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诗人歌德一生有50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自然并有大量著述,其自然研究著作和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教歌德学家仍然把诗人歌德与自然研究家歌德割裂开来,对其自然研究活动和著述视若无睹.20世纪初对自然研究家歌德的发现与重估,开辟了全新的歌德学视角,大大拓展了歌德研究的范围.当代学者在新的科学与文化语境中,再度关注歌德与自然的关系,多方发掘自然研究家歌德及其著作体现的思维方式.为历史悠久的歌德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歌德创作了许多不朽名作,他的文艺理论也同样深刻,而《自然与艺术》是作者对其文艺观最精练的概括。在《自然与艺术》这首诗中,歌德用凝炼的语言,探讨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不同于很多诗人,歌德不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完全投影,它们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歌德认为,艺术即神化的自然,艺术反映着理想化的自然。本文通过对歌德诗作《自然与艺术》的分析,探讨歌德眼中的自然与艺术。时至今日,他的许多观点依然对我们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兹华斯诗歌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诗人不仅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礼赞中获得欢愉和宁静,更重要的是他着意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重新确立人生的永恒价值。文章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对自然的吟咏,分析诗人淡泊、宁静、追求和谐的自然观以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歌德之所以成为一位古典主义诗人,与他早年在法兰克福接受的古典学知识教育有内在关联.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分析:德国当时的古典学怎样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歌德;歌德的家庭与法兰克福社会为歌德提供了怎样的古典知识教育.在歌德出生的年代,德国人开始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文化,大量的考古学发现也可以让人们看到古代的艺术.歌德早年在鉴赏古代艺术品及学习古典文化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古典心性,这潜在决定了他日后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5.
论浮士德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涅告诉一位青年人说,要了解歌德就如同要了解整个时代一样,歌德本身就是一个“大世界”。别林斯基指出:歌德他活在一切里面,一切活在他里面;他象大自然一样方面众多。是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时代,包含了  相似文献   

6.
德国诗人歌德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迎面碰上一个曾把他骂得狗血喷头的批评家。二人对面站了一会,那个批评家傲慢地说:“我从来没有让人的习惯!”歌德笑了笑,侧着身子站到一边说:“我却让你!”眼看就要爆发的一场争吵,在瞬间平息下去了。可见,“我却让你”是一副清醒剂,能使人保持头脑清醒;它也是“灭火器”,使同志之间因矛盾产生的大火,在瞬间熄灭。  相似文献   

7.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一切生死者.皆是一象征。”实为至理.君不见屈原的香草美人喻君子,郭沫若以“炉中煤”比自身的赤诚的爱,辛弃疾以“剩水残山无态度”讥讽皇帝,这生生不已的大自然与人联系何等紧密,对人的启示何等深广它成为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客体形象,是某种思想意识的象征。但是,人类所接触的自然早已不是那无知无党、无生命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人化自然.所谓人化自然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尺度,指整个社会达到一定阶段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李泽厚《当代美学研究》)随着…  相似文献   

