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销员之死》被誉为"美国梦不再"的代表作。运用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对书中主人公威利·罗曼的性格特征重新进行解读,并指出威利·罗曼的悲剧源于他的屈从型人格以及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没有准确认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最终在自我异化过程中产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的备受争议的举世名作《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记叙了主人公康妮在战后工业文明如日中天,人性被严重异化的大背景下,在维多利亚传统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压抑下,遭遇婚姻不幸和身份危机后努力实现再生和自我重塑的过程。本文以两性关系为主要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康妮身份危机的原因和自我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知青在青年时期遭遇的发展问题在上山下乡结束30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为数众多的人,尤其是知青子女。本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根据知青日记、书信及回忆录,从发展心理学中Marcia的四个自我同一性类型及Higgins关于整合“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角度分析知青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并进一步结合家庭治疗中Stierlin的“派遣”理论和Bowen的“自我分化”理论分析知青的发展问题是如何延续性地影响知青子女心理成长的。  相似文献   

4.
许会会 《现代妇女》2014,(4):287-287,277
青狐是王蒙最新长篇《青狐》的女主人公,是他第一次以女性为主人公进行的长篇创作。本文笔者着重从青狐的形象特征、事业发展和爱情遭遇三方面来探讨青狐的个人命运,藉以分析王蒙的女性世界观,并由此探讨女性在当下生活中该如何去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编制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积极管理策略量表由若干对个体自我价值感产生积极影响的策略组成,这些策略由个体在自我价值感权变领域的行为选择、困难应对和成败归因等组成。对心理测量学的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在相关研究中作为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
宣仲良  杨永娟 《职业》2008,(10):56-57
自我评估是个体选择和规划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理性客观的自我评估结果决定着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质量。对于个体自我评估这样兼有系统工程和复杂心智活动特征的行为而言,确立评估的原则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估方法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自我评估是个体选择和规划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理性客观的自我评估结果决定着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质量.对于个体自我评估这样兼有系统工程和复杂心智活动特征的行为而言,确立评估的原则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估方法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前,实习经历在应届毕业生求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实习生的权益维护凸显出不少真空地带.以下三位主人公在实习中就遭遇了三类典型纠纷,他们又该如何维杈呢?  相似文献   

9.
王艳萍 《职业时空》2008,4(3):117-117
学会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个体的要求。这意味着个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要有对学习的自我调控技能。但是,个体拥有自我调控学习的技能是一回事,在困难、压力和竞争中能否坚持运用又是一回事。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就认为,有效的智慧活动要求的决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实际的知识和推理性操作,还需要个体有强烈的自我调控的效能信念。如果个体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坚持运用调控技能,那么调控技能就不能发挥作用,而调控技能的效能信念则为其提供了所需要的持续力量。因此,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控学习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着重分析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自我调控学习中各种心理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情绪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根据情绪的效用,可以将其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前者有助于保持和增强个体的活动效率,后者则阻碍个体正常水平的发挥。情绪健康并非单纯指个体时时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之中,而是指个体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即使在遭遇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时,个体也能够尽快从不良情绪氛围中解脱出来,使自己不至于沉溺于消极情绪中无所事事,心灰意冷。个体的情绪发展,从最初最简单的情绪体验,到非常复杂的情绪体验,是伴随着个体成熟和生活阅历的增加逐渐丰富起来的。但是情…  相似文献   

11.
阳江鲁宾逊     
冯峥 《炎黄世界》2013,(4):29-29
在十八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所作的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里,主人公鲁滨逊因沉船事故,孤身—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乐观坚毅,充满了斗志和自我奋斗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并教育了我们。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逆转困境。  相似文献   

12.
教学数感是指个体在实际情境中对书和运算知识的意识.也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自觉性。它有很广阔的范围.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理解数的意识。能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体会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相对大小的关系: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运算,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选择适当的算法和工具进行运算。  相似文献   

13.
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及青年期,自我与环境的危机呈现,自我同一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的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的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易恒 《现代交际》2011,(7):83-84
本文以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关于自我关怀的理论为参照,集中分析了毛姆长篇小说《刀锋》中主人公拉里的自我建构,力图从一个更新、更广的角度来分析毛姆的作品。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拉里的自我建构是拉里自我意识觉醒后的主动行为,其自我建构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体现了一种福柯式的生存美学,即自身获得一种改造、修正,达到某种完整、幸福和永恒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国外青年职业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世纪50年代,有关职业选择的概念几乎没有什么发展。人们一直把职业选择视为是高中毕业生考虑的事,认为这个时期是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对人才市场进行分析,然后决定做什么。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在职业选择的结果及影响因素上。在个体职业发展进程中,人们一直误认为职业选择或多或少是一次独立性事件,对个体以后的职业满意与成功很少或几乎没什么影响。事实恰恰相反,所有找工作者,尤其对于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来说,所面临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他们不仅把找工作列为养活自己的一种基本需要,而且他们将可能被安置到需要几种不同经验的职务上,经历会使他们在价值倾向上产生一些改变。很多新员工难以接受目前的职业状况,他们经常在职业适应的痛苦中挣扎。倘若能找到对青年进行职业教育、职业指导的有效衡量标准,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职业指导。本文从职业成熟度的概念、职业成熟度的理论发展、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国外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对我国青年人的职业成熟度研究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春天,春暖花开的北京遭遇了"非典"这个黑色恶魔的肆虐。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广大白衣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不朽的"钢铁长城",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本文主人公陈帆是北京市地坛医院的外科护士长,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她经历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救治场面,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和关爱……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拖延与自我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自我控制是影响拖延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自我控制与拖延呈负相关,自我控制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拖延行为,即自我控制失败的个体往往会受到拖延行为的困扰,而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个体较少受到拖延的困扰。  相似文献   

18.
卡佛的短篇小说《大教堂》故事简单而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却极为丰富。故事展示了主人公如何从自我封闭到与他人与外界实现和谐共处。要真正读懂文章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卡佛所运用的象征手法。通过分析文章中所运用的象征事物来解读作者所要传达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延迟满足是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在需要延迟满足的情境下,个体帮助自己消除或减少因情境所造成的压力,采取各种行为来完成延迟满足,即为延迟满足策略。大学生延迟满足策略至少包括"自我监督、外在攀比、自我规划、远离诱惑和期待定向"5个维度,且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中等程度相关。依据米契尔的冷/热系统延迟满足策略理论,大学生群体的自我延迟满足策略均表现出冷认知系统的特征,体现出大学生对现有情境和长远目标的认知评价过程。随年龄发展,冷系统逐渐在延迟满足策略中起支配作用,并愈发具有"元认知"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孤独是现代性都市体验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解读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关键词。孤独作为村上笔下都市主人公最本质的生存状态与最强烈的内在体验,其产生与大都市的生存环境以及货币文化对现代城市生活和个体生存的影响密切相关。村上作品中现代性的孤独体验和审美相融合,主人公在自我欣赏与满足中内心的孤独得以释放安置,这为我们现代性都市生存提供了一条审美救赎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