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社区建设是当前中国城市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绿色社区建设工程的政策框架及作为"绿色社区建设"前沿的广州市区两个个案实践过程的分析,指出绿色社区建设不仅带来社区环境的变化,而且其整个创制过程帮助重组了社区的公共空间,这一社区公共空间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市民空间,其建设仍然依赖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群众动员技术,但是其对社区参与的鼓励也为社区自我组织以及NGO进入社区居民的公共空间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
黔城古城是沅江上一个自发形成的商业性城镇,其"有机形态"的街道,空间是反映当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重要载体。对其街道空间的物质形态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出了隐藏在物质形态当中的"深层次因素",希望可以为解析古镇特色形态与本质提供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空间和景观风貌对于旅游小城镇至关重要。本文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对当今旅游小城镇传统空间景观风貌普遍面临的"布景式"误区进行了批判性认知,指出其生产、消费的必然逻辑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旅游学的"前台—后台"理论,为旅游小城镇的风貌设计提出了分区营建的折中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五级三类四体系"中侧重于实施的重要层级,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对全县域、全要素、全过程的空间管控。本文从四川省大英县实践探索的角度,对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总体规划编制中基于县域发展战略导向的"优地优用"策略、基于县级尺度的五律导向研判评估策略、基于县域发展供需导向的留白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县级层面服务于规划管治的技术支撑策略,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范式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区域空间的传统研究视角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特殊性归纳,引入"流-空间"的理论工具,并运用其梳理珠三角区域空间演进历程。具体而言,包括乡村城镇化、城市区域化和区域整合化三个阶段。接着,剖析珠三角区域空间转型的特征,也是本文的结论:一是"政策松动"到"政策主动"转型,二是"外向-资源驱动"向"内在-创新驱动"转型,最后是"全面铺开的城乡混合"向"优势集聚的多强中心"结构转型。最后,尝试为新时期的珠三角区域空间转型构建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诗歌具有音、义、形、境四个创作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设计诗》一书,论述其如何以"形"来表现诗歌的其他三个空间:音、义、境,进而阐明书中运用了"平面设计"这一媒介对"形"进行表现,最终说明《设计诗》一书中体现的诗歌和平面设计的融合,肯定了视觉诗这种新颖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7.
街巷空间中的"侵街"现象一直为人所诟病,该种现象是使用者自发进行空间更新的一种方式。这类更新存在于多数生活街巷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街巷空间自发更新的典型现象的研究,探析其外部空间的使用及空间界面的多样化改造,提出了空间自发式更新中功能为先、非标准化的特点,并对该类现象进行讨论与思考,力求从使用者的角度对街巷空间自发式更新现象进行重新审视,为打造稳定、适用的街巷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居环境视角的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人居环境科学,选取中国古代都城为案例,对其空间形态结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人居环境视角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形态结构,由分散式的"团块结构"逐步向集中式"嵌套结构"演化,由不规则向规则而后向不规则演变;空间组合模式,节点要素的数量不断丰富,路径系统由单一向多层级演化且成为城市形态的发展轴线,空间区域由简单的区域分块向综合性的空间组合模式演变;人居视角的城市空间模式,秦汉人居建设中运用轴线法则,魏晋南北朝"规划图"的出现标志着都城人居环境建设新水平,隋唐人居营建范式成为经典,"里坊"成为居住功能区,宋元街巷代替里坊,夜市使得中国开始了全日制的人居生活,明清"合院"单元、胡同体系、街道系统、"轴线"城市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完善的人居环境营建系统。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空间是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这一场域中,出现了"媒体中心"与"去媒体中心"两种现代话语权表征。近几年,公共文化空间开始由"媒体中心"向"去媒体中心"演变。春晚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也不例外。本文拟从纵向角度梳理央视春晚35年的嬗变历史,分析其创作理念、节目选拔等演变的过程,并从横向角度研究春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根据现存公共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长期农耕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人居文化遗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读,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具有对应性,乡村人居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且可以协调共存于乡村人居空间。为激发乡村活力营造,需要将优秀的乡村人居文化与空间改善提升进行对接,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人居文化资源,并通过乡村人居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实现其活态再生。"文化双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德国市场广场的历史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历史中和今日生活中的市场广场景观,提出德国市场广场是城市中"一体化"的公共空间,公共性与人的活动是贯穿其发展历程的主要脉络;正是人性化的公共空间管理及其对公共活动的高度容纳才创造了今日德国市场广场多样化的空间与景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声音景观正被逐渐破坏殆尽。针对当前城市景观规划中以视觉为中心的倾向,本文对公共空间中的声音景观进行了分析,引入了声景观设计的概念与方法,并指出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对景"、"点景"、"障景"等手法运用于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设计,可使空间景观更加完整和富有场所感。  相似文献   

13.
