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宪法能否司法化关系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健全,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将宪法司法化,首先就要着重研究的必然是宪法司法化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宪法确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近年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以及中国人权事业进展系列报告中,中国政府为保障言论自由和公民表达权的实现设定若干目标并取得若干进步,使得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制公民权利在受侵犯后的救济措施。尽管我国宪法序言明确宣示其“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公民及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但由于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不建全,从而使宪法原则在实际的政治生活和司法实践中难以得到落实,侵犯公民权利易于反掌,  相似文献   

4.
在宪法解释史上,关于宪法解释主体大致存在两种理论之争:一种是民主理论,另一种是自由宪政理论,前者主张由人民自己解释宪法,后者主张由独立司法的法院对此进行解释。两种理论在实践中皆有模式的载体,但是,如果站在中立与客观、理性与智识的立场上视之,则会发现:作为宪法解释的主体,司法者比立法者更胜一筹。首先,立法者实际上并非宪法文本的作者,其虽然是现实中的人民的代表,但并不是立宪时的民意的表达者,即使立法者享有宪法解释的权利,这种解释的性质依然属于立法的性质。将法律具体化于每一种特殊的场景即法律的应用,则必然是司法者所从…  相似文献   

5.
法公开即审判公开,是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宪法和法律虽确认了此项原则,但对司法公开的认识仍是不够全面的.现行立法对司法公开的规定较为简单,损害了司法公正、效率价值的实现,影响了司法公开社会功能的发挥.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司法公开的范围有多广,司法公开应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等问题,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予以澄清,本文着重从民事司法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宪法第46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接受教育是一项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负有进行开展教育并让每一个青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的义务。本文旨在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造成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问题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蒋晓云 《现代妇女》2014,(10):19-20
经济法的发展事关法律体系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变迁,需要与宪法等各个部门法的发展相协调。“经济宪法”为经济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宪法基础,发展经济法既是宪法规范的要求,又是实施宪法的需要,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也有助于宪法的完善和发展。基于经济法与宪法所共有的经济性和规范性,应通过司法判断和非司法判断,不断提升两者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全面促进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设立的司法审查权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权利,自1803年确立以来,对许多国家的司法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国情大异于美国,但是这项权利所蕴涵的“宪法至上”理念以及三权间的“平衡”精神,非常值得正处于司法完善阶段的我国深入加以学习.  相似文献   

9.
行政征收作为一项必要的权力,关涉公民基本权利,为其划定明确的边界,才能保证其正当合法行使,针对我国的征收权失范现状,学界主张或从实体角度对“公共利益”概念予以明确界定,或从程序角度给行政权以限定,但从本土文化的角度思考,保障公民的参与权既能实现我国宪法价值规范的必要要求,也符合现代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权利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管理国家、保证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其权利的有效保障对我国法制的完善性变革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是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不能给公务员提供一套公正、高效、完备的救济途径,他们的基本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宪法平等保护的精神将得不到完整贯彻。现在,公务员权利保障在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公务员权利保障体制,但仍存在缺陷。健全我国的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一方面需要完善行政内部救济,另一方面要建立司法最终审查制度,以实现对公务员权利的全面、有效的保障。本文围绕着公务员权利和权利保障制度这个中心,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公务员权利保障的概述。第二部分介绍和评价外国的公务员的权利和保障制度。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的公务员权利和权利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我国公务员权利保护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建议和基本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在西班牙宪法中,明确规定住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建筑业是西班牙的经济支柱之一,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在世界名列前茅。一方面,早在2006年底,每个家庭平均拥有1.54套住房;但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房价一路飙升,一部分弱势群体和年轻人购买或租用住房面临很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表达自由应该受到《宪法》的保护,但是表达自由也有其界限,比如不能超越国家安全、司法权、人格权等。作为我国表达自由界限规定《宪法》第51条"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刑法》246条"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并无相关司法解释,以致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不便。本文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和德国之理论构建我国表达自由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保障我国宪法确立得以一致运行的基本法,刑法原则必须要与宪法原则保持一致。“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使用法律上任何人犯罪,罪刑一律平等原则”,其法源基础都是我国《宪法》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虽说有明律规定,但是对实质性是否平等学界也是存在较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都聚焦在“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只是立法层面的平等,还是与司法统一的平等。针对目前依然存在的“同行不同性、罪刑不均衡、同罪不同罚”等违背刑法平等原则的情况,本文旨在围绕刑法基本平等原则,对其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其适用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致力于研究我国宪法文化的发展,阐述了有关宪法文化的基本理论,研讨了当前我国宪法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成因,并尝试分析了我国宪法文化建设的出路。首先,本文阐释了宪法文化的基本内涵;之后,分析了我国宪法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我国宪法文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宪法文化发展途径以及发展方式的探讨,表明我国宪法文化发展应在民族性与普遍性之间寻求平衡,使我国的宪法文化发展由派生发展型走上内源发展型道路。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的宪法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姓名权不仅是民法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姓名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否能够被行政权力所干涉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结合赵C案对姓名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上的性质、特点、地位进行分析,意图对姓名权的模糊概念作出进一步定义,使行政机关明晰其权力和责任,使公民的姓名权得到真正保护。  相似文献   

16.
郭洋 《现代妇女》2014,(11):172-172
2010年4月29日,我国修订了《国家赔偿法》,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了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内,为公民在精神利益遭受公权力侵害时创设了新的救济途径。本文探讨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宪法实施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义,并结合当前的司法实践,指出提高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明确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是中东地区民主化程度最高的伊斯兰国家,但运行至今的1982年宪法因强化总统权力、维护军方特殊权威、限制政党政治和公民权利自由而使土耳其民主政治呈现被监护的特征。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后,推行的修宪举措包括:2004年宪法修正案弱化军方权力;2007年宪法修正案为总统直选铺平道路;2010年宪法修正案根据法治和多元民主原则重塑国家司法机构。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的修宪实践努力突破以凯末尔主义为核心的民主框架的尝试,为构建多元主义的民族认同指明方向,证明了现代伊斯兰主义与民主政治的相容性,但由此造成的一党独大局面也成为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中国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渐入佳境的一年,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立法初显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的基本理念,司法改革则向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方向迈进,依法行政成为政府工作改革的主旋律。第四次修宪:开启法治进程新篇章2004年中国的法治进程是以《宪法》的修改为序曲的。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在本次《宪法》修正案中,从法治的角度讲,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人权和私有财产权在《宪法》文本中得到了庄严的宣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9.
周碧彤 《现代妇女》2014,(11):166-166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次会议提出:"建设法制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其中关涉司法体制改革的内容颇为丰富,特别是对于长期争议的法院体制改革方案,有了较明确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笔者就法院系统去地方化、行政化和实现法官职业化,最终实现司法独立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法院体制的改革路径的现实意义,并对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这一案例可以在学术界、舆论界、司法界引起讨论,也是一次很好的普法过程蝴牡铜■刘杰这个案子很有典型意义,而且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对加强依法治国、提高全国人民法制观念有极大推进作用。这个案子宣传得好、可以成为中国宪政启动的契机。依法治国的精华,是先要依宪治国。如何把依宪治国落到实处?就是能够进行宪法诉讼。一个国家不能进行宪法诉讼,那么宪法就是一纸空文。我们现在提出了宪政机制的问题,就应当有勇气把违宪审查制度建立起来。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建立这个机制,面对WTO,我们将会闹出许多笑话。面对WTO,我们应当审视一下我们现存的立法行为、司法行为,使权力部门真正地成为在宪法和宪政制约下的权力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