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正问:我离婚后,和同样离婚的张力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相识。认识后,由于有着共同的经历,我们很谈得来,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时间长了,我们彼此有了感情,准备一起生活。我和张力都有自己的房子,婚前我们准备对各自的财产,主要是房屋进行公证。请问:我们须向公证机关提供哪些材料?答: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Q我今年30岁了,因丈夫在外面有了第三者,夫妻感情破裂,我准备离婚。我与丈夫在婚前曾签了一份财产约定协议,他婚前的名下财产(一套住房和20万元存款)承诺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我们没有到公证处公证,只是双方自己写了协议书签了字。  相似文献   

3.
解晖 《现代妇女》2010,(6):44-44
马女士与王先生2004年登记结婚。婚前.王先生贷款购买了一套住房并办理了产权证.婚后二人用共同收入偿还贷款。今年初,双方因感情不和打算离婚,但是在协议时,双方就该套房产发生了争执。王先生认为,该房产是自己婚前购买的,自己婚前付的房屋首付款,产权证也是婚前办下来的,婚后虽然夫妻二人共同偿还银行贷款。但是马女士不应当拥有产权。马女士认为。该房产是婚后夫妻二人共同偿还银行贷款的.离婚时该房产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至少自己对婚后还贷部分的增值财产应当拥有相应的权利。那么,该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呢?马女士能否要求分割房产呢?  相似文献   

4.
《婚姻家庭研究》2000,(4):27-29
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直接涉及到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清算和分割,而离婚时财产的清算和分割是当前保护妇女财产权益的突出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我国对公民个人所得、自有公司盈利等方面的税收管理制度不健全,国家难以掌握公民确切的财产,夫妻的共同财产究竟有多少更难确定,使得个人隐匿、转移财产成为可能;二是妇女对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意识淡薄,不会也很难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我国现行《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过于简单,已不适应现阶段公民收入方式变化和复杂的现实,需要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要不要规定夫妻双方相互忠实的义务? 你知道丈夫的财产究竟有多少? 婚前财产公证好不好? 分居三年才能离婚的说法准确吗?……新的婚姻家庭法虽然不可能在近期出台,但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一段时间,新闻媒介对修改婚姻法多有报道,广大读者对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尤为关注。在有些问题上,来自法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声音不完  相似文献   

6.
《伴侣(A版)》2007,(5):32-33
<正>婚前财产公证何时生效编辑同志: 2004年我与女友同居期间,我们曾到公证处公证过一份协议。协议中约定:“我自愿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赠送给女友,作为女友的婚前财产。另外,女友的婚前财产在我们结婚后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后来我们同  相似文献   

7.
Q两年前,我与丈夫王亮感情破裂,双方协议离婚,并对财产进行了分配。当时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我同意两套楼房都归他所有。后来我们复婚,感情还是不好,我想再次离婚。我认为这两套楼房原本就是夫妻共同财产,虽然离过婚,但又复婚了,配偶及财产均无变化,所以主张应分得一套楼房。王亮则说楼房是他的婚前个人财产,我无权要求分割。请问我能要求对该楼房进行重新分割吗?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和老李系再婚,居住的是老李的房屋。现因子女等问题导致感情破裂,我们准备离婚。请问,我们共同居住了10年之久的房屋,可否按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云超云超同志:按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十九条的规定,你们居住的房屋如无特殊约定,应属于老李的婚前财产,不能因为你们共同居住了10年之久,而改变这一财产的性质。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603次会议讨论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六条“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  相似文献   

9.
《婚姻家庭研究》2000,(4):14-16
夫妻财产关系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等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8月12日,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解释(三)》就夫妻财产问题的若干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关于夫妻财产界定方式和离婚时的分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障离婚自由和维护家庭稳定之间的矛盾。现行的离婚救济制度在制度上的完善性和准确性上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所以,急切需要我国对现行离婚救济制度进行完善,以制定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离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已逐渐成为夫妻财产关系的主要客体之一。需要对知识产权的财产性收益在离婚时是否应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难题,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和维护弱势一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漫画婚姻     
正结婚登记没有经过法定婚姻登记,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与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是有所不同的。离婚时通常按一人一半进行分割,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则要考虑各自对财产的贡献大小。同居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原则上应归  相似文献   

