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思新颖,以诗句作标题贯穿全文,结构有条理,文章脉络清晰。立意高远,健康积极。本文语言很有文采,诗词歌赋,旁征博引,文章观点水到渠戍,不失一篇中规中矩考场应试佳作。首先,本文在基础等级上,紧扣题意,紧扣“看”这一题目,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是为“凤头”。其次,本文在发展等级上,文章中间“内容”丰富,论据充实,可谓“猪肚”。三个人物事例,很有典型性。正反对比,主旨鲜明。结尾发出号召,可称之为“豹尾”.简洁有力,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本文在“丰富”这一发展等级上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轻易说“不”者之懦、之蛮、之怨;而不轻易说“不”者之智、之勇、之高洁、之顽强等;对比论证出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以内容项评价,这篇文章准确地把握“不轻易”和“不说‘不'”这两重意思,切合题意,全文中心突出,材料丰富,论证深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3.
鲁国在春秋时期的邦交活动中,坚持以“列国”作为本国邦国等级的定位,并形成与之相统一的荣辱观。周代礼制规定判断“列国”的首要标准为五等诸侯爵位,“列国”是指“公侯之国”,是拥有完整邦国权力的大国。而与“伯子男”等小国相对。但在春秋时期评价邦国等级的标准则变为国家大小与实力强弱。“列国”这一概念也逐渐与“列于诸侯”合流,用为“众国”“各国”。而这一变化也左右着鲁国“列国”意识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有些同学面对作文题总觉得无东西可写。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就是作文的“米”,没有材料当然写不出作文。材料是文章的基础,如果材料贫乏,再能生花的妙笔,也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的作文材料丰富起来呢?这需要平时的积累,积累多了,占有的材料多了,写作时方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作文内容才能充实,言之有物。 如何积累材料?一般说来不外乎两种渠道:一是从生活中获取;一是从书本里吸收。中学生要丰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尊重学生个性,基本反映了这种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写作本质的一种作文形式。的确.较之命题作文,较之主旨隐蔽,或者材料具有多元性倾向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明确了一个话题的范围.减轻了阅读审题的难度,增加了作文考试的信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此觉得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写作即可,忽视或轻视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孰不知.对话题的理解程度不仅影响“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影响作文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影响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考生对话题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6.
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语文科《考试说明》,打破历年对作文评分的常规,提出两个等级,一是“基础等级”(50分),一是“发展等级”(10分)。这不仅对2000年考生的高考作文得分情况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以后中学作文教学也有导向性意义。中学生不但要写好基础等级的作文.还要力争写出发展等级的作文。“发展等级”的作文有四项内容:1、表达深刻透彻;2、表达生动形象:3、语言富有文采:4、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语言表达是文章的基本功,也是评判一篇作文的重要项目。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看出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习作时,应更加自觉地重视作文语言“有文采”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在山东方言区测试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已15年,测试209万余人.丰富的实践使我们不断加深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认识和运用.本文对山东方言区测试中三级六等标准的把握作了分析和解读,总结了各等级的错误和缺陷;概括了各等级的语音特征;提出了量化打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美容”、“包装”,是时下最流行的两个词语。女人美容,宠物美容;明星包装,物品包装……言而总之,是为了提高品位,提升档次,使人或物在原有的基础上,或“锦上添花”,或“化腐朽为神奇”。“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作文同样需要美容、包装。而事实上,发展等级提出的“丰富、深刻、有文采、创新”,就是给广大考生规定的美容作文的具体内容,提出的美容作文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月假     
评语:这篇文章,将妈妈秀丽工整的字体与“我”的作业“歪歪扭扭”“一塌糊涂”、妈妈的严肃认真与我的懈怠涣散进行了对比描写,表现了妈妈对“我”的爱和希望,揭示出“我”的思想得以改变的原因。另外,文章还将二姨与妈妈的相貌对比着来写,衬托出妈妈善良、慈祥与勤劳的品质。文章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语言质朴,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开心时刻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语文科对高考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在“考试内容”要求中,对“写作”作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这一具体要求中,又有一条明确规定:考生在写作中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丰富、合理的想象,能使文章生动活泼、内容充实.容易感染读者。因此,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在习作时加以合理地想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的“发展等级”推出了评分的四大标准:深刻透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标准犹如一台天平.衡量着作文价值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近年的高考考场作文,不乏生动形象、富于文采者.但思想深刻透彻者却为数甚少。笔者认为,许多学生作文之所以写得不够深刻透彻,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考场作文除了从主题、题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判断外,也涉及到卷面的书写。卷面是作文的门面,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同学们的文字基本功和写作态度。基础等级评分标准是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而卷面所占的有形分并不多,但要引起同学们注意的是。其无形分极多。俗话说“文如其人”,卷面是文章的外表。是文章形式的视觉形象,如果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可能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评判。书写是小问题,影响却很大。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形象地用“风头”“猪肚”“豹尾”来形容作文开头、主体、结尾三者之间的关系。“猪肚”和“豹尾”分别是说文章的内容要丰富充实,结尾要简洁有力。而“风头”则指文章的开头要精巧别致.隽永丰富,先声夺人,感染力强.既要做到形式上的短小精悍又要力求内容上的言简意赅。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也如此。那么考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好作文的开头,赢得得分点呢?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开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语用”是在国际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界新兴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发展。本文先简要讨论等级词项的语用认知;然后着重分析等级含义认知实验对语用教学的启示,继而探讨怎样在课堂上教授语用知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作者介绍了两项(“隐性教学法”和“显性教学法”)具体的语用教学形式、内容和步骤,以说明教语用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高校等级考试管理的复杂性、难度和高要求出发,认为等级考试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活动。进而从全流程科学化管理的角度提出“考试数据链”这一概念,指出管理流程电子化是等级考试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时代,要以电子档案为主线,推进考试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流程化、系统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礼源于原始社击的风俗习惯,后经周公等人改造而形成周礼。周礼含有对亲情的容许和肯定,这就是仁的精神的最初形式。孔子改造周礼,丰富强化了“仁”的内容,在仁和礼的关系上认为仁不能脱离礼,仁是礼的固有品质,礼是衡量评价仁的标准,仁学精神是“礼”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胡吉章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在语文课教学中,每一堂课都须信息量相当丰富,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语文信息,从而感到新颖、充实和满足。所以,如果只停留在“一课一得”,甚或以“少”为“精”,其结果,必然...  相似文献   

20.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逻辑延伸,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延伸,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