8.
朗费罗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深受国内外民众喜爱的诗人,其文学创造深受德国文学影响,尤其是歌德的影响。朗费罗的一生与歌德有深厚的渊源,对歌德的接受与钟爱在于他本人对歌德创作的价值认同;同时显示了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文学意识,为美国文学独立化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与完美的参照。在歌德的启迪下,朗费罗诗歌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诗歌理念保持与时代同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世界名著《歌德谈话录》重新进行解读 ,再现了被恩格斯称颂为“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的天才诗人歌德的思想风貌、精神底蕴、人生情怀。对书中体现的歌德的整体人格加以认真的梳理和深入的开掘 ,所揭示的歌德的人格魅力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国民素质教育有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革,人们对于我国近几年来诗歌创作的情况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现在的诗坛很不景气,诗歌没有人读,诗集卖不出去,诗人改行去写小说;有人认为情况并非如此,喜欢诗歌的人仍然很多,如果说有的诗人也写了小说,而有的小说作家也在写诗;还有的人说,现实主义诗歌和革命浪漫主义诗歌,以及“两结合”的诗歌已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世界名著<歌德谈话录>重新进行解读,再现了被恩格斯称颂为"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的天才诗人歌德的思想风貌、精神底蕴、人生情怀.对书中体现的歌德的整体人格加以认真的梳理和深入的开掘,所揭示的歌德的人格魅力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国民素质教育有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12.
《楚辞》中景物描写具有三个审美形态特征:一是自然山水对诗人心灵的舒泻与治疗,加深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亲和,使景物描写初步呈现为对象化的特征;二是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总是不断通过空间的转换来缓释心灵,又使景物描写呈现为流动化的特征;三是受楚地巫觋文化的影响,自然景物与诗人感伤的心境互渗映衬、缱绻缠绵,使景物描写呈现为神灵化的特点,从而使诗歌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天地神人共舞的审美境界.《楚辞》的景物描写虽总体上仍服从于诗人主体的抒情言志,尚不具有独立的审美地位,但却有其独特的审美形态价值,显示了古人山水审美意识的端倪.  相似文献   

13.
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青  曹书堂 《南都学坛》2001,21(1):59-64
歌德和席勒虽然同为法国同一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但是,由于 他们哲学倾向、美学观点的不同,就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创作方 法,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他们早期创作方法中对艺术与自然、典型等问题的认识上。歌德从唯物 主义出发,崇尚自然,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他认为美是自然,是现实生活的艺术。而 席勒信奉唯心主义,从观念出发,导致了理想主义的空想。他从主观形式出发,追求抽象的理想 美。他们创作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早期创作方法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 都是带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康太乙,名乃心,字孟谋,陕西合阳县人。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方四三年)生,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O七年)卒,终年六十五岁。他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既是诗人,又是理学家,又是方志牒谱学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形式美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杨映川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素材是每个人面前可以见到的,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能找到,而形式对多数人却是一种秘密。"可见,在审美和艺术实践活动中,形式是需要不断探索才能最终把握的,而只有体验到形式"秘密"的人,...  相似文献   

16.
《浮士德》是德国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歌德的代表作,是作者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劳动和紧张探索而得出的艺术总结和思想总结。《浮士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反映了自文艺复兴后三百年中德国的进步力量和反动势力的斗争,形象地再现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这一历史时期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以缜密的哲理思考对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说,《浮士德》就是我们用来研究歌德思想的最重要的作品。本文着重分析一下这部作品的丰富的内容,间或提及歌德的其他有关著作,从中看看歌德的世界观。“泰初有为”——歌德的唯物主义思想歌德在《书斋》一场中借浮士德翻译圣经的情节探讨了哲学的最高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呢?浮士德首先回答是“泰初有  相似文献   

17.
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有一所以德国著名大诗人、享年83岁的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命名的大学。它规模不大,学生不多,但由于性质特殊却闻名遐尔。这便是法兰克福歌德老人大学。 歌德老人大学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尼特拉·卡斯托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辛勤劳动的结晶。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1927年在柏林  相似文献   

18.
我知道全国有几位研究新诗的朋友都在不约而同地写新诗学。这自然是看到中国这样一个诗的大国,至今没有一部象样的诗学这一现状而着想的。十年过去了,写出来了并真正“象样的”还真是寥寥。这就可见这件事作起来之难。振兴中国诗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可能需要几代诗人和诗学家的共同努力,当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敢于吃第一个螃蟹的人,总是难能可贵的。石天河的《广场诗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不算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最伟大的自然阐释者之一,诗人华兹华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并将这一理念带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湖畔诗人的生态思想逐渐为评论家发现研究。本文将尝试重读《水仙》,来探讨华兹华斯的生态诗学思想。诗人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精神的关系。诗中流露出了鲜明的生态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位工诗能词、兼擅理论的诗人、词学家。其《静庵诗稿》、《人间词》和《人间词话》等,都为世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