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必要的,但是面临挑战:第一,大部分青年学生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新媒体环境下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青年群体形成思想冲击;最后,高校培养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灌输,缺乏实践。因此,必须创新培养模式,首先,掌握青年群体特征,传授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形成教育新模式;最后,增强实践锻炼,推动学生理论和实践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思潮对当代部分在校大学生的渗透和影响十分巨大,具体表现为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僵化,生活攀比,学习目标不明确,价值选择趋于实际等情况,"青马工程"是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堪当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传播基地和研究基地,理应承担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任。文章通过对青马工程提出的背景、内涵和实质的阐述,提出提高传播者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深化长效培养机制,构筑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有力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使高校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阵地。  相似文献   

3.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他们的思想及信仰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为了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必须努力确保他们在走向社会时树立起正确的信念,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其表现为人们对某种思想、主义的信奉和遵循。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的更高层次。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坚定直接影响着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因此,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应引起社会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其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影响着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受到宗教的严重影响,给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不利于有效开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清宗教的本质、宗教与信仰的关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提升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赵薇 《现代交际》2011,(5):198-198
大学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加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教育工作,这对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肩负着培养马克思主义青年的重要使命,需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高校以"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通过物质场源、文化场源、人际场源和个体知觉场源的共同作用,发挥心理场的作用,构建有效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最为基本的精神支柱,它不仅作为一种理论以存在性概念存在于社会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是当今社会最为现实的实践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中起到积极有效的科学指导性作用,对我国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处在结构性改革攻坚克难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转型的关键性时期,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与现实性问题,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新时期,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捍卫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新时期我国当前全面进行深化改革中最为迫切的现实性任务。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产生的问题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对策研究解决方式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抗大的学员主要是由红军和进步知识青年组成。从第二期开始有计划吸收到第四期的大量吸收进步知识青年,这些青年知识水平和理想信仰参差不齐,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根据这批青年特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以纪律教育为依托,培养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了大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合格军政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也为我党在不同时期认识青年和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和探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调查数据,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不稳定,信心不足;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不完整;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不到位等方面。在对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根源研究发现:大学生个人主观与社会、家庭、校园、网络等多方面客观的不利因素都是其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不仅损害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还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与党建工作推进等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着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师范类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环节,在师范类高校研究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应该致力于将研究生培养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朋辈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教学管理必须把握的正确方向,高校教学管理活动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理路来思考来实践。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坚持正能量的输送,坚持师表垂范的影响,坚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将思想培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立业励志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出色修为者,把高校办成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作为这个新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更应该为这个时代的建设承担起一份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应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努力造就具有历史使命感、有坚定信仰、有高尚道德和蓬勃朝气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康佳虹 《公关世界》2022,(16):138-140
高校大学生是担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各个高校开展红色教育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担当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而高校不仅要大力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更要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深入开展红色教育,让我国红色教育深入人心,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以及伟大精神激励青年学子们学习红色文化、领悟思想、争做实事、展开新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当今信仰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加强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其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姜焕伟 《职业时空》2010,(2):145-147
高等学校必须深刻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18.
当前,研究道德信仰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但多数都是从社会整体出发,较少具体到当代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树立和坚定道德信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关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具体进程。因此,考察他们道德信仰缺失的现状及其症结,剖析其多元成因,并探讨建塑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对策措施,就成了一种必然。本文试就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作一梳理与概括。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力量,是我们党在高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后备人选。因此,强化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是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院校不仅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发展、培养教育学生党员,为党组织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努力搞好高校党建,特别是切实加强以广大学生党员为主体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探索和完善学生党员学习科研过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机制,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两课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推动高校教育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而培养出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较高、专业技术突出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实现高校稳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