮流,这是在文化消费层面上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着重分析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贡献,阐述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作者认为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指引下,台湾终究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是国家为解决港澳台问题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率先在香港实践,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在管治香港的过程中,中央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对"一国两制"实践的正确认识,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从实践论的理论视角,重新回顾和厘清香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进逻辑,尤其是解构香港当前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及其动因,可为继续深化和丰富"一国两制"理论、保持香港持续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年来学术界在"一国两制"的含义、影响、实施、意义、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学术界对"一国两制"的研究在科研成果和基本立法两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学术界对"一国两制"的研究在学术性、前瞻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四方面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为此,今后学术界应加强对"一国两制"在其具体实施、台湾模式、制度创新、国家整合以及港澳地区的政治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人学,是心学.冯梦龙的"三言"是其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展现.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带来哲学上王学左派的兴起与文学上市民文学的繁荣,对冯梦龙的情爱观产生重要影响.从冯梦龙特有的文化人格和心态,深刻剖析"三言"中商贾对待婚恋的不同态度,是掌握 "三言"中商贾形象特征和了解冯梦龙情爱观的独特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战略的形成和发展既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又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矛盾冲突提供了新思路.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理解发展"一国两制"国家战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对"一国两制"战略的内涵核心提出了全新的认识.中国始终坚持"不会变、不动摇";坚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