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载体,而社交网络更是在新时代下人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沟通形式,但是在获得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的泄漏为我们的网络生活覆上了一层阴影。本文旨在分析社交网络服务形式对传播的影响和微博时代下个人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环境因素影响着青少年诸多不良行为的产生,对1950名青少年调查发现,男生的暴力暴露程度、网络欺凌发生、亲子沟通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均低于女生,初中生在上述四个变量上得分也均低于高中生;暴力暴露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欺凌的发生,母子沟通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均能够负向预测网络欺凌的发生;父子沟通和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母子沟通和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且前者的中介效应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关系中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社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方式,对社会群体的社交行为影响显著,相关研究也有很大跟进发展。以下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1.社会环境如网络社交软件发展与普及度、周围人网络社交普及度等因素对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影响机理与程度;2.网络社交偏好水平与现实人际交往水平的"跷跷板"效应,及前者为后者带来的利与不利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进而提出一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寻找一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正在对两岸青年交流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如聊天、交友、讨论等逐步成为两岸青年在社交媒体中的主要交流形式。这种新的社交模式不仅扩大了两岸青年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了两岸青年的沟通和了解,还推动了两岸青年在共识和认同层面的增加,这种互动路径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樊凯 《公关世界》2022,(22):39-4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领域的突发事件日渐增多,让政府和一些学者开始重视风险沟通的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手册》是我国政府首次发布的官方风险沟通操作指南,其也将风险沟通作为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建立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公众和媒体之间理性的沟通桥梁”。而随着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其也越来越成为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舆情的主要传播渠道和发酵地点,因此,想要做好社会风险治理,社交媒体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研究和治理方向。而在近几年在全球各地爆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和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强烈威胁,都加速了全球学者对社会风险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以及社会风险治理方面的研究,这也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种现状,本文从当前突发公共事件主流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其传播的特点特征和治理困境,提出社交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风险沟通和治理策略,以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帮助政府管理部门防控重大舆情,有效化解舆论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王帅  抗雷  乔波  陈明艳 《现代交际》2014,(4):213-214
随着PC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高效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人们交流交往的新途径。社交网络的出现,为人们的网络交往提供了开放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平台,使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行为成功的移植到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在网上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社交软件、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方式已在大学生之间十分盛行,且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和交流载体。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线上问卷调查等几种方式,对北京地区三百多名不同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交流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交软件(QQ、微信为代表)和社交网站(人人网为代表)的确方便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比于短信和电话通话费用,交流成本也明显降低。在好友组成方面,QQ和微信好友主要由现实中的同学朋友和家人组成,社交网站(人人网为代表)好友主要由现实中的同学朋友以及同一学校和地区的好友推荐为主,微博好友则多为具有共同兴趣和观点的陌生人或者组织团体组成。  相似文献   

7.
移动社交平台已逐渐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移动社交平台辅助预科国家通用语教学互动研究,即利用学生最常使用的移动社交平台,围绕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让学生以打卡学习的形式,体验互联网学习的乐趣,教师和学生实现跨域时间和空间的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是当下最为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几乎在各行各业和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当中都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使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开始成为网民,关于互联网对高中生成长影响的争议也越来越多。本文采用辩证分析的方式深入研究了互联网应用对于高中生成长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生合理使用互联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朱玺  李杰 《现代交际》2012,(4):240-241
随着网络虚拟社区的发展,SNS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了目前Web2.0媒介下的重要基础应用之一。本文章选取当代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当代大学生上网习惯、社交网站参与动机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连,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其中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日常上网中选择使用社交网站;大学生参与社交网站的动机主要分为四种,即:信息获取动机、社交好友联络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互动娱乐动机。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下,幼儿教师也逐渐向年轻化与专业化过渡。幼儿园教师的沟通能力,对于日常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幼儿园教师团队的沟通能力,可以推动幼儿园教育改革,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目前,幼儿园教师在与儿童、家长沟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幼儿儿童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使用儿童语言、注意沟通方法、挖掘重要信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提升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移动社交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和娱乐工具。本文将探究和分析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对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与人类持续增长的网络社交需求,共同推动了网络社交方式的不断丰富和社交工具的不断更新。近来,微信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新宠。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网络媒体发展中的这一新热潮,运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等理论,来解释微信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和影响,以及其受用户青睐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微信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新变革,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交问答平台是当前网络空间中信息交换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大众知识习得和知识交换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拟以社交平台的用户的调研为基础,对现代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以及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覆盖全国,移动设备已普及,带宽极大提高、各种能够应对大流量、高负载、大范围的社交平台不断出现。且随着大众的社交范围由"私密"转向"社会"、网络流行语的运用也从最开始的针对自身状态、人与人间关系的表达,变成了公众思想状态与发展潮流的体现。本文主要从网络技术发展对网络平台的影响,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学生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搭建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文章探讨了网络沟通的特征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网络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流阵地,它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社交呈现圈子化特征,社会情绪处于纠结状态,社交心理上"技术依赖"取代了"情感依赖",更容易形成意识形态的链条。在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下,要从媒介技术层面、文化心理层面、人际交往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加强对大学生正能量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夏文婷 《现代妇女》2013,(12):72-73
当前,微博和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青年群体,很快就对微博和社交网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微博和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着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挥好微博和社交网络的优势,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加强教育引导与交流,将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7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性和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在不同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性在不同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性和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两微"为代表的各类社会化媒体平台,传播内容对网络用户的影响日益显著。大学生用户是使用社会化媒体最主要的用户群体,深受社交网络传播内容的影响。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清醒认识社会化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总结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应有举措,让学生学会信息甄别,做好"把关人"、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分清虚拟与现实。  相似文献   

20.
刘卓 《职业》2016,(5):103
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今天,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为顺应时代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构建网络沟通机制,搭建网络沟通平台,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创新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此,本文基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特征的了解,阐述如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