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政策建议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政府投入不足、供给机制不规范、公众对自己的体育权利认识不足等问题,因而提出了需要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完善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力分配机制、建立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对“互联网+政务服务”供需失配、公众响应度低等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何实现公众线上公共服务需求行为的即时有效测度、掌握公众需求行为变化规律是当前政府大数据治理背景下亟需研究的内容。在分析、识别公众线上公共服务需求行为层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实测数据与AnyLogic系统建模技术,构建VDGS公众线上需求行为动态测度模型,有效验证公众线上公共服务需求行为的层次性及模型工具的合理性,推动公共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优化公众线上体验,推进网络数据开放共享、可视化与平民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3.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居民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其满意度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绩效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城市公共服务绩效与居民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总量增加不能提高公众满意度水平,说明较高的投入不能够保证合意的效果;城市公共服务客观绩效中的效率与公众满意度呈正相关且关系显著,意味着提高效率能够提升公众满意度水平;城市公共服务客观绩效中的效果与公众满意度呈正相关但关系并不显著,说明短期内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效果不是改善城市公共服务绩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株洲市体育公共服务公众评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评价,是公众根据一定的判定标准对某一具体事件或社会现象给予的评判。通过对株洲市体育公共服务公众评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期望值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期望值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在满意度上出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不同职业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期望值没有显著影响,但满意度上有差异,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满意度最高,农民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5.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地方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加大财政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状况,然而政府供给与公众需求的结构失衡问题却日益突显。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作的实践情况为例,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评价结果与公众的主观评价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公共需求差异性的存在,在现有的政府供给导向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政府供给结构与公众需求结构存在明显的偏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偏好,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服务评价注重"顾客"参与,注重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优抚安置作为国家和社会向法定范围内的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必须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及其满意度。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国外军人保障的成功经验;培育和发展优抚类社会组织,是解决我国传统优抚安置工作弊端的需要,是优抚安置工作应对挑战的需要。探索创建以优抚类社会组织为载体的优抚安置对象自我服务机制,可以作为优抚安置制度创新的一种尝试。应倡导和鼓励退伍转业军人创办优抚类社会组织,明确社会组织可介入的优抚安置服务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规范优抚类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公众公共服务参与和满意度的视角,考察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信任之间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三个省份、40个村社共获得有效数据1 944份,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职能转变对公众的政府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公共服务满意度在二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公民的公共服务参与对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参与能够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参与的作用,坚持公共服务受众导向,进而切实提高公众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增强政府公信力、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政府失灵"的分析,指出公共服务民营化是解决"政府失败"问题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选择,并已成为全球行政改革的主要取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参与作用、监督作用、引导作用,所以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公共政策功能,从激励和规制出发,消除不合理的管制,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对公众进行必要的帮助,以促进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需求状况,区域和城乡间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差异,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现状,并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供给及满意度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水务公共服务决策与监管既是公共管理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水务公共服务高效率、高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国水务PPP中的公众利益需求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目前参与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强化;参与形式单一,参与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积极性较低,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现状,通过借鉴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水务公共服务公众参与的经验做法,尝试从政府、水务企业、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第三方组织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水务PPP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由于政策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诉求渠道不畅、表达机制缺乏、法治信仰缺失、群众利益受损等因素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规模和数量呈上升趋势,行为方式也越来越激烈。要完善法规政策、规范征地程序、健全保障体系、完善诉求机制、畅通诉求渠道,建立有效的预防与应对机制防治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追溯国外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轨迹和国内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现状、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顾客价值理论、分析公共服务的公民价值内涵及其实现过程而建立的面向公民价值的政府公共服务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感知代价四个维度,共45个具体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公民价值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既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从而建立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长效保证机制,又可以帮助各级政府真正理解公民的价值需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具有以下三个视角:认同与平等的张力即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生存与发展的诉求即基本而有保障、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选择即制度奠基并尊重个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放眼长期目标,制定战略性决策:国家战略层面,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新型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区域战略层面,要以区域产业转移联动多元转移支付;城乡战略层面,可以通过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协作供给。  相似文献   

14.
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乡镇政府服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面临着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权责不对等、内部运行机制不通畅、公共服务理念和方式落后等困境。当前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要赋予乡镇政府更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权限,使乡镇政府真正承担起一级政府职责。通过拓展公共服务职能、调整内设组织机构、优化运行机制和创新供给方式等途径,不断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此外,如果要以权力下放和机构重组释放乡镇政府活力,必须要强化行政系统更高层级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配合。  相似文献   

15.
公共服务型政府: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纷纷走上了政府改革之路,逐步实现从"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如今,西方许多国家中,政府部门已被列为第三产业。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农民增收是新时期政府主要任务之一。滞后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既具有强大的优势又具有重要的责任。因此,加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是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和"善治"理论而进行的公共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共服务改革:理念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直接包含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公共服务改革可以作为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创新的突破口,通过探寻和建立较为合理的政府行为模式,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保障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等等都要求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公共服务改革。公共服务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以效率为基础,以公正为目标,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框架,保障效率基础之上的公正。公共服务改革要优先处理好两个战略层面的关系,即改革与竞争的关系、改革与监管的关系。这两大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诸多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中,以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渐成体系,该理论在对新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学说。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在进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公民权利的尊重,从而纠正了管理主义的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在推行市场化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方服务主体的职能。政府应该打破原来垄断公共服务的局面,明确自己只是服务的提供者、并非一定就是生产者的角色,在市场化进程中应慎用政府;在市场化中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成本的降低,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公民社会在分担服务职能、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三只手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共治的互动体系。  相似文献   

20.
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不仅需要转变其职能,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客观衡量。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内容效度比对指标体系进行内容信度检测,并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政府公共服务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工程,需要随着历史条件变化不断修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