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存在着两种相互竞争的思想,即民富论与国富论.民富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认为以礼为基础的义高于利,礼义决定并派生利,主张民富而后才能国富论,民富是第一性的,反对政府过度聚敛.国富论以管商之学和轻重理论为代表,认为先利后义,以利导民,主张国富必须先于民富,国富是第一性的,并极力主张政府控制天下财富.禁榷制度在宋代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以宋代榷盐制度为代表,从中可以管窥国富论与民富论在宋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朝岁入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并非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而是由于宋朝财政的入不敷出。为了摆脱入不敷出的局面,宋朝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甚至竭泽而渔。其突出的一点是除传统的二税收入之外。对当时最有利可图的诸多商品纳入禁榷品的范畴,实行禁榷制度。同时,宋朝官府还以商人角色直接从事赢利性经营,扩大财政收入。充分体现了国富论的主张,并为后代专制王朝所效仿。  相似文献   

3.
宋代继承了隋唐以来的义仓制度,并有所发展。义仓与常平仓、社仓并称为三大骨干仓储,在宋代的救荒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救灾安民、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在历经了宋太祖、宋仁宗、宋神宗三朝的几个时期的反复置废之后,义仓在宋哲宗时固定下来,并且持续到南宋末年,在宋代存在约200余年。宋代制定了义仓的征收和支用等一系列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法规,旨在保证义仓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从"十二五"规划看"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这不仅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国强不等于民富,没有民富就不可能有国强,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国强是民富的保障,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国强"与"民富"一起飞的同时,还需把民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北宋一代,北方和西北的契丹与西夏方兴未艾,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凭藉强悍的军事武装力量,屡屡南下,对宋王朝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使得宋的河北和陕西、河东地区,一直是刁斗相闻、烽火常举的边廷,与契丹、西夏的军事冲突,从总的战略方面讲,均以宋的卑词厚币而结束。频繁的军事冲突而引起的军费支出,虽倾国倾库也难填补,故北宋一代的各项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小山词序》标志着宋代词学寄托观念的产生。它揭示了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基本内涵:一是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只能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是词的寄言托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是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  相似文献   

7.
宋代醋的生产始终处于官府的控制之下。北宋晚期,抑勒配卖官醋逐渐演变成白科;到南宋醋息钱已经完全赋税化了,成为地方杂税。醋息钱赋税化过程是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中商业利润演变为赋税的普遍现象的一个缩影,这一现象是导致民族手工业不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宋人对待唐诗的态度着手,对宋代唐诗学在宋代各期的不同表现以及宋代唐诗学的演进轨迹作了详细的探讨,主要从诗话的流传、宋人的选唐诗、宋人对唐诗别集的整理等角度作出了深入的论证,并在宋代唐诗学的层面分布与演进轨迹的棵索中去分析和总结宋代唐诗学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9.
宋代诗话中的诗韵论主要从两个维面展开:一是作为诗法层面的诗韵论,着重探讨“韵”作为韵律、韵格之义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是作为诗歌批评与理论层面的诗韵论,着重从“韵”作为风致、韵味的基础上生发,它体现出宋人对诗歌审美的本质要求及对韵作为诗歌审美范畴的认识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宋人诗话对苏轼予以了高度关注,在对其作诗本事的记述及诗作特征等的品评中,抓住苏诗创作取向和诗法用事着意进行了评析,对苏轼作为诗人的襟怀情性、人品气节亦有论及,这基本见出了苏轼及其诗作的内在特征,为后世进一步把握苏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批评养料。  相似文献   

11.
宋代闽地理学家人数众多,他们大多参与诗歌创作,在诗歌的功用、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较明确的立场。他们的理学诗和其他地域的理学诗一样,以议论为主,重视表达义理,但是又因为福建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在吟咏性情等方面显示出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北宋是继西汉以后黄老思想流行的另一个高峰。北宋多数帝王有崇尚黄老之举,君臣上下共同推行,思想界互相呼应,黄老思想几乎漫延于整个北宋王朝,其中仁宗朝尤为显著。宋仁宗不仅对黄老十分推崇,并且更加自觉,在位期间被时人及后世称为太平之治,故宋仁宗才是北宋崇尚黄老最有代表性的皇帝。而宋神宗言及他对汉之文景、唐之太宗、孔子均无间然,可见黄老与儒学在国家治理上同样具有相融之处,这也是北宋黄老与西汉黄老区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宋代厚嫁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义利观念的根本转变 ,导致婚姻关系中的门第婚让位于财婚 ,婚姻论财成为一种颇具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又不可避免地促成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厚嫁风气 ,给当时社会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诸如杀婴尤其是女婴、女子迟嫁乃至终生不嫁及对儒家礼仪制度的极大冲击等等  相似文献   

14.
北宋初期,为应付对辽、金、夏战争的需要,在北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招募牙人,监督商人。熙宁以后,王安石推行变法,在全国各地设置市易司,召雇牙吏,监理商务。牙人集侩、吏、商职能于一身,出入蕃部,招徕商人,参与公私交易,坐收渔利,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宋陵布局与堪舆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堪舆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舆之说深入国人思想,平民百姓、达官贵人信之者众.宋代时期流行五音姓利说,按照此说赵宋王朝属角音,角音属木,木主东方,故相宅卜地以东方为最佳,南方亦可.东南仰高、西北低垂是为吉地.按此思想,北宋七帝八陵选址于巩县的嵩山之北,青龙山之西.宋室南渡,巩洛为金人属地,南宋诸帝只好选陵于绍兴会稽山北缘暂厝.虽仍以五音姓利说为卜地原则,但此说逐渐式微,南宋六陵墓葬之堪舆在小范围内更符合形法派的堪舆理论.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中国文章发展的重要时期,"文"的内涵与名称渐趋稳定,文章创作成果丰硕,论"文"之作在目录学上也开始获得独立地位.宋代崇儒右文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深入开展以及文章评点的日益风行都有力促进了文话这一重要文章批评体裁的兴起,而时文的发展尤为个中重要契机.宋代文话奠定了这一著作体裁的体制基础,在诸多理论领域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的肇兴标志着中国文章学的成立.  相似文献   

17.
在继承唐代刑事复审制度的基础上,宋代刑事复审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制度建构更趋合理、缜密,对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由于设计过于繁琐以及复审中人治色彩的进一步强化,宋代刑事复审制度也具有一定弊端.  相似文献   

18.
谏官制度是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配置,其中宋代谏官制度最为发达。梳理了古代谏官制度的流变,分析了宋代谏官制度的内容及其发达的原因,阐明了谏官制度对当今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宋时期士人关于《盐铁论》的接受维度、层面,比北宋时更为广泛、深入。这既得益于南宋版刻业的发达,更得益于南宋学术风尚的推动。南宋官学在“法祖宗”的政治要求下,一方面要破除王安石新学的影响,另一方面欲树立新的学术范型。在破与立中,以道问学为意趣的考据学日渐盛行;以尊德性为旨归的理学亦渐居统摄地位。在新学术风尚的影响下,《盐铁论》被南宋士人广泛关注,成为理学家高扬儒家道义的经典参照和学者考据典制渊源的重要史料。不仅如此,南宋理学家以道为本的辞章认识,也推动了对《盐铁论》文学价值的深刻认知。这是此前所没有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