13.
问: 我与王某2012年5月登记结婚后,主动将自己婚前的8万元存款连同工资卡都交给了王某,由她负责家庭一切开销.谁知,王某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花钱大手大脚,我们为此经常吵架,感情越来越差,我现在想离婚.请问,离婚时我能否要求王某返还这8万元存款? 答: 我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14.
问: 我来自农村,在城里打工期间与肖某相识,我们于2015年10月结婚.2016年3月,我在农村所有的承包地被征用,获得补偿款11万元.因夫妻二人婚前了解不够,我们于今年7月协议离婚.分割财产时,肖某提出,我所得的土地补偿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一并分割.可我认为,土地补偿款是基于个人所有的承包地得到的,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我不同意分割.请问:我的说法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15.
正问:我父亲10年前再婚,现已90多岁。由于父亲与继母婚前缺乏感情基础,婚后双方性格不合,缺乏沟通,且随着二人年纪的增长,双方逐渐丧失自理能力,二人均回到各自的子女身边生活,至今已经分居4年。请问:1.若父亲去世,继母是否有权继承我父亲的财产?2.如果离婚,该如何办理?答:第一,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在无书面特别约定财产归属的情况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方死亡的,共同财产的一半归属另一方所有,其余财产按遗产分割。你的父亲与继母虽然分居多年,但分居不等于离婚,双方在未办理离婚手续前仍属于夫妻关系,受法律保护,在法律上是享有继承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与男青年罗某谈恋爱时,他主动赠给我金项链、手机等物品,价值约有6000多元。经过交往,我们牵手踏上了红地毯,可在结婚后,双方在家务、养老等方面产生了矛盾,最终闹得不可收拾。最近,我们双方经过协商同意离婚,但在分割财产时产生了分歧,我认为罗某在婚前赠给我的财产属于我的个人财产,应归我个人所有,可罗某却说他赠给我的财产,在我们结婚后就成了双方共有的财产,离婚时要共同分割。请问,丈夫在婚前赠给我的财产,在离婚时应作共同财产分割吗?  相似文献   

17.
怀远 《女性天地》2008,(10):17-19
彭志远和谢虹离婚后组成了再婚家庭,由于对再婚家庭及继子女后遗症的恐惧,他们不仅在婚前做了婚前财产公证,婚后还做了遗嘱公证。虽然法律上有了保证,但这个表面平静的家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是真诚的爱打消了他们的恐惧和猜疑,让他们相信了情义的力量。最终,他们又做了第三次“公证”:亲情公证。  相似文献   

18.
《伴侣(A版)》2010,(8):33-33
正问:我和丈夫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丈夫在婚前按揭的,首付款是丈夫婚前支付的,按揭款是结婚后我和丈夫一起还的。现在我和丈夫要离婚,请问:这套房子我们该怎样分?薇薇解答:婚前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相似文献   

19.
离婚扶养制度、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被称为我国四大离婚救济制度。本文首先通过对离婚扶养制度的一般理论进行讲述,总结各国规定离婚扶养制度的伦理基础和现实意义;其次针对我国婚姻立法对离婚扶养相关制度的规定从而得出我国离婚扶养制度为夫妻扶养义务的延续的结论;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现行离婚后扶养协议的相关问题。我国的离婚扶养是一种救助性扶养,离婚扶养义务是夫妻扶养义务的部分延续,其为离婚救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完善和发展离婚后扶养制度是保障家庭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婚前财产公证财产与爱情的战争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尚且如此,那夫妻岂不是要算得更清楚?或许,就是基于此,婚前财产公证应运而生,并得到一定认可。但是,它是否真的能保证恋爱双方带着纯洁的爱情走入婚姻,大概就不是那么好判断的了。恋爱中的情侣们,真正想要一个好婚姻,或者说,一个保障自己权益的婚姻,恐怕还是得有一双慧眼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