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则是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什么是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语文素养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重要环节.并把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大计,德育为本。班级的一切教育都以转变学生的思想和培养良好品行为根本。德育工作要放在首位,对未成年人学生来讲,培养他们良好思想品德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解决他(她)的思想问题最关键。教育引导他(她)提高认识,提高觉悟,要放在第一。然后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优良的品德。结合目前新课改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好习惯好人生"。人的行为习惯不好,直接影响自己的成长,给自己的形象造成影响。"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就要使它成为习惯。"无论从学习到工作,从为人处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4.
张涛 《职业》2017,(21):99-100
中职教育要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让思想品德教育走在知识技能教育的前面.衡水科技工程学校通过健全德育体系、注重养成习惯、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不断汇聚校园正能量,着力培养德技双优、积极向上的优秀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西方国情、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差异较大,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途径上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如中西方都主张道德养成要尽早抓起;都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力量;都强调道德实践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都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强调道德养成要从细微处着手,积善成德。  相似文献   

6.
张福艳 《现代交际》2010,(10):161-161
教师的工作,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把人培养成有德、有智、健康的人,最基本的是让学生具有美好的品德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韩潮 《现代交际》2010,(11):149-149
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将推动着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前进。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6,(Z1)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中等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各种教学实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教人,为其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职业》1995,(6)
重视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南京钢铁厂技工学校技校学生处于“养成”教育的关键阶段,因此,要切实抓好在校学生的品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现代意识素质不断提高。实践表明,德育工...  相似文献   

10.
有人曾说过“百育德为先。”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前提。在小学教育阶段在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注意对于学生情感的开发和意志的锻炼,使学生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等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以心灵的启迪,将新课标中的“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理念得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思想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达到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习惯决定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唐敏 《职业》2011,(9):118-118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中职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职业习惯。  相似文献   

12.
陈青青 《职业》2023,(5):74-76
本文针对线上教学,全面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学风建设、精神文明、劳动教育、文娱竞技、习惯养成以及线上学习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和沟通方面的作用,从而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相似文献   

13.
樊楠 《现代交际》2014,(9):150-151
人的一生又是一个养成好习惯、改正不好习惯的过程。一切教育的目标,都是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3—6岁的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开端,更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为此,笔者总结了近几年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起始阶段,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儿童性格成长以及习惯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求,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体现在儿童道德品质、生活卫生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幼儿时期的教学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更多的放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上。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极其重要,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掌握幼儿的基本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巧,养成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的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体育教学中,学生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情况多变,学生的思想也随着变化。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情况及具体表现,才能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增强体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将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7.
刘建湘 《现代妇女》2013,(11):148-148,155
中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教育的成功必须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标尺”。就某个班集体而言,个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学生思想方面的积极进取心具有促进作用,即从行为方面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以适应自身发展,同时对班集体亦具有带动作用,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风。由此可见,作为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习惯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有人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的基础,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企业老总常对技工院校的负责人说:你们的学生技术差点不要紧,到单位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培养,但他们的人品一定要好.这对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了新的要求,即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新式的体育教学方式即快乐体育,这运用在中职体育的教学里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助于彰显学生的特点,此文关键是针对中职教育的真实情况,研究快乐体育思维运用到中职教育的反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