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健 《船山学刊》2013,(4):31-34
王船山理解《周易》,进而形成船山易学思想的重要条件之一正是明亡清兴的社会背景。对于怀有理想的王夫之来说,《周易》的理论在危难时刻给予了他精神上的鼓舞。尤其是观卦的卦理,更是在治理国家、修行自身、严防夷狄等方面,指导了王夫之的治学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2.
陈碧 《湖南社会科学》2004,(5):18-19,26
谦卦 ,是《周易》非常特殊的一卦。《周易》六十四卦中 ,唯独《谦》卦 ,不仅卦辞吉 ,而且六爻之爻辞皆吉。且《周易》许多卦对谦都很重视 ,重谦思想可谓贯彻《周易》始终。从中国儒释道对谦的态度 ,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推崇“谦”。我们认为 ,“谦”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中都有极其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在当代谋求和平与发展之际 ,“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周易·谦卦》是《周易》中论述谦德的专卦。谦德的作用,不仅及于伦理的范畴,而且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化均有深远的影响,甚至在深层次上参与了我国民族性格的合成。因此,对《周易·谦卦》与谦德的发展演变适当加以探讨,以确定其在今天的价值,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比较今本、帛书本、楚简本与《楚辞》所及《周易.蹇卦》的"经文",可以发现诸本中该卦卦名、卦爻辞及卦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应该说明了以上诸本作者在该卦命名、拟辞及卦义理解上的某种不同。屈原《离骚》所及该卦卦名及卦爻辞,既与《离骚》的主题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屈原既熟悉易学,但却不拘泥于《周易》,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境况对之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司马迁"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这句话的理解,涉及现存《周易》通行文本的内部层次结构问题。关于《周易》经、传的写作年代,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易经》作于殷末周初、《易传》(十翼)作于战国时期。这其实是决定现存《周易》文本结构层次的根本因素。这种两分法,起码在彖传、象传的定位上令人难以信服;而且,如果从文本形成时段角度考察,《文言》的位置也有移至全书最后、与《序卦》《杂卦》配伍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中国隐逸传统的重要源头,它以象数的形式预测吉凶,为人生的进退提供行为指导,其《乾卦》《蛊卦》《遯卦》等的卦、爻辞,有着典型的隐逸思想;《易传》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周易》的隐逸思想。从儒、道比较的视野来看,《周易》的隐逸思想更多地具有儒家"时隐"特色与"家"内的眼光,与道家文明批判的立场上的"家"外眼光形成对比。将《周易》与儒家、道家的隐逸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揭示其隐逸思想的性质及其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教育史上,人们很少谈到《周易》。其实《周易》作为中国先秦时代的一部文化巨著,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思想,它涉及到学习、修身、德育、教化诸多方面。本文仅就《周易·蒙卦》中的启蒙教育思想作些探索与分析。我们认为《周易·蒙卦》是一个教育专卦,不过这里的教育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校教育,也不是《论语》中的私人教育,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了家庭教育、庠序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教育都有启蒙的问题,所以《周易》统而论之。蒙卦的卦画是?坎下艮上。坎为水、险,艮为山、止。意为山下有险,遇险而止,蒙,从草从冢,地上草木茸蔽,引申为蒙昧,象征幼稚愚昧教化未开之人。从卦象看,山下泉流缓缓,也表明启蒙教育应照此理缓起长施。  相似文献   

8.
三《易》首卦的宗教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 ,《周礼》云 :“太卜掌三《易》之法 ,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 ,其别则六十有四。”郑玄在《易赞·易论》中说得更加具体 :“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 ,象山之出云 ,连绵不绝 ;《归藏》者 ,象万物莫不归藏其中 ;《周易》者 ,言易道周普 ,无所不备。三易首卦分别是 :《连山》以艮卦为首 ,《归藏》以坤卦为首 ,《周易》以乾卦为首。艮指山 ,坤指地 ,乾指天。本文试从宗教的角度探讨三易首卦的宗教内涵。  一、易首卦之意义易卦作为具体…  相似文献   

9.
《周易》以卦的形式出现,它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独具一格。对于这种独特的形式,在两千多年《易》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卦是反映事物形象的,否定它的思想内容,此为象数派,一种认为卦是表达思想的,而摒弃卦象,此即义理派,二者各持己见而排斥异端。这里就提出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既然对《周易》的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认识,那又怎能去正确地评价它。因此,本文论《周易》的卦,就先从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同样,《周易》所蕴含的逻辑方法论思想展现着近现代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基因。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和阐发《周易》逻辑方法论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科学方法论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交中,凡阳爻称九而阴艾称六。一卦的阳爻自下而上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一卦的阴爻自下而上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据近人研究,古代《周易》卦爻中并无初九、初六、或用九、用六之称。即便到了春秋时代,由《左传》《国语》的记录来看,人们用《周易》占事或论事,在分析卦艾时,仍无九、六之称。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魏献子问于蔡墨对曰:“不然,《周易》有之,在  相似文献   

