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民主党派成员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从各民主党派拥护和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积极开展各种抗日活动及爱国民主运动等方面来论述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八一宣言》是我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根据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在法国巴黎中文版《救国报》上公开发表的重要文献。宣言辗转传播到国内,给地处抗日前哨的北平青年学生以极大地鼓舞,推动了“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宣言传到党内,引起了毛泽东等同志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宣言秘密传到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唤起广大爱国将士的政治热情,促进了国共两党的接触,为两党重新合作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主党派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们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党还要同所有爱国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长期合作。”(《邓小平文选》第三七三页)这是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对我国各民主党派所作的正确评价和科学总结,表达了我们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真诚愿望和坚定方针。这时谈谈我对我国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质、  相似文献   

4.
“9·18”事变后,中共提出组织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逆来顺受”政策,所以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后,分析了蒋介石的抗日的可能,中共对国民党蒋介石又执行了逼蒋抗日的政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9月24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这时中共才完成了从抗日反蒋、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华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紧紧把握阶级关系大变动的形势,抓住—切有利团结抗日的契机。因势利导,积极为建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斗争。1935年7月,中共中央依据国际七大精神,以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名义提出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第一次正式向国民党及其军队发出了“停止内战”,“亲密携手共同救国”的呼吁。为了迎接抗日的新高潮,进一步端正党的政治路线,同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明确肯定了国际七大确定的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和中共代表团提出的《八一宣言》的基本精神,要求共产党人同“一切反日反卖国贼的分子,不论他们代表那一阶级,那一政治派别,那一社会团体,那一武装队伍”,实行广泛的联合,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以后,我党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艰巨而复杂的斗争。当时争取国内和平,停止国内战争,是建立统—战线的迫切任务和初步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资产阶级营垒的上层工作,为此,我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爱国华侨慷慨解囊输财,不惜流血牺牲,与祖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革命之母”。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华侨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从各方面促进国共合作,形成了包括全国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八一宣言》(即1935年8月1日《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和瓦窑堡会议决议(即1935年12月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都是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文件,都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立起了极大作用。从目前发表有关的文章和出版的教科书看,较多的偏重于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八一宣言》仅一点而过.至于这两个文件的关系,却极少提及。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严重时刻,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动员蒙民、回民及其它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积极投入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民战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内蒙古的年代,无论是东部兴安四省,还是西部伪蒙疆地域,蒙古族各阶层的抗日活动此起彼伏。1932年,东北沦亡一周年时,中共内蒙古特委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发表《告蒙汉劳动群众书》,反对日本侵略者进攻热河,并决定成立…  相似文献   

9.
1 “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中国共产党是适应中国人民革命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也是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的民主党派主要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即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形成的。它们形成时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阶层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这些阶级和阶层由于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束缚而有较强的爱国心和反帝、反封建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上,则是爱国反帝,要求民主。显然,它们的这种政治主张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政治纲领基本一致。因而,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合作的政治  相似文献   

10.
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经过多方面的积极努力,至1936年秋,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基本上形成了“三位一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及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民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救国,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内部阶级关系大变动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一)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以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日矛盾变动了国内的阶级关系,使资产阶级甚至军阀都遇到了存亡问题,在他们及其政党内部逐渐地发生了改变政治态度的过程。这就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①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提出并坚持了“攘外必先  相似文献   

12.
1931年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战争,蒋介石对外实行卖国投降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6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从此,我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由国内阶级战争变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动员和组织人民,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倡议和推动下实现的。它的建立,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北。随后,日军又向关内发起进攻。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促进者的中国共产党,积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努力。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当此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民党内开始分化,以冯玉祥为代表的爱国人士,高举抗日的旗帜,发出“复兴中华民族的方案,第一是抗战,第二是抗战,第三还是抗战”的宣言。本文对爱国将军冯玉祥在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作补步探讨,请教于同人。  相似文献   

15.
1937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开始。由于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祖国大好河山惨遭日寇铁蹄的蹂躏。在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的伟大号召,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存亡危及中华民族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各界、各阶级、阶层、政党,向全国人民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得到全国爱国力量的响应,终于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成为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着很大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7.
《风景谈》写于一九四○年十二月,发表于一九四一年一月的《文艺阵地》六卷一期。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形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了抗战初期的生气蓬勃的新气象。这时,新疆军阀盛世才伪装进步,邀请进步人士杜重远去新疆,建立新疆学院。茅盾应杜重远的  相似文献   

18.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战略决策。抗日救国、团结御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宗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开创全民族抗战新局面、保证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方针的实施,推动了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又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从《毛泽东书信选集》看其对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马晓丽加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合作,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重要思想。《毛泽东书信选集》极其真实地记载了这方面的丰富内容。因此...  相似文献   

20.
《八一宣言》的全称是《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于1935年10月1日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于巴黎《救国报》第十期上。它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起草、发表的。它的发表,标志着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形成,在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呼吁、团结全国各种力量共同投入抗战事业起了很大作用。《八一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近年来引起党史学界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但对一些具体问题,又存在着意见分歧,因而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