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程序分流的重要途径,而刑事分流的一般结果都是进行诉讼的和解。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显然已有的诉讼程序已经不满足诉讼效率与公正的要求,为维护诉讼的效率与公正,有必要在侦查阶段设立刑事和解制度。在侦查阶段设立刑事和解制度对提高诉讼效率,保障人权具有一定的帮助。文中就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阐述,探寻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贤为 《现代妇女》2014,(5):143-143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但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早已经展开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刑事和解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刑事和解制度日益受到学理界的关注。在我国2013年正式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审查责任和处理原则,这是我国刑事法律立法的重要进步。本文分析了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并就完善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警司警诫是我国香港地区特有的一种刑罚方式,当一名未满18岁的少年因初次犯案被拘捕,而警方有足够证据对该少年作出起诉时,由一名警司或警司以上职级的警务人员行使酌情权,向该少年施行警诫,而无须交由少年法庭审理.这种刑罚方式的好处在于让犯事的少年无需负上因为刑事罪行而留有案底的污点.当然,为加强对接受警司警诫的少年犯事者的帮助,使其不再因为朋辈压力或环境因素再次走上歧途,警方一般会与社会福利机构的社工进行多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一些国家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制定了非刑罚化、社会化的恢复性司法程序.我国一些司法机关也做了一些类似的探索.恢复性司法程序与我国传统的司法制度和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我国应在排除障碍的基础上引入该程序.  相似文献   

6.
李梦佳 《现代妇女》2013,(12):49-49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案件中的解决方式,在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弥补受害者的损失以及在构建和谐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刑事和解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既可以适用于较轻刑罚的案件,也可以有条件的适用于重罪甚至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不同的案件对于刑事和解的适用具有不同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特殊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由于刑事和解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以及对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刑事“私了”等相关概念的微妙关系的不同理解,使得刑事和解的基本概念呈现多种说法.因此本文试图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刑事和解的定义及本质问题进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刑事和解与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能否适用于死刑案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问题,目前我国的刑事和解仅适用于对社会危害较轻的案件。我国坚持少杀、反对多杀错杀的死刑政策,将刑事和解制度适用于死刑案件符合我国的刑事政策。因此,将和解的范围扩张至侵犯私法益的重罪案件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专章规定了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在制度上正式对早已在实践中运行的刑事和解制度予以了认可,标志着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由实验期进入了推进期.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刑事和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拟结合相关法律规定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刑事和解面临的困境并给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完善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法律法规 公安侦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必须得到法律上的支撑。因此。笔者建议立法机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刑事和解进行完善。一是在《刑法》第二章第一节“刑事责任”及第四章第一节“量刑”中增加“刑事和解”内容的条款,明确刑事和解后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等相关量刑的规定;二是完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月10日开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将庭外和解制度应用于刑事诉讼领域,以后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可自主选择是否以法官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调解或律师和解方式解决纠纷(10月21日《中国青年报》)。这表明:在通常由国家追诉的刑事诉讼中,也有合意的空间。刑事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的悄然破冰,蕴涵着刑事司法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非诉行政执行和解制度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体现,是现代我国民主政治的产物,是否能完善好我国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直接决定了我国公民能否拥有真正的民主权.但是由于这项制度在我国建立地比较晚,目前还不是特别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该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理念的障碍以及设计程序上.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全面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在检察工作中的各项环节予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徐山 《现代妇女》2014,(11):210-210
执行和解制度是一项在执行程序中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使彼此之间的矛盾不因强制执行而进一步的僵化,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但是在实践环节中,债务人甚至是债权人利用和解协议,行欺诈之实.因此本文从执行和解的性质、效力以及生效条件的角度出发,剖析和解协议的法理要件,为解决和解协议欺诈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重要原则,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适用该原则。由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增加了我国适用该原则的难度。从宏观上说,我国的少年刑事司法不仅应当立足于国家与社会的实践,以转化的方式适用该原则,而且还应当进一步调整刑事司法理念以更好地适用该原则。从具体措施来说,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应当通过建立"儿童利益最大原则"的统一解释制度,建立我国少年刑事法院,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制度等方式来更好地适用该原则,从而全面保障我国未成年人在刑事司法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李赫男 《现代妇女》2013,(12):22-23
刑事回避制度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由西方“自然正义”原则发展演变而来,一向被视作维持司法公正性原则的首道保险。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完善不仅是诉讼公正性的有力保障,且能够促进诉讼高效性,提升执法者的职业素养,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据此,犯罪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罚性。  相似文献   

18.
逮捕是五项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的影响都非常大,虽然这项措施有利于打击犯罪行为,但是也侵犯了人权。而且,我国的逮捕工作存在缺乏制度保障、司法缺乏独立性和超时羁押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司法公正。因此,必须对逮捕工作的实施进行审查,实现逮捕过程中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庞大的未成年人群、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以及农村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维权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决定了加强和完善农村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维权工作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本文以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象山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实践为例,在具体阐析了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以及农村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维权中存在的现实难题后,从科学理念、审判程序和模式、相关制度和规定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农村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维权工作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笔者认为可行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万慧  朱彦 《现代交际》2011,(4):41-41
我国立法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刑事破案率、犯罪分子赔偿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被害人获赔难以实现的现象普遍,影响了我国刑事司法公正的实现。因而建立和完善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