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至今,很多教材在讲解屈辞的时候,大多都是以《离骚》《天问》等篇作为对象,很少有专门介绍《远游》这一篇,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在提及屈原作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离骚》《九歌》诸篇。其实在屈原所有的作品当中,《远游》是非常重要的一篇作品,也是争议最大的一篇,关于《远游》是否为屈子所作的争论一直存在。近二三十年,通过姜亮夫等一些著名学者的论证,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远游》为屈原所作,《远游》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欣赏价值,更具有极高的哲学意蕴,当然明代的王船山,近代的冯友兰、王沐先生都对《远游》的哲学意蕴给予过阐释,本文通过作者对《远游》篇以及《远游》众多研究的阅读,对为何远游、如何远游、远游之游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对《远游》的哲学意蕴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有四个很古老的学科,令人惊讶的是象征理性的法学和象征信仰的神学(自注:神学后来发展为哲学,所以本文所说的神学、哲学是大段一致的,以下皆同,不再一一解释)都位列其中。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或许就会显得更为合逻辑一些。人这一万古之谜直到现在还 相似文献
3.
小片之大·大片之小——评《海角七号》与《梅兰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 《社会观察(上海)》2009,(1):68-70
2008年临近岁末,华语影坛涌现出两股热流,倘若将其并置在一起来谈论,倒也相映成趣,且颇能引出一些关于影片内外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运用哲学方法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关键性文本。其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的两个目标,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批判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政治哲学批评路径,并为当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精神滋养。因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政治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转向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6.
7.
关于《罗马假日》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第一大城,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也是罗马天主教廷所在地。罗马位于台伯河平原下游,是意大利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还是古罗马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8.
千百年来,《论语》被公认为是一座丰富的智慧宝库。只要掌握了打开大门的钥匙。人们就会从中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其实,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但从历史和现实中思考总结出智慧的硕果。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究获得智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9,(3)
历史解释《卫风·淇奥》大致分为以宋儒为代表的应用派和以原始儒家、清儒为代表的溯源派。两派的分歧在于《大学》所引的《诗》能否用来解《诗》。宋儒多据孔子之言,穷经致用以解《诗》,主张以时代阐释化的《大学》解《诗》;原始儒家与清儒则由于政治、社会等时代因素倾向于溯源考据。现当代学者则考虑到原典的再生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侧重于溯源派解《诗》的方法,不主张以《大学》相关内容解《诗》。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帮助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尊重和珍惜自己生命,懂得尊重与帮助他人树立生命意识,从而为了个人更好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开展生命教育是家长促进家庭温暖的需要、学生健康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现状,提出了家长与学校形成家校合作,紧密联系;学生采取多种途径,强化教育理念和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拓宽实践路径的教育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一、魔界与人间
父亲看完一篇乡长挪用公款的报道,扼嘞叹曰:“对于这种违法乱纪的人,竟然只是教育一番后,换个地方又当了乡长。真是腐败透顶。” 相似文献
13.
14.
1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9,(1)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仁不让地在文学史上占有首席之位,里面所收集的305篇诗歌,跨越西周初年到笔者仅仅摘取了《召南·小星》和《召南·殷其雷》来做粗浅的分析,从情感、语言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从诗经中的几首小诗研究古代官吏的社会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17.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18.
19.
2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9):237-238
风俗,作为一定地域内人们共同心理素质的长期积淀,是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中均有专门的篇章谈及先秦秦汉时期不同地区的地域风俗。风俗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俗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风俗的地域性与多样性体现在地区经济形态上即是地区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