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量化词能赋予其所关涉的成分以数量意义。"群、众、凡"是先秦汉语中常见的全称集体量化词,都具有"类聚性、总括性"的语义特征,表达的是多量意义。"群、众、凡"的量化辖域范围主要关涉与之紧邻的名词性成分或其他成分,三者在量化功能上有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于Brown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比较英汉条件句使用上的异同。句法位置上,条件标记if只能居于句首,而"如果"既可位于句首,也可位于谓头;语序安排上,英汉两种语言的优势语序都是"条件小句+结果小句"。两种语言也有"结果小句+条件小句"的语序,但是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语序在英语中高达31%,而在汉语中却不足0.2%;语义约束上,英汉条件句一般都需要携带[+主观性]的语义特征,但在实现主观化的手段上,两种语言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方式副词不同,量化方式副词要求在句中出现受其约束的名词性指称集合,按照量化语义特征的差异,量化方式副词分为集合性的和分配性的两类。文章以"逐一""纷纷"为例说明了量化方式副词的分配性特征及其句法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量化方式副词的教学建议,最后对面向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和因教学输入而导致的偏误这两种现象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普通反应时实验,考察了量化词因素(全称和特称)和熟悉性因素对语义加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熟悉句中表现出了语义距离效应和句型效应;低熟悉句倾向于连续性加工,特称句比全称句的部分信息积累速率要快;而在高熟悉句中,无论是全称句还是特称句的部分信息积累都表现出了离散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都”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有两个义项,一个是程度副词,有突出句子隐涵义的作用;一个是范围副词,是一个全称量化算子。作为全称量化算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在量化对象上存在差异。在宽泛的“连……都……”句式中,“都”表示把语句的衍推中存在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其他情况下,则是把语句的预设中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都”在句法结构的表层是处于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在句法结构的逻辑语义层面则处在句子的最上层。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语言量化表达式的语义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而量词的语义性质是量化表达式语义研究的基础,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表达式的语义.因此对自然语言量词的语义性质进行分析和形式刻画是语言逻辑的一个重要内容.广义量词理论借用数学的单调性概念对英语量词的语义性质进行分析,得到了许多重要成果.汉语作为一种自然语言,有其自身特点,但也有与英语类似的语义性质.我们可以尝试从单调性定义出发,分析各种汉语量词的语义特征,然后运用集合运算证明它们的单调性,根据得出的结论分析汉语量化表达式的左元单调推理和右元单调推理,从而刻画出汉语量化表达式之间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事件语义学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汉语双宾语句具有三个语义特征:第一,动词具有有界性;第二,动作有两个受影响者;第三,能够量化为两个事件。这三个特征也是汉语双宾语句成立的语义前提。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印尼语主谓句、存现句等常式句的句首一般是话题的位置,其余部分是评述。汉、印强调句和倒装句等变式句的句首都可以表示评述,其余部分表示话题。汉语表示被动语义的"被"字句、受事前置句和印尼语的di-V被动句都将受事标记为话题。汉语"把"字句将受事标记为第二话题,印尼语没有这样的结构。汉、印特指问句非常相似,疑问词语在任何位置都是句子的焦点,但是印尼语一般将疑问词语置于句首,因而产生更多评述在前、话题在后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歧义句的类型主要有词法歧义句和句法歧义句两种。对歧义句的认知解读,必须先进行静态解读然后才进行动态解读,具体模式有逐一提取式,同时提取式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构式义的角度分析了N1+V1得+N2+V2句式的两种类型:结果句和致使句,并认为构式义在给句子分类时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构式义和句中动词义相互作用,构式义与动词义一致时,生成合格的句子,当构式义与动词义不一致时,构式义通过压制使动词意义发生变化,从而使动词进入句式。同时分析了能进入N1+V1得+N2+V2句式中的动词类型,解释了此类动词进入句式的原因。本文还探讨了构式语法在汉语短语和词这两级单位中的应用,并认为构式语法在构式义突显时使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刘壮虎、李小五在文献[1]中建立了一种有两个条件的主次条件句逻辑C2Lm.以此为基础,讨论主次条件句中的多余条件问题,证明了文献[1]中提出的一种扩充是不成立的.另外建立了C2Lm的一个刻画某种多余条件的扩充系统C1,证明了它的一些语法及语义性质.  相似文献   

14.
英语暗含否定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否定有明暗之分 ,暗含否定缺乏明显的否定标志 ,因而当它通过一些特定的句式来表现时 ,对它的理解与翻译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试就常用来实现暗含否定的比较句、反问句、条件句以及强调句等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句法和语义对应的原则是形式语义学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组合范畴语法CCG更是彻底地延续了这个思想,为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句法和语义的透明接口。汉语的CCG处理在贯彻该原则时产生的问题是:句法方面获得长足进展,而语义方面却相对滞后。以汉语多重介词短语句为例,动词论元的灵活语序现象是句法和语义对应的难点之一。Hoffman提出的多重论元集CCG方法是解决灵活语序的有效手段,但在这种处理方法中,需要找出一些方法来简化形式语义的表述方式,这样才能获得与句法范畴推演相对应的语义类型推演。  相似文献   

16.
主语和宾语是谓词题元结构和句法操作结果的表征,识别主宾语必须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展开.题元关系体现动词和主宾语的语义选择关系,宾语必须受动词题元管辖.功能词类的形态特征核查驱动一切句法操作:T的EPP特征,Tr的格特征必须得到核查,[Spec,TP]为句法层面的主语位置.现代英语中,时态句T的EPP特征强,主语必须显性出现.现代汉语中,T的EPP有强弱之分,允许主语以显性和隐形两种方式出现.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疑问句除了可以独立成句之外,还具有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句法功能。文章从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疑问小句作主语和宾语时的不对称性进行分析研究。作者认为,疑问小句充当主语和宾语时,不仅自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对句法环境也有不同的要求,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语篇分析诞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目前已成为语言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尤其是上个世纪末至今,语篇分析经历了从形式到意义到认知的逐步深入的过程。相对于印欧语言,汉语的句法有其独特性。从语篇连贯和语义认知的角度对汉语长句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是解决汉语长句或大于长句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一些否定比较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对应,但又存在着某些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否定比较句的句法形式、语义蕴含、对不同类型形容词的选择性以及语用含义诸方面。辨析这些细微差异,对英汉语教学、翻译也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