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大学英语课堂外语教师用于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必然的外语教学策略。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语码转换展开讨论和研究,本文运用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来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目的在于指出英语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必要性,并提出规范教师语码转换切实提高教师职业语言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功能语言学中的纯理功能角度分析语码转换的功能,在六个月对东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码转换行为进行课堂录音观察及课下采访,结果表明:1.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进行语码转换主要实现经验功能,其次是人际功能,最后是语篇功能;2.概念功能的实现体现在因词汇量的欠缺导致对文化负载词和专业术语进行语码转换;3.地区方言影响语码转换的实现。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客观了解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语码转换的功能实现,并对教学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言现象,长期以来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近年来,不少中国学者尝试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基于前人对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本文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语码转换现象的形成原因,并通过举例具体阐明语码转换的顺应观。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与重视,在语言学领域,分别有学者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语法学及会话分析等多维视角来对语码转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依据,对医务人员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剖析,认为在医务人员的语码转换的运用中,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在医务人员在与病人交往的过程中,正确地对待语码转换现象,注意选择正确的语言形式及语言策略,对于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和谐医患交流、提高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岩松 《现代交际》2011,(12):243-243
语码转换即是两种语言的变化运用。这种变化可以体现在词汇、短语、从句或整个句子结构中。在人们的交际中,说话者通过语码转换的运用,可以使得其话语达到更加生动、风趣和更加专业的目的。本文以语言学中的语言适应论为基础,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语码转换现象的成因和功能加以研究,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具备恰当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能力,以促进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课堂上适当的语码转换拥有多项突出功能,但很多教师还欠缺正确使用转码的能力,这就需要提出有效的语码转换实施策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刘俊 《现代交际》2014,(5):202-203
通过课堂观察获取的录音材料和访谈,分析一名英语专业教师在研究生英语专业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特点及使用语码转换的原因。研究发现,这名教师使用汉语语码的时间较长,特别在第二节小课中,同时在第二节小课中语码转换的频率比第一节小课多。结合研究生英语课堂特点,总结在英语专业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认知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指言语者在同一段话或语篇中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的现象,它在语言接触的使用中非常普遍.本文主要从Jef Ver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语用学角度来分析电视剧《小留学生》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分析发现此剧中语码转换分别体现了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这项研究揭示了现代生活对人们日常英语交流的渗透,作者希望通过这次研究,提高人们对语码转换的现象的理解,并实现更好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韩礼德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语篇涉及许多方面,本文以阿瑟·哈莱的一部小说《旅馆》的节选——Blackmail一文为语料,用实例的方式分析文本中出现的6种衔接手段,说明其在整个语篇中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指人们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中做出选择的一种语言行为。中文流行歌曲中的中英语码转换是中英文化交流中语言接触的自然产物。文章运用于国栋的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旨在探讨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与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52篇自然语料对话,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一家三代人普通话、方言、英语之间转换的个案调查,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的角度切入,分析家庭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并提出了影响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主要有权势、年龄、引用、对自己能力的炫耀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大多研究者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对于外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学生与学生互动中过多的语码转换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本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充分了解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口语练习部分学生与学生互动下出现语码转换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与学生在角色表演(role—play)对话活动中出现语码转换原因,指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学生互动环境。  相似文献   

13.
龚婕妤 《职业》2011,(12):140-142
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由一种语言或变体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语言现象。最近三十多年来,语码转换在西方语言学界受到了多方关注,研究者们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语篇分析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领域,探讨双语社会自然语言交际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或标准语和方言之间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语用功能、句法结构、语篇模式、心理过程等。笔者以大学生日常口语交流为研究目标,通过三个月的观察,记录,以采访和录音等方式,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下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旨在揭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语码转换动机。  相似文献   

14.
王允曦  关明浩 《现代交际》2010,(2):64-64,63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何流畅地进行语言教学是语言学家和教育者关注的话题。在课堂环境中语言的习得是通过师生交际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中英语码的使用是值得关注的。笔者提出在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是积极的,同时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相似文献   

15.
现今大学校园中学生使用语码转换可以说是极为常见的现象.由于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一般都会在已储备的语言基础上再掌握一种以上的外语,由此很容易发生语码转换.那么,对大学生宿舍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就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从而对我们今后的会话交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卫视热播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5》中双语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他们在日常会话过程中如何进行语码转换。由于儿童的语言不仅包括日常口语、文字,也包括"艺术化"语言和"行动化"语言,儿童话语权是指儿童自由、自主、充分地表达其思想、观念、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言说权利或行为权利,儿童话语权其实就是儿童的自主表达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言学中的语码混用现象出发,分析最近的流行语,涉及语码混用的定义,以及流行语中语码混用的复制和传播方式,流行语作为一种简易性,时尚性,实用性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某些社会现象或社会文化趋向。  相似文献   

18.
这篇论文主要网络聊天中的语码转换现象。随着网络工具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QQ、MSN或是微博等网络工具和亲友、同学进行交流。当我们用这些网络工具进行交流时,我们使用的语言会和正规的语言有一定的区别。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语码转换在使用网络工具交流时的频繁出现。因此,这篇论文将通过网络聊天来研究语码转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人称指示语的变化,可以拉近或拉开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心理距离也会影响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年轮》中人称指示语和心理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是指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交流。本文试分析影响汉英语码转换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