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中国农村大地正酝酿一次深刻的变化,即由家庭企业化逐渐向村级经济联合体转变.这一变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认识这个变化,怎样引导其转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想就此谈些个人的浅见.一、对农村家庭企业化的简要评价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家家搞生产,户户搞经营,这些以家庭为单位,以企业面貌出现的生产组织,可称为农村家庭微型企业.农村家庭企业既有专业性的家庭农业企业,也有兼业的家庭农业企业;既包括种植业企业,也包括家庭饲养业、手工业、渔业等各类企业.各种类型的农村家庭企业构成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这就是农村家庭企业化.农村家庭企业化的出现,同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相适应的.首先,它适应农村多层次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在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手工和畜力,手工劳动占很大比重,只有少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其次,它适应农业生产分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曾使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前我国的农业与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还有相当距离.为此,需要进行制度创新.而农业产业化则是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可使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可使农业走专业化、规模经营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可以较好解决农户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它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民的又一创举.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业的商品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对新型农业家庭经济的形成、发展及趋势的研究是农村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里,对有关新型农业家庭经济的理论问题作一个粗略的介绍。一、关于新型农业家庭经济这个概念新型农业家庭经济作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与农业生产责任制密切相关的。它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结果。农业生产责任制大体可以分为联产与不联产两大类。联产承包制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我国大量采取的是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形式。包干到户(即“大包干”)就是这种形式的典型。这种新型家庭经济(即所谓“承  相似文献   

4.
一 农村家庭工业是商品性农业发展的二种形式。它的发展将使农村形成一种工业遍地发展的趋势,引起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推动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重点是发展多种经营和乡村工业,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1、城镇居民中的“集体户”是一种特殊住户,并非全是过集体生活的居民,还包括尚未按家庭户户籍安排了的“非农业人口”。这其中,虽然相当多的人是在其户籍所在地生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人已远离原本的城镇社区,本该是已经移居了的“迁移人口”,但仍算作原户籍所在社区的居民。由于 这个集体户口是其“非农业人口”身份的合法证明,中国独有的城镇居民户籍管理办法又限制了农村社区居民进入城镇作为家庭户的机会。所以不少努力进城的人们,常常把“集体户”作为一种过渡,即欲改变自已“农业人口”身份时,必须首先把自己的户籍由农村转入“集体户”,等条件成熟以后,再从“集体户”转出户籍,建立自己的户籍簿,成为城镇市民户。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人口城镇  相似文献   

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崛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奇迹。前者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村经济向着具有生机的社会化生产方向推进的启动点。它将长期存在,并将在农村生产社会化的过程中焕发出“细胞”形态的全部活力,后者在我国广大农村迅速崛起。则堪称农村生产社会化的可靠支柱。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在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责任制向联合制的演进,并根据农村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已成为最突出的“瓶颈”产业,因此,增加信贷对农业的投入似乎也就成了一项理所当然的选择或举动,并为不少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所赞同和支持。然而,要增加信贷对农业的投入,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信贷有能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农业有能力运用信贷资金。现在,这二个条件事实上都不具备。 一、信贷增加农业投入的能力不足 增加信贷对农业的投入,在目前的体制下,事实上就是增加农村信贷对农业的投入。农村信贷,按理应包括农村民间信贷和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个问题乍听起来似乎问得有点多余。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中国断断续续已经搞了二十几年,目前在八亿人口的农村中已成为现实,大家已很熟悉。但是,真的向人们提出这个问题,要做出科学的准确的回答,则并非易事。对一种社会现象要给予科学的定义,形成科学的概念,往往是在这种现象出现很长时间之后。“国家”这个社会现象产生于人类奴隶社会阶段,但是,对“国家”真正形成科学概念,做出科学定义,则是在它产生几千年之后的十九世纪。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科学的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它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的新形式,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单子。当然,当前  相似文献   

9.
说明我省和我国农村经济的“粗放”是容易的,论证其向“集约”转变的必要性也不困难,但真正走上集约道路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们讲“向规模经营要效益”,但家庭承包制使农业生产规模成了“超小型”的,而且还要30年不变。我们讲“向科技进步要效益”,但建国以来培养的农林牧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现在仍留在农业系统的不足一半;现有的农技推广系统都是线断、网破、人散,队伍都稳不住;毕业生分配都很困难。我们讲“向结构要效益”,但家家户户都必须种棉花,从而使区域种植和结构调整成为空谈。两个根本转变既  相似文献   

