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朝鲜族民间舞蹈风格与朝鲜族民族文化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凸现着朝鲜民族的文化特征。朝鲜族是一个深受外族文化影响的民族,其舞蹈风格必然带有外来文化的印迹。要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舞蹈的语汇和思想内涵,需要深入了解朝鲜族民间舞蹈与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迁入民族"。朝鲜族的历史是从迁入民族过渡到少数民族的过程,其文化本身也是从朝鲜半岛的文化过渡到中国朝鲜族文化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朝鲜族的传统婚礼文化以及它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3.
朝鲜民族舞蹈具有含蓄性律动特征、顿式和弹式律动特征 ,是最富有韵律感的民族舞蹈之一。其舞蹈韵律始终贯穿于“气、韵”之中 ,个性律动特征为 :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以呼吸作为动作的动力。太极“气韵”与朝鲜舞蹈文化及其律动方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主要表现在 :宗教文化观相通 ,“气韵”观相同 ,韵律方法相近。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民间图形无处不在,它突出地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通过揭示朝鲜族民间图形的特点和创作规律,旨为整理、传承、改进和发扬朝鲜族民间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太极"独特的"气韵观"中,"气"论占据了古代社会全部意识领域,影响着中国舞蹈乃至东亚舞蹈艺术表现风格的形式及体系的建立;"韵"的审美价值的确立对舞蹈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构成了舞蹈艺术之理念"气韵观".朝鲜(韩国)舞蹈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中国道教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得贤是中国朝鲜族舞蹈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所创作的舞蹈作品具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在民族存亡时刻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用舞蹈艺术唤醒中华同胞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意识。赵得贤的革命战争题材舞蹈创作观念是他在战争年代与侵略者斗争的有力武器,是唤起人民保卫家国的精神表达,亦是他在和平年代传递民族情感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语言有着不可分离、相互依赖的关系。不考虑语言就无法理解文化,同样,排除文化也不可能理解语言。中韩建交对朝鲜族的语言、文化,特别是朝鲜族社会的信息神经中枢即主流媒体——朝鲜文报纸的影响极大。建交二十多年,随着朝鲜族社会文化、语言的变化发展,朝鲜文报纸的语言也发生了诸多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察我国朝鲜族古代的固有道德,可以看出,朝鲜族从古代起,无论从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较为丰富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传统。但是古代朝鲜族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著却很少见。因此,要研究古代朝鲜族道德,首先必须找出上古时代朝鲜民族的道德事实,然后由此综合、分析、归纳出这一民族的道德思想。因为,道德事实本身可以看作是道德思想的表现,两者是互为表里的,有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从朝鲜族歌谣看中国与朝鲜半岛久远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朝鲜族民间歌谣历史久远,自公元1世纪开始,汉字伴随儒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朝鲜民族创作的民间歌谣就与汉文化相互融合,从歌谣表现的各种内容、形式反映古老中国人民与古代朝鲜人民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表现在文化层面上的融合还是源远流长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朝鲜族不仅拥有自身的民族传统与文化,同时还拥有中华民族的集体经验。这种双重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可以相对方便地往来于韩国与中国之间进行工作与学习,但是也给很多在两国之间辗转的中国朝鲜族带来了心灵上的迷茫与伤害。转型期的中国朝鲜族小说通过其所塑造的韩国及韩国人形象、回国朝鲜族形象或朝鲜族村落的现实,反映了这种双重文化身份所带给他们的优势以及对于个人及朝鲜民族集体造成的创伤,同时也预示了中国朝鲜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田螺娘型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白水素女”、“吴堪”故事 ,但它在朝鲜半岛及朝鲜族人中间广为流传且发扬光大 ,主要与朝鲜民族作为接受主体而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朝鲜族神话是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朝鲜族是由朝鲜过境而来的民族,研究该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就必须研究朝鲜原初文化的创造物──神话。朝鲜神话蕴涵着朝鲜民族童年时期的世界观、认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这种神话的文化意识的传承是一个动态过程,对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于对该民族神话形成的认识、传承、创新与传播。朝鲜的神话主要是通过中国朝鲜族过境口承和文字资料传入,其主要神话故事体系有开天辟地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日月神话、诸神争斗神话、图腾神话…  相似文献   

13.
达斡尔族传统民间歌舞——“哈库麦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库麦勒”作为达斡尔族传统民间歌舞,已在2006年初被成功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它的歌舞形式完整,歌和舞的表演也非常独特。本文针对“哈库麦勒”的起源、风格特点、内容形式和舞蹈语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介绍,为更好的宣传和保护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哈库麦勒”歌舞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杨秀芝 《云梦学刊》2015,(1):120-124
侗族舞蹈有着明显的本民族审美特征:从舞蹈形式上看表现为"点、屈、颤、摆"的动律,"绕圈作舞"的队型;从舞蹈内涵来看,表现为节奏的享乐,模仿的冲动,神灵的礼赞,力量的呈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黑走马”舞蹈为例,对其追根溯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哈萨克族“黑走马”舞的内涵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进入现当代以来,传统的游牧文化和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黑走马”这一传统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形式进行研究,对促进这一传统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1世纪的延边朝鲜族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残缺家庭"子女的增多、民族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冲突以及教育质量日益下降的趋势,正在破坏朝鲜族教育传统的价值体系。面对这种情况,应树立崭新的民族教育理念,增强教育投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7.
青海藏族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通过它与神灵沟通企求得到神灵之佑护。藏族有着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历史资源。研究青海藏族民间舞蹈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研究藏族民间舞蹈艺术教育也不能离开变化中的社会和发展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朝鲜语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我国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又是世界朝鲜(韩)民族所使用的共同语.所以,中国朝鲜语同朝鲜和韩国的朝鲜语(韩国语)属于同一种语言,但由于国度的不同和所受汉语影响的不同,中国的朝鲜语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中国朝鲜语规范化的制订,应在整体原则与方针上遵循国家语言规划、贯彻国家语言政策的同时,既充分考虑中国朝鲜族的语言实际状况,又要兼顾与世界朝鲜民族的交流.应当参考朝鲜和韩国语言规范的经验与成果,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既要反对"一边倒"的倾向,又要防止过分强调自主化的偏激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朝鲜朝文人徐居正怀有非常浓厚的"归去来"情结,他将陶渊明作为人生与官场的指向标,希望在建立功勋后急流勇退,辞职回归家乡广津隐居.但是,这与以往文人官场不得志辞官归隐情况截然不同,徐居正一生深受朝鲜王朝五任国王宠信并一直担任重要官职,多次乞退未果后,身在官场的徐居正只能违背自己官场原则作诗文以"归去来"意象表达他不贪恋官场、脱离樊笼、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的高峻人格.  相似文献   

20.
在朝鲜咸镜北道和中国图们江沿岸朝鲜族民族传说中与满族人有关的故事或形象出现的频率颇高。综合史实从语言学、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可以认定清朝最重要的始祖努尔哈赤一族的发祥地是在包括朝鲜咸镜北道六镇在内的图们江沿岸一带和中国延边地区 ,朝鲜王朝王室的祖先同努尔哈赤的先祖有着密切关系。传说中也表现了朝鲜人因“华夷之辨”思想而对女真人怀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