黄晓星 《社会学研究》2012,(1):199-220,246
本文聚焦于南苑①围绕广安肿瘤医院的抗争故事,将该事件置于城市空间重构与生产的结构性情境下,分析社区空间的生产机制。文章指出,自上而下的空间规划权力在执行过程中隐蔽在市场化的话语体系下,以程序合法性及产权的话语获得垄断地位;而自下而上的抗争以规则、权利等意识为主导,通过"间隙运用"的策略生产出社会空间,但最终服从于空间的霸权体系。作者分析了空间霸权的战略、空间抗争的战术特点,以及上下分合轨迹,将其统合成为社区空间的生产过程。笔者认为,社区空间应该趋向对社会主义空间的生产,才能更好地实现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创造了城市,原本是为了更好、更舒适、更幸福地生活。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分析说明了城市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对塑造"人性化"的空间提出了要求。我们所生存的城市没有真正为人们的需求设计,要功能与审美相统一。人性化设计的城市空间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让我们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5.
笔者简单梳理"思南公馆"项目的历史沿革,剖析其背后所体现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发展美学,通过对"真实"客体展品的叙事转换,促成参与性的主体"虚构"体验,形成"线下"的互动实践场域,开拓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是实施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运用国土空间的"区域"和"要素"特征认知,对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理念认知和规划实践发展进行梳理,认为主体功能区无论是思想理念、划分对象还是实施手段都紧密围绕"区域"型国土空间的定位来展开。以"区域—要素"统筹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规划实施过程存在"区域—区域"衔接不足、"区域—要素"传导不畅等问题。未来其制度的完善重点应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现有区划、加强绩效考核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新城是上海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增长极,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的重要战略空间."十四五"规划将上海新城建设引入全新的"都市圈新城"阶段,对其交通体系的构建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对上海新城功能定位历史演变过程的梳理,判断在新发展格局和新定位目标下未来新城交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都市圈新城综合交...  相似文献   

18.
以地理类学术期刊文献为基础,分别对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发现:(1)"空间界限"不明确,城市群划分有待统一;(2)"物质空间"观察较多,"社会空间"关注较少;(3)"空间重要性"受到重视,但"空间构筑"仍待加强;(4)"宏观尺度"及彼此交互关注较少等特点。最后建议应当进一步关注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空间流动性的影响、新经济版图对城市群经济空间构建的影响以及对新理论范式的引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单位制"和"街区制"两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社会经济基础、 特点和运行机制存在巨大差异,构成我国城市空间生产转变的关键节点.笔者基于"城市空间生产"理论,从经济体制、 产业结构、 城乡结构和政策倾向多维度对比两种模式的社会经济基础,探寻其空间生产模式下的转变.研究主要结论为:一是经济体制的变革深刻引导着城市空间生产的经济社会基础的转变.二是城市空间生产主体种类多样化发展,引发空间利益博弈,城市职能转向复杂的商服职能,单位的分解和开放街区的形成,打造了城市"微交通"网络.三是资本的来源和运作方式更加多样;生产模式由单一走向复合,由政府主导走向"市场—政府"引导;工业化和城市化耦合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全球化的视角和世界历史的视野,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亚洲与非洲间的印度洋,并将其喻为"亚非地中海",将其视作一片海洋空间、跨国空间,视作一个交流的十字路口和一座不同文明间的桥梁。而"亚非地中海"上那些进行商业流与资金流的港口和城市网络,则构成了经济霸权的矩阵,并在"全球本土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共存体现了相互竞争的同时性,地区和全球之间普世化和特殊化趋势的相互渗透。本文通过对《中等城市和城市网络》、《亚洲港口城市(公元1600-1800年)》、《亚洲的地中海》三部著作的阐述,详解了关于"亚非地中海"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