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在中国诗坛崛起,它们主张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同时,现代派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深刻影响,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普遍有所呈现。其象征主义风格以李金发是为滥觞,至戴望舒之早期诗作已浩浩汤汤。然而李诗"但开风气不为师",实际上,象征主义经过了李金发对象征主义的粗浅摹仿到郁达夫对象征手法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变调。本文将论证戴诗对继李诗以来的现代派诗歌象征手法的革故,并进行一定的横向比较,呈现出象征手法的具体变迁。  相似文献   

2.
北岛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代表诗人,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如《回答》等。《回答》发表之前有一个前身《告诉你吧,世界》,北岛几经改稿,终于把这篇震荡人心的作品公之于众,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了他那一阶段的情绪和同一时期同类人的感受。这是一种由私人话语场向公共话语场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刘丹 《现代交际》2014,(10):73-73
TS艾略特是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及诗学理论不仅影响了西方诗歌及其创作者,而且还影响了中国现代派诗歌发展进程中的一大批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的诗歌自从被引入到中国便受到中国诗人的关注。本文将从"非个人化""传统与个人才能"及"客观对应物"等TS艾略特的主要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的角度展开探讨,并进一步阐述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对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西方世界的情况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处于性的保守传统时期;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一轮性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保守派上台和艾滋病的发现导致了性的反革命;到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性革命。在西方社会所经历的这两次性革命中,第一次更重数量,以人们平均性活动频率的大量增加为其特征;第二次重质量,以多元的性和安全的性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70年代,新诗运动使阿拉伯诗歌向自由体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阿拉伯现代主义流派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诗歌一样,带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使命。80~90年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掀起了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空前的压力。这时期的阿拉伯诗歌,有的努力追溯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展示民族繁盛时期的壮阔背景,启发人民对文化之根的眷恋;有的追寻民族衰落的原因,总结战争失败的教训,针砭时弊,反省民族自身的丑陋……  相似文献   

6.
“什么飘一代、闪一代、X——新世代都与我们没有关系,e时代才是我们的形象代言人。”“网络也许就像猪饲料催化剂一样,快速让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熟;相反对于更早年代出生的人,网络就像是饲料退化剂,竭力使自己不成熟。”这些都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的宣言。如果非要找个理由,在物质或精神上替“生在20世纪80年代”与“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这两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希望。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各种新思潮竞相喷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在和其它思想进行论战中,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也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政治的认识和判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外书摘》2010,(5):22-24
第二大经济体让美国不安 根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总额开始出现不平衡现象。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逆差仅仅只有几亿美元,70年代上升为几十亿美元,在80年代进而上升为几百亿美元,整个90年代其对日本逆差基本上在500亿美元上下波动,大约占到美国对外贸易整个逆差的50%。  相似文献   

9.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发起人,美国诗歌改革的巨匠。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批评家。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他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庞德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特别的情感,他将自己对这些诗歌的理解融入到诗歌翻译中,从而达到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目的。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以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为切入点,研究庞德的翻译目的及他翻译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作为诗歌的主题,以传统的诗歌形式阐释现代主题。本文选择诗人两首代表性诗歌《理查德·康利》和《米尼弗·契维》,从文体学的特征入手,对两首诗歌在不同层面进行对比。最后对两首诗歌的主题做分析和概括,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有关作者的社会和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18世纪90年代的美国独立战争,到19世纪30年代的房地产业、70年代的铁路行业、90年代的钢铁、铁路和石油产业,再到20世纪20年代的汽车和石油产业、80年代的石油、零售和房地产业、90年代末的技术行业。最后再到作者对21世纪财富如何影响美国前途和命运的思考。一部波澜壮阔的美国财富史将展现在你面前。  相似文献   

12.
郭洁 《城市》2001,(1):56-58
西方对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起步就晚,概始于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有较快的发展,到60年代开始以独立的学科面貌出现.及至我国开始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已经是20世纪的80年代了.  相似文献   

13.
大上海因何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上海开始拥有高82米、号称“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高层建筑增至40幢;20世纪80年代,增建高楼650幢;20世纪90年代,2000多幢高楼崛起;2003年统计显示,上海市8层以上高楼已达4916幢。  相似文献   

14.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特征,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20世纪40年代震撼中国文坛。这两位不同性别、不同国度和不同年代的伟大作家,在自己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都不同于传统的、理想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世俗浮华生活下人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15.
"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是人类努力的英雄史诗传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逐步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十余年来,人们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开始英美等诗人陆续提出意象概念,从而形成了意象派诗歌,运用简洁而通俗的语言和音乐性的细胞来对事物进行描述,而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哲学思想和意象创造上均对美国意象派的诗歌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之久的飞速增长。这期间,日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大量人文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社会关于保护人文自然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通过介绍日本近代化产业遗产的概况,特别是以大牟田三井三池煤矿和足尾铜矿为具体事例,总结和分析日本保护利用矿业遗产的意义和作用,以期发现对我国矿山城市转型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属于一种儿童期即可诊断的广泛性发育障碍。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对该症开始有临床诊断与治疗案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开始临床诊断该疾病。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就有人关注孤独症儿童的服务与福利。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相继出现了针对孤独症儿童训练的服务机构(如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早期干预)和针对其家长服务的社会团体(如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等)。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中期之前,甚至80年代之前,京剧、秦腔、豫剧等戏曲,是普通民众主要的娱乐样式。20世纪20年代,名角儿,尤其是名旦,都有一些疯狂的粉丝,一如今日的娱乐明星。众所周知,自那之后,戏曲出现了明显的衰落。  相似文献   

20.
出生在台湾的林丽韫,曾七次出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六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从20世纪50年代起,她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日文翻译,参加了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见证了那一段充满传奇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起,她亲历了海峡两岸往来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