12.
楚竹本、帛书、朱熹本三个版本的《周易·讼卦》核心字词异文解读,有助于精准理解和把握《讼卦》的思想主旨。通过对"孚""惕"二字的比勘,基本可以断定"孚"的真实含义为"由实而信","最根本的真实"是"孚"与"復"(帛书)共同的核心内涵,也代表着《讼卦》诉讼思想的核心基础;"惕"与"愓"相通,通"荡",究其内涵而言:"源流"意为本,"警惕"意为用;"惕"字也凸显出《讼卦》的核心内涵和最高理想,即"讼源"决定"无讼"的实现。同时,异文研究展现出《讼卦》字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所具有的独特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3.
王棋 《兰州学刊》2013,(9):13-19
荀爽易学卦变学说的总纲是乾坤交通、阴阳往来而生诸卦.乾坤交通卦变的基本方式有《乾》《坤》两卦所生消息卦中二阴二阳消息卦、三阴三阳消息卦的卦变,以及《乾》《坤》两卦生六子卦、六子卦的卦变.荀爽通过卦变取象注《易》,融通了象辞之间的联系,确立了乾坤在《周易》中的根本地位,建立了《周易》卦变的普遍原理,启示人们效法天地,与天地和谐一致.探讨荀爽易学的卦变说对于我们研究易学卦变说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9,(4):151-151
《周易本义》(李红著)于2009年3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共分三编:上编是《周易》经文,以传世通行本与马王堆帛书本逐卦对照,附以《彖传》、《象传》和《文言》;中编是《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以上两编均有白话译释。下编则“是参悟《易》道和《周易》入门的知识”,有《悟(易)本相》、《读(易)举隅》及《读(易)入门》三篇。这三篇更能看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早提出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是《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迄今为止,只知道《连山》的头卦是艮下艮上(?),《归藏》的头卦是坤下坤上(?),与《周易》一样,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卦象,其他卦的详细内容不清楚,因而现在可以确凿举为论据的是《周易》。①《周易》所载伏牺八卦次序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合而为四象,四象合而为两仪,两仪合而为太极。这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中国古典式的图解。②《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象都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图象,如天地(?)否,地天(?)泰,水火(?)既济,火水(?)未济。这些卦象在一分为二的每一方又都包含着“三”。这也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中国古典式的图解。③《周易·系辞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  相似文献   

16.
一古代“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黑格尔的这一文化见解与美学论断,某种意义上似乎倒是特意针对《周易》美学思想而言的。尽管张政烺先生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的原型是数图形卦,使阴爻阳爻象征生殖崇拜的易学观点遭到责难,但这不等于说《周易》文化体系中没有任何关于人的生殖  相似文献   

17.
《周易·蒙卦》是中国古代元典中最早的关于“启蒙”的理论阐述。《蒙卦》中涵括了华夏先祖对教育初始的认知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环节是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自然发蒙主要体现在《易经》发蒙的方式方法中,道德发蒙则是“成人”教育的关键。这两个环节中潜藏着中国先贤对蒙在人事、家事、国事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蒙与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必要前提。以自然发蒙与道德发蒙为支点探究《周易·蒙卦》中所“蒙”为何,自然发蒙是中国古代认知教化的起点,道德发蒙是中国古代“成人之道”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周易》贲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事物经过文饰可以更美;文饰需要有一个限度,朴素与自然是文饰的最高境界;贲卦卦爻的层层推进,显示了美由淡而浓而淡、由质而文而质的变化过程。中国美学的历程基本上沿着贲卦指引的方向前进,虽几经曲折,但最终还是得以实现并走向深入,这是贲卦对中国美学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易传》通称“十翼”,由《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组成,是古人解释、发挥《周易》卦名、卦辞和爻辞的权威著作,不但是今天研究《周易》经文的最重要的“津梁”,而且其本身的哲学内涵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刚强劲健的中国龙——周易乾卦六龙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凡历代读《周易》的人,一翻开这部被学者共同尊为“群经之首”的经典,首先接触到并为之所深深吸引的便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开篇第一卦《乾》卦——卦中让读者留下最为不可磨灭之印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