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在郁达夫那里,美与情感互为表里、不可或缺,彰显了小说现代化的品格.美与情感的交响,带来郁达夫小说抒情艺术的三大特征:其一,以抒情的方式刻画人物;其二,用抒情的笔调描绘景物;其三,按抒情的要求安排结构.郁达夫抒情小说以独特的审美形态,表现出一种创造的活力和新鲜的风貌,为现代小说文体的革新和构建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结构散化、情节淡化、人物虚化和抒情含蓄化,是对传统的以故事情节为重心和线性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小说叙述模式的重大突破.但其艺术成就在五四后大多表现在短篇小说上.而<呼兰河传>却成功地将"散文化"的叙述运用在长篇小说之中,小说以空间化的结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因果关系的情节结构、以圆形的空间叙述替代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线性叙述,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开放性,并通过作者与叙述者相分离和隐性评论的方式成就了情感的含蓄表达.  相似文献   

3.
D·H·劳伦斯在西方文坛上一向被誉为反传统的小说家,但实际上,劳伦斯在小说的内容及方法上,一直遵婚从现实生活到人物真实感受表述的道路.在内容上,他从自传体的记实逐渐过渡到使小说人物直面生活中的冲突、死亡、爱情及生存的含义;在表现方法上,他汲取了19世纪小说艺术中的主要手法,又发展了现代小说的方法,用极其形象的语言,或描述、或暗示,把现实融进人物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及去粉饰的净化修辞方面。它既与中国传统小说有一致性,同时又有自己个性化的魅力。鲁迅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从对人物外在特征“不变”及“静态”的描写,转向对人物外在特征“变化”及“动态”的描写 从对人物眼睛“形”的描写,转向对人物眼睛“神”的刻画。在描写人物外在特征“变化”的过程中,鲁迅小说还分别采用了“对比”、“同时性勾勒”及“追溯性”三种不同的方式,不仅有效地描写出人物外在特征的变化,而且更深化了对人物外在特征的描写。  相似文献   

5.
小说的艺术结构有表达上的美学潜势.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艺术结构是向心式的;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艺术结构是辐射式的.这两种结构保证了小说在叙述中从人物关系、空间、时间诸方面或向中心人物集中,或从中心人物向外辐射,并都进入到人物的内心及内心心理活动的层次,很好地帮助了作者去刻画人物、描绘人物的心态,并且通过人物的心态反映了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大江文学的时空美学主要凸显在叙事空间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的“场所”相位和历史时间的哲学思考。基于这一审美理念建构的小说时空,在其结构内部就像建筑艺术整体结构中的两根支柱,以时空并置的叙事技法重构了考察现代人生存状况的现代神话。在叙事时间上,叙事者通过将“过去”拉回到“现在”的表现艺术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重叠;对小说人物与作者扎根的土地与“场所”,以“缩减模型”的多重结构重现了现代神话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现代叙事理论,对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进行了解读,说明现代小说叙事手法的时空变异,挖掘其叙事结构的艺术特点.小说分别采用了“复调”叙述、“陌生化”叙述、“意识流”叙述、“多元”叙事的视角,以透视现代世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老舍和赵树理小说之所以深受读者喜欢,与其对“戏剧性”元素的创造性借用大有关系.他们在小说情节经营上的戏剧性追求,一方面表现为适时设置假定性情境,激化新的矛盾冲突,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多变;同时又注重渲染故事的传奇性,通过设计奇巧的情节或安插突转,以增强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感官冲击.在叙述话语上企慕“出口就响”的口语化、动作性,造就了其小说作品浅近通俗又生动活泼的戏剧性特点.老舍和赵树理还借鉴了传统戏曲的人物“亮相”元素,在主要人物出场时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形象“拼贴”,成为其作品人物形象和性格达成生动鲜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贾克梅蒂是当今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具象表现艺术的先驱。贾克梅蒂的具象表现艺术是对传统的视觉模式的反叛 ,他将现象学的观察方式引入绘画领域 ,尝试用抹去重画、反复描绘的方法 ,来刻画表现对象在“不断流变、不断生成”过程的视觉印象 ,以追求新的表现方法。贾氏具象表现的绘画理念对处在今天复杂、多元艺术景况中的中国艺术家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叙述距离的远近调节是塑造人物、建构情节、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作者通过使用自由间接引语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刻画,用间接引语进行有距离感的客观叙述,形成有对比反差的叙事效果,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在小说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认识到叙述距离的重要性,仔细辨认叙述距离的差异并给予其尽量精确的传译,以求向译文读者展现原文的风采神韵,避免由于译者介入而造成艺术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1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以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个传统的爱情故事主题。小说呈现的多方面的双重性。包括时代背景、叙述视角、主题、人物等方面呈现的双重性,深刻体现了主人公们“美国梦”寻的幻灭。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的艰难蜕变时期,苏曼殊的小说叙事艺术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小说《碎簪记》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使一个三角恋爱的哀情故事多了几分神秘,增添了读者的情绪感。不过由于“余”的“喧宾夺主”,小说的叙事也显得生硬而不圆滑,人物刻画囿于传统而突破不足,凸显了苏曼殊小说的转型期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当代性写作与汪曾祺的小说文体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曾祺对小说文体的认识体现了他对当代性写作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在对传统小说文体观念批判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直觉的表象的真实;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小说与其它艺术门类、中外古今文学传统及作者和读者关系;在题材、结构、人物塑造和小说语言四个方面的小说文体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著名的“志人小说”。它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文章拟从对比、细节、比喻和语言四方面来探讨它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影响极大,她的小说以新的内心话语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宣告了崭新的小说美学原则的确立.在小说技法上,她纯熟地运用绘画的"构图艺术"、宏观的透视方法、主导的象征意象来丰富小说艺术的表现功能;她通过"内心独白"和"诗化小说"来展现人物心灵,刻画人物形象,构筑小说的独特意境,赋予小说美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采用了多角度叙述的手法,叙述语篇的选词因叙述视角的不同而变化,以刻画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社会属性。小说中句子结构的选择也受到叙述视角的制约,采用了与叙述者个性相应的句式结构,并根据叙述视角的不同,运用丰富的句法变异手段,巧妙地为小说的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从非线性结构、叙述人称、叙述的自我反思等角度对卡尔维诺小说叙事艺术进行研究。非线性叙事模式表现为文本中情节与时间的无序,人物和情节的有意淡化;富有创造性的叙述人称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力,而元叙事策略挑战了故事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颠覆了传统小说艺术原有的模式和规范,向人们展示小说的虚幻性。从注重作品的内容及意义到注重作品的叙事结构,是叙事观念的深刻变化,而后现代语境中多元化、不确定性思想则是这种独特观念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而为中国传统小说所缺乏。直到明清长篇小说的创作,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百合花>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脍炙人口,应该归于其多方面的成功,除了其构思的精巧、剪裁的得当,结构富于节奏感且细致严密,笔触空灵多情,风格清新、俊逸,更得益于超凡的人物刻画艺术.从侧面描写,以虚出实以及巧置道具,以小见大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深入探赏小说主人公通讯员的人物刻画艺术,以此领略<百合花>刻画人物艺术的无穷魅力与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小说形式的创新大师,伍尔夫倡导反映“内心真实”的美学主张,并创造一系列叙述策略来构筑其小说世界。从叙述时间、聚焦方式和意识叙述方式三个层面阐述了《到灯塔去》独特的叙述艺术及其表现的崭新的现代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