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民族文化繁荣的直接体现。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朝鲜族的热切愿望。通化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以满足朝鲜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发挥文艺骨干队伍的作用,积极开展富有民族特点又有时代气息的朝鲜族文化活动,大大丰富了朝鲜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朝鲜民族有着四千余年的历史和文化,有歌舞民族之称。朝鲜族人民保持着尚白、重礼节、喜洁净的习俗,把"鹤"作为幸福、长寿的象征,他们具有勤劳、纯朴、含蓄、真诚的性格,女性舞蹈有着温柔恬静、优雅而深沉的特点;男性舞蹈有着稳重潇洒而幽默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文化艺术中来,在民间舞蹈艺术方面,形成了朝鲜族民间舞蹈特有的风韵。本文主要是围绕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形态特征、节奏特征以及韵律特征进行分析,突出其独特的舞蹈特征。  相似文献   

3.
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舞蹈特征,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朝鲜族舞蹈形成的背景出发,对其艺术特征进行简要分析,进而对如何传承和保护朝鲜族舞蹈加以论述,希望能对未来的朝鲜舞蹈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提出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4.
舞蹈表演是中国朝鲜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其表演的主体多由女性群落组成。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性别观念也在变化,这些女性舞者所表现的舞蹈内容以及所传递的情感相差甚远。这是因为社会性别观念一经形成,将影响文化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朝鲜族女性舞者也以朝鲜族社会为她们赋予的女性观念规范着自身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5.
呼吸是人体基本生理机能,与生命息息相关。呼吸也是舞蹈的灵魂,演员靠呼吸控制肢体动作,赋予舞蹈以生命力及艺术表现力,舞蹈因有了呼吸的运用而充满了生命力。在朝鲜族舞蹈中,协调的呼吸也使得舞蹈表演不再仅仅是肢体语言的传达,而是内在情感的抒发和韵味、律动的展现。本文通过研究朝鲜族舞蹈的发展演变,分析其特点,探究如何在朝鲜族舞蹈中运用呼吸技巧。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各领域文化的发展也是丰富多彩。在舞蹈艺术文化中,民族舞是表现中国特色的标志性舞蹈。本文通过对民族舞蹈的概述,进一步探究了其艺术的具体特点与情感表现的种类、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舞蹈啦啦操创编融入民族舞蹈,为舞蹈啦啦操形式多样化的发展、传承传统民族舞蹈提供新的思路为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民族舞蹈体现了民族特色、民间民俗特色,主要表现在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藏族、苗族等。舞蹈啦啦操创编可根据主题融入民族舞蹈的动作元素、音乐元素、服装元素、技术元素、风格元素等,并且要合理融入,做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朝鲜族舞蹈的形式来源、内容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我们在探究其来源和内容的同时,应对其文化内涵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朝鲜族居住中国东北三清水秀的长白山脚下,这是一个爱好和擅长歌舞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乐舞传统。作品《小小长今》主要讲述的是朝鲜族小姑娘在玩耍中想起母亲,思念母亲的故事。因此,扎津古格里的风格特点在作品《小小长今》中的运用很突出。用《小小长今》这个朝鲜族舞蹈作品来分析朝鲜族舞蹈中扎津古格里的风格特点,能更直观的、直接的,让读者清楚、清晰的来体会和感受它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舞蹈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国艺术文化的变迁,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绚烂瑰宝。由于其来源于民间,因此具有更为丰富的艺术元素,其舞蹈姿势也为后人所沿袭。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各流派间也在不断的学习,相互融合,中国古典舞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具有独特性的把杆训练,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古典舞的综合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文化的前进。群众文化是以舞蹈、音乐及美术为主的文化形式,自产生以来迅速遍及我国各个城市。舞蹈教育是一个群体基础比较强的群众艺术形式。舞蹈辅导教育在提高群众舞蹈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提升群众舞蹈辅导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群众文化艺术是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活动产物,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在不同的时代中,群众文化艺术的特点也有所不同。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群众的物质生活逐渐地得到了满足,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精神领域的需求,群众文化艺术的综合实践恰好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社会群众的业余生活。对此,文章就综合实践群众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展开探究,以期能推动群众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鲁勋 《现代交际》2011,(1):62-62
通化市朝鲜族端午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向性需求,展示了朝鲜族的时代风采,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活动特有的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艺术性深受群众的喜爱。朝鲜族端午节文化活动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每逢端午节,无处不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男女老少无不尽情地投入节日活动中。端午节文化活动为进一步满足群众自我参与、自我表现、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舞蹈风格浓郁、特点鲜明、形式多样,在中国民族舞蹈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筷子舞"是非常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传统道具性舞蹈。筷子舞主要以筷子随着节奏敲击手、肩、臂、背、腰、腿、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为表现形式,动作圆润大气、热情奔放。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者表现出舞蹈韵律感及动态美,推动舞蹈情绪进入高潮。通过对蒙古族筷子舞表现形式的分析,来说明蒙古族筷子舞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开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广阔地域,生态环境复杂且多样,于民族风俗文化以及民族艺术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的沉积,其民族内涵也处于持续性丰富当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通常产生有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民俗舞蹈文化,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环境的限制与影响,通常产生出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不同的舞蹈艺术特点以及舞蹈艺术技巧等。当前,我国针对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以及涉及了地方民俗舞蹈文化的内容,其中重点就民族地区的舞蹈艺术以及其特有的技巧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旨在分析民族舞蹈技巧中所涵盖的文化艺术及其表达的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16.
舞蹈实际上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主要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舞蹈表演中,舞蹈艺术以及舞蹈技巧都非常重要,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别是舞蹈技巧是突显舞蹈表演特色的重要手段,只有恰当运用舞蹈技巧才可以充分表现出舞蹈作品的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舞蹈表演中舞蹈技巧的作用,并且总结了几点巧妙运用舞蹈技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鑫鑫 《职业》2017,(8):121-122
世界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人类从产生到发展也有几百万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人们不断地探索,音乐成为了最古老、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的重要阵地.而各民族又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以此来表达自身生活的环境、经历和接触的文化,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了当今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逐步提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其中群众舞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舞蹈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还可以促进社区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发展。基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职业时空》2008,4(4):13-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现,而舞蹈普及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舞蹈在众多艺术种类中的地位和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舞蹈文化内涵,使其表现力及创造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美育效果是舞蹈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对舞蹈普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把握和提高,是舞蹈教师掌握和应用的关键,本文就一般性大学舞蹈普及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目前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层文化的成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居民的生活标准以及文化发展现状。在基层群众文化当中的舞蹈创作也是极为关键的,只有不断加以创新,才能更好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基层群众文化当中舞蹈创作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