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上的本体范畴应理解为以实体为核心,包括属性、关系、时间、空间、运动、规律等等构成的系统。对物质本体论要注意一般唯物主义和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和区别。实践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人的本质属性、机能和存在形式,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本体论”的错误是夸大了实践的作用,颠倒了物质和实践的关系,人为地使实践从属性、中介变为实体,忘记了实践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对事物只从客体或只从主体去理解都是片面的。“人化自然”不是限制认识和实践的框框。从发展的观点、从人的历史使命看,非人化自然恰恰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重点。哲学必须思考无限。  相似文献   

2.
作为彻底的自然主义者,斯宾诺莎在批判基督教传统与笛卡尔实体论的前提下,确立了上帝、实体与自然的"三位一体"自然观,建构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组成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自然观是广延与思想的统一,这表明自然界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有着什么样的质的差异,都存在于统一的自然界中。在伦理学探究中,从上帝、实体与自然"三位一体"自然观基础出发,为了使人心臻于完善,必须充分了解自然,走出人心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等外在善的追求,仅在正当、合理的限度内才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幸福本身。只有"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才能获得最高的幸福。对斯宾诺莎自然观的伦理探析,不只是还原理论本身及其阐释,更是为了促进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目前生态伦理探究处于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对立的"两难选择"胶着状态,使自身理论的整体性无法显现。如何从"两难选择"的僵持状态走向生态伦理观的整合,是自然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要求。斯宾诺莎的自然实体论及其幸福伦理观探讨从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走向统一的和谐思想,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并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限定人的知性的能力范围,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因而对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生态伦理观研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有某种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心灵哲学的两大领域,即本体论和认识论中,身心关系和他心知问题历来争论不休,产生了哲学行为主义、同一理论、功能主义以及属性二元论、实体二元论或身心平行论、方面二元论等身心理论形态以及众多假说。本文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立场上,认为对他心的认知具有现实可行性,他心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对此 ,它提出了两个证明 ,即本体论证明和认识论证明。传统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证明从逻辑上说是犯了偷换概念和“推不出”的错误 ;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说则陷于了把物质与意识看做是各自独立的、孤立的存在的二元对立的窠臼。当今中国哲学的发展出路在于冲破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樊篱。  相似文献   

5.
斯宾诺莎哲学中有三个基本范畴:实体、属性、样式。通过对这三个基本范畴的深入分析,可以判定斯宾诺莎哲学具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面性。究其所以然,除了社会原因之外,主要的还在于其本身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啥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认识论,也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中最系统的。他的认识论虽然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样,是形而上学的,但是在一些问题上却闪耀着辩证法的火花。然而,这些火花,直到现在还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本文仅就费尔巴哈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因素作一些粗浅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实践本体论"是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究竟是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上产生的."实践本体论"的倡导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这里的"实践"特指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认识,因而是人类的根本生存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归结为"实践本体论"有原著依据.它可以在逻辑、社会历史和生成意义上成立.反对者反驳"实践本体论"主要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物质本体论;二是认为"实践本体论"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实际上,这种讨论打"语录仗"的成分较多,"唯物""唯心"的对立是可以超越的.  相似文献   

8.
万物的本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有三条路子:一是从本体论意义上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来统一认识论;二是从认识论意义上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回答本体论问题。三是把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结合来界定物质范畴,回答先在性和万物的本原问题。马克思物质观把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提出“物质形态”的概念,科学地解答了宇宙的本原和物质的先在性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哲学界讨论物质概念问题过程中,有的同志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具有本体论的和认识论的两个物质概念.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从本体论方面给物质下了定义,讲的是本体论的物质概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下面简称为《唯批》)中从认识论方面给物质下了定义,讲的是认识论的物质概念.我认为,这在实质上超出了如何理解物质概念这一问题范围本身,它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对待所谓本体论和认识论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重大原则.本文试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前提下,探讨了作为认识论范畴的主体和客体的规定性、主客体范畴的关系结构及其历史性质。文章认为,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是从他的社会本质、社会联系中获得的。人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社会本质和本质力量,从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并不等同于物质或物质世界,而是指那些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为主体对象性活动所现实地指向的客观事物。文章还指出,在认识论范围内,主体和客体作为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两极,其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文章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表面上排斥本体论而实际上又把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本体论化的倾向,作了批判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根本原则:绝对作为实体就是主体,是前人哲学,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必然的矛盾统一。绝对作为精神的实体,必然在自身的否定性中外化自己并存在于它的他物中,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同时,绝对作为认识的主体,又在它的外化现实中直观自己而返回自身,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因此,绝对既是对象化自身的实体,又是使对象返回自身的主体,是实体和主体的统一体,也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物性论》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转型,在德国早期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卢克莱修的原子论影响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并和后者一起成为德国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武器。德国唯物主义者通过将上帝物质化、将灵魂物质化,摧毁了基督教神学解释宇宙的超自然主义框架和神意信仰,用物质原因和机械法则解释天地、自然、生命和人类文明,为后续的唯物主义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3.
在荀子独具风格的唯物主义体系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不仅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们思维,视之为变动、兴衰、流逝的.而且把这种朴素辩证的思想运用在自然、社会、思维方法论上.本文仅就他思维方法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谈点看法. 一荀子认为,客观事物,包括人们的认识能力在内,普遍存在着差异性.而差异性,在一定条件下,又  相似文献   

