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治的本土资源,指向的是一种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对,体现为习俗规范、价值观、道德伦理、社会观念等.法治现代化需要本土资源的孕育与支撑,而其本土资源构筑和完善的关键,在于推动该国以特殊信任为特质的非正式制度向以普遍信任为特质的非正式制度转变.现代法治所需要的非正式制度与本土资源是以普遍信任为特质的,以普遍信任视角来审视法治现代化及其社会转型的动力和条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樊养才 《社会科学论坛》2010,(24):186-192,196
自从上个世纪末,苏力发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以来,学界围绕“本土资源说”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过,借苏力本人的话说:“1996年我出版了第一本论文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在法学界引出了一些动静。”“。该书一版再版,颇受青年学子的热捧与喜爱。以变法、法治、人治及本土资源为主题的学术争论也把苏力本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一时间,赞扬、怀疑和批评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3.
本土话语资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河北学刊》2003,23(5):103-106
本文主要考察本土语境是如何制约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规定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发展路径 ,同时也探究“社会性别”这一分析范畴之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前景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本土性资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汉语“公务员”一词替代了官吏,干部的称谓走进了政治生活。在移植公务员制度时,我们保留了若干本土性资源,分别有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体现了官本位、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类、具有中国政党背景以及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混合的本土渊源、考选制对科举制度的历史继承与委任制受青睐的原因分析、组织人事部门的党政双重管理体系所体现的我国政党制度特征、中国式的特别权力关系等。挖掘本土性资源不是回归传统,而是知彼也要知己。  相似文献   

5.
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制度建设的成败。法治意识作为法治国家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支撑,不惟是一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一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全面认识法治与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宁  龚世俊 《学术界》2006,(5):149-154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诸多法律案例中,往往国家制定法并不能得以完全的实施,而民间习惯、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对法律事件处理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客观地探究法制建设中的经济与社会现实条件和人文环境,尤其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与非正式的法律方式。对于实现本土资源与法律制度的整合,寻求一条适应中国社会特色的法治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罗宗宇 《云梦学刊》2008,29(6):155-156
中国现代诗学是一种与中国古代诗学具有断裂关系的话语,它以白话自由体诗作为主要阐述对象,以理论性的抽象概括为其表述方式.突破了传统诗学在表达方式与思维上的局限性.是与世界文学接轨的一种诗学体系.它使中国诗学真正完整地实现了内涵与形式的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政治发展的实质就是以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过程。制度移植是中国这样后发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发展方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中,需要制度移植,但其最主要的资源还是来自于本土的制度资源,包括正式制度资源和非正式制度资源。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在外来制度和本土制度的碰撞、交流、激荡和融合中实现制度创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的风格历来相似于大陆法系模式,这必然导致法律本土资源的积累与法典本身的定位密切关联。在英美判例法影响日益深刻的国际背景下,为大陆法系法典及其功能正名,能够重新透视法典的法源性、基础性、主干性、优异性等法文化属性,矫正法学界忽视制定法重要性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0.
本土资源与外国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外国史研究面临许多困难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本土资源相对缺乏。欧美的中国史研究依托于其史学的整体性发展、厚重的学科积累和丰富的本土理论资源 ,故能取得令中国和国际学界瞩目的成绩。中国的外国史研究尚在幼年时代 ,学科积累单薄 ;而且 ,由于中国史学在转型中出现困难 ,不同学科领域缺乏交流 ,本土社会科学理论均不成熟 ,因而外国史研究未能从本国学术和思想中获得充分的滋养。外国史研究者通常只能片面地借助域外资源 ,难以产生有特色和影响的学术成果。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学者更应借鉴欧美中国史研究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掘本土资源 ,在修养和学识上形成一种对域外资源的过滤、消化能力 ,借助本土文化底蕴、中国文史修养和深切的现实关怀 ,形成独特的观察角度和解释框架 ,以期在某些领域和专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的制度创新与本土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福利既是社会共同体良好的存在状态 ,更是具体的社会制度。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应以剩余型福利为制度取向 ,以社会救助为基础 ,以社会保险为主体 ,大力发展住房、医疗、教育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 ,充分发挥市场、非营利部门、社区、家庭等多个主体参与社会福利的积极性 ,政府制定法规、政策、规划 ,发挥监督和兜底的作用。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切入口 ,其发育和成长不仅要学习外国的经验 ,而且还可以从我国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福利的传统中寻求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2.
法治本土资源论是上个世纪末理论界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但以今视之,其间有诸多或可反思的地方。一方面,与一般的阐释不同,本文认为本土资源论作为一个科学场域当中生发出来的理论范畴,其并非是一种自觉的理论逻辑的产物,而是带有许多意识形态的东西。或者说,它主要不是学术场域的集体自发,而是学术与权力的一次共谋行为。其理论上的努力,或在于一种“后殖民时代”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具体言之,本土资源论所存在的最为关键性的理论假设是“理性人”概念。并且,在苏力那里,这一概念成为了本土资源论的一个前提性的基础预设。而本文则结合乡土社会的特定情境以及行为人的行为选择,进而集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和阐发,指出了本土资源论的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正在朝着法治化国家迈进。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我国法治的特色和方向,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关于法治资源的价值取向,理论颇多。我们应当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并举,并在法律移植中恪守本土化原则。  相似文献   

14.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命题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置于同一体系之中。一体建设可以从逻辑前提、运行机理和路径选择三方面展开,一体建设的逻辑前提是在同一体系下厘清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内涵,一体建设的运行机理需要探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者的逻辑关联和重心定位,一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法治理念下的政府公共行政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立辉 《人文杂志》2002,2(1):50-55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西方不同法治理念的比较分析 ,在较深入的层次上研究了法治与政府公共行政的关系 ,揭示了不同的法治就会有不同的政府公共行政。在此基础上 ,结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和论证了我国转轨时期的法制建设与政府公共行政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政府机构、谋求政府工作效率和对社会公众负责的公共行政改革 ,最终都取决于法制建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李万银 《南方论刊》2009,(11):84-85,79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进行评价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向度,更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及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及反馈性作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的合理性开发和运用,乃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资源评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存在的二十年,是取法西方的二十年.为了避免这种单一的研究格局,本文力图寻求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思想资源,并将其确认为三个场域:明清女权意识的萌芽;晚清女权思想的流布;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具有民族性、多样性、传承性、发展性、阶级性等特征,文化在教育方面能够起到凝聚人心,引领人的精神世界,控制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本土文化资源的结合,有利于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教育的文化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通过文化性来达到政治性;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挖掘教育内容;将本土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模式,都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本土文化资源结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西方人文精神及法治信仰对我国法治之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西方社会以人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和文艺复兴以来所确立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为内容的人文主义及法治信仰对西方的法治传统与法治模式的形成和完备起了无可比拟的催化和支撑作用。这对架构和推进我国法治之路不乏启示和多有助益。  相似文献   

20.
青海的资源可以分为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两大类,对比特征明显。在资源开发中,应当注意理念、利益、规律、责任承担等问题。青海资源开发中法治体系的构建,取决于青海的区域特征和经济战略等因素。基本的法律制度、规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对外开放的法律制度,构成青海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