10.
“男工女耕”与中国农村女性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村家庭出现了“男工女耕”的性别分工格局.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工”是一种以农业为原点的粗略的划分,实际泛指一切非农产业.在中西部地区,这种分工大量地表现为男性劳力外出打工、经商,女性劳力固守家园,从事农业劳动.“男工女耕”的分工格局使中国农村女性成为农业劳动的主力军,她们承担了60%以上的农业劳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拟从人的层面来分析“男工女耕”的分工格局对中国农村女性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因为农村女性短缺量大以及“富胜穷汰”等原因,男性婚姻剥夺已成为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况且这一独身者群体仍在扩大。此类因婚姻剥夺而形成的男性独身者无法获得家庭对个人生活的保障,因而社会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和养老保障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社会保障应是一种补偿性保障、扶持性保障。它有着类似于社会保险的特点,但又有别于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2.
(一)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户农业和农户经济构成了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农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期,了解农村货币流通规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行为,揭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现实矛盾等,可从观察、分析、掌  相似文献   

13.
伴随农村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而出现的留守妇女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人群,她们与非留守妇女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羡慕”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留守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在该现象背后所隐含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很多农村家庭在劳动力外出务工决策方面的两难困境.改善家庭生计状况的需要与夫妻团聚的需求之间发生的结构性冲突是导致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妇女之间出现“围城心理”的基本原因,而人的认知习惯又直接促成了这样一种现象的普遍化和常态化,它在实质上体现了这些农村妇女共同的心理矛盾.  相似文献   

14.
农业承包合同是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主要是家庭承包制)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合同。它从广义上可以算作经济合同,却又与一般经济合同不同,是一种组织——经济合同。由于它的性质和特点恰好适应了农村经济改革后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因而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组织与管理的良好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实际对策,加强这方面的调整和指导,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要成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并持续、高速、健康地发展,必须谱好“三部曲”,走农村3大产业综合发展的道路。 一、确立大农业思想,推进津郊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所谓大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众多生产项目和众多生产部门在内的一种立体化、综合性农业,它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高度统一的良性循环的农业。有位农业专家曾说:“没有林业的农业是没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相继在英国、泰国、巴西、墨西哥等亚洲和南美国家搞得有声有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现虽属刚刚起步阶段就已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将和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经济的范畴.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看来,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农业生产制度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于70年代末,成熟于80年代初。它是以家庭农户为生产主体,按劳动力或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按承包合同要求自主生产、独立核算的责、权、利明晰的一种生产制度,这是整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并为农民所普遍选择的一种生产制度。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传统格局,唤起了农民对土地的第二次热情,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导致了农业的大幅度增长。这种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下有其适应性和生命力,适应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分散性、分工的不彻底性以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继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3年又推行了土地承包制,从而在分配经营上打破了以往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农村第一步改革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缩小了土地经营规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现在有一种观点:想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作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论近代中国农家经营模式的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农家经营模式①的变动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耕织结合”的传统模式主要呈现出四种变化:(1)以农业为主,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为辅;(2)以市场导向的手工业生产为主、以农业为辅;(3)纯农业经营户;(4)纯手工业经营户。从总体上看,前两种模式变动占据主导地位,纯粹的农业经营户和纯粹的手工业经营户在近代农村并不具有规模意义。因此,“农工结合”始终是近代农家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但是,结合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它既可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可能是面向市场的商品经济,关键取决于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性质。在“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中,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维生型与唯利型。站在农村工业化的角度看,唯利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但是,近代中国的农情决定了维生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近代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势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把广大农村排斥在城市之外孤立进行的工业化道路。就本质而言,这种将工业与农业彼此割裂开来的工业化,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它使我国农村城市化长期陷于停滞状态。建国几十年来,农业基础不稳、农村闭塞落后、农民依然贫困,一直成为我国现代化的沉重羁绊。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我国农村现代化看到了希望,乡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导和中国工业化的重要一冀,已实实在在地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