14.
评实践核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有的学者却由此而提出了实践范畴是全部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核心的观点,即实践核心论,实践核心论有四种表现形式。实践核心论的实质是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明确宣称他是唯物主义者,他一贯坚持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就是否定唯物主义,就是否定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核心论是歪曲和膨胀了的实践观,不是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核心论与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根本不相容,实践范畴是中介范畴,不是也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把追求所谓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最一般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在抽象的物质本体论的层次上用“物质还原”、“自然还原”的哲学思维方式思考和论述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种种问题,它在功能上则  相似文献   

16.
海森堡在这篇文章中的基本观点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他继续反驳各种对量子论哥本哈根解释的批评与反建议,为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观唯心主义科学观辩护。所谓哥本哈根解释的宣传者们认为,在量子论中,独立于“测量干扰”之外的客观微观过程,是“不能用经典概念来描述”的,因而“不能说它是实在”的。海森堡在本文的结尾毫不掩饰地说:“在量子理论陈述中,要在两次连续观测之间‘描述发生了什么’是自相矛盾,因为‘描述’这个字就是说要用经典概念描述,而这些概念是不能用来描述观测之间的间隔的;它们只能用来描述观测的刹那。”这就是说,客体只有在主体进行观察的刹那才是存在的,而离开了观察的主体,要求“描述发生了什么”是不可能的。这同阿万那留斯的“原则同格说”在实质上有何区别呢。至于他硬说,“唯物主义本体论是建立在一种错觉上面,卽认为环绕我们的世界的那种存在,或直接‘现实’,是可以推广到原子范畴内。可是这种推广是不可能的。”那显然是一个歪曲。唯物主义本体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根本牵涉不到什么从宏观领域推广到微观领域的问题,唯物主义观点并不是就哪一部分自然现象而建立,它是就整个客观世界而建立的。海森堡这种说法不过是表明他不懂得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除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之外,在认识论上并不意味着别的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般"与"个别"是一对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特别是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一般"与"个别"的较为合理的思想。但在他的思想中也存在着矛盾之处:在本体论上,他注重对"个别"的认识,认为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从而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在认识论上,他更为注重"一般"、"共相",从而回到了柏拉图式的客观唯心主义,由此为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阵营中的唯一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为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费尔巴哈并不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他涉足于社会领域时,他便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正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社会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在他的宗教伦理学说中充满了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斯宾诺莎(1632—1677)是十七世纪荷兰新兴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他以《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一系列著作表达了他的独特的哲学思想,后人称“斯宾诺莎主义”。关于斯宾诺莎主义的特征是哲学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过。如说:斯宾诺莎哲学把至善的实现作为其最终目标,具有鲜明的伦理意向;斯宾诺莎是近代著名的决定论者、身心平行论者;斯宾诺莎比笛卡尔更推崇理性演绎法,以至用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论证格式书写著作;等等。①本文认为,斯宾诺莎哲学的根本特征乃表现在性质上。综观其著作,我们看到,他用来表达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或论点,大都是模棱两可,交织有两种对立的涵义,表现出两种对立的性质。可以说,他的哲学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重性和含混性。现谨就本体论方面对此问题作出说明,恳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洛克哲学体系中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矛盾。他之所以否定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与其对人类理智的批判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他之所以坚持实体存在但不可知、名义本质可知实在本质不可知与其在本体论上承认存在弊端的实体范畴、在认识论上经验论的片面性、在方法论上坚持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