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我们叫娘,新中国成立后这样的叫法很少,不新潮,就当时正在如火如茶的破旧立新,显得有点封建,小时候同学很好奇,跟着我娘娘的叫,遇上有见识的人便会私底下说,这家人以前是大户人家出身。 相似文献
2.
清晨,茂密的菜园里,突然传来一声凄凉的乌鸣。埋头摘菜的男孩儿站起身,环视四周,发现一只幼乌躲在大菜叶下,惊恐地望着这个世界。男孩儿伸出手,幼乌吓得直后退。男孩儿轻轻捏住幼乌长满绒毛的身体,看着在手里挣扎哀鸣的幼鸟,很心疼。 相似文献
3.
老爸退休后,每天看看报,和老朋友下下棋,倒也怡然自乐。有个周末,老爸突然打电话叫我回家一趟。 相似文献
4.
故乡独居一隅,偏僻而闭塞。不经意望去,如同豫南千千万万的村庄一样,普通,毫不起眼。可细细品味之后,却如饮清茶,弥久而醇香。 相似文献
5.
貌似深刻者,往往浅薄;貌似平凡者,可能深刻。前者因为浅薄,所以拼命装扮成深刻;后者因为深刻,所以于打扮之道,并不经意。 相似文献
6.
静谧的夜晚,如果有月亮,向远处望去,可以依稀分辨它们是漆黑的一大片,像一块沉重的铁横亘在眼前;如果没有星月的夜晚,它们会和夜融为一体,像墨水,流动在你不可抵达的黑里,它们不断地延展着,直到被由远而近的晨光吃掉,不然,你根本无法分辨出它们的远近大小。 相似文献
7.
我羡慕那些吃饭很慢、一直吃尽碗里最后一粒饭的人,最后那粒饭,可能正是农民弯腰从地里捡起来的那粒稻谷。见到这样的人,我岂止是羡慕,简直会景仰他。 相似文献
8.
(三)骨气立人。我的父亲跟我说,男人的骨头是硬的,什么时候都要挺着腰杆走路。我母亲也说,做人就要像个样子,要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吭声。我参加工作后,每当想起这些话,总觉得他们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是那个时代面临的课题,现在是新社会,用不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9.
自从弟弟结婚,与爸妈分开“另立门户”后。我们姐弟三家总是为爸妈担忧。大家工作忙,杂事多,后来形成了这样一个制度:三家轮流,保证每个周末有一家去看爸妈;如遇突发情况,及时向另外两家通报;逢年过节.大家一定要去父母家。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我侄子从老家给我带来了一包沂蒙特产——煎饼。看着包装精美、色彩各异、香脆可口的机制煎饼,让我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
最近去参观朋友新买的公寓。才走到街角,他就迫不及待地指着一层高楼:“瞧!那就是我家。”正指呢。却听见背后一阵匆匆的脚步声。冲过来几个穿制服的大汉,急着大声问:“什么事?什么毫7” 相似文献
12.
东汉时期,南阳有个70多岁的名医沈槐,他终生未娶,因此膝下无儿无女。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Et,沈槐也就日渐忧愁,他不甘心自己的一身好医术,就这样后继无人。如此一来,整日愁眉不展的沈槐身患重病,眼看着就要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3.
有些人总习惯于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从而使自己失去了世界上很多的朋友。相反,如果你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计较别人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古书中布衣百姓的身影常与质朴、乐观相伴,他们用劳动换取可资生存的食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支撑着社会最基础也最稳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视线所及处,一脉远山。晨光初沐中,它是一抹明媚跳跃的青黛,晚霞漫天时,它披一身绚烂夺目的金紫,雪落初霁后,它化作一孤银白,柔美而飘逸。我日日领略它秀美的身影,却不知它的名字,甚至不知它坐落何处,也许只是茫茫太行中一个小小的分支,抑或,是另一个独立的山脉。我曾到过清秀的峨眉,雄伟的昆仑,瑰丽的黄山,但是,我所登临的只能是登临,我所看见的只能是看见。当青葱秀丽变成具体的绿树芳草,当雄浑巍峨变成真实的岐增岩石,当朦胧缥缈变成可感的云山雾罩,兴高采烈过后却无比空虚,一览无余之外是迷茫彷徨。 相似文献
16.
我走向大海,想从博大中寻求榜样。大海领我去看风帆。帆,从不因前有风浪而不远航。帆的最终成功在于:总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向前,即使可能会冒着被淹没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的这旬诗,一下子让我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闯荡,我和大哥都把家安在了重庆。于是,四川老家那三栋连在一起足有400多平方米的房子便只留下年迈的父母看守,显得异常空荡。 相似文献
19.
冬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确切的时间真的不曾留心,是从白露凝霜?是从雪花的贸然造访?还是从汩汩流淌的河流停止了喧哗开始的?反正有那么一天,杂乱无章的景物逐渐被门雪掩埋,呈现出画意; 相似文献
20.
以前每次回家,我最爱吃的就是用地锅烧出来的饭菜。柴是自己砍的,水是从地下汲出来的,锅盖是用高粱的秸秆纳的,无论是蒸馒头、炒鸡蛋还是炖肉,都能蒸煮烘焙出饭菜的好滋味,吃到嘴里,舌尖知道冷暖。我始终坚信,用木材烧出来的菜,肯定要比用煤烧出来的好吃,用煤烧出来的肯定要比用气烧出来的好吃,用气烧出来的肯定要比用电烧出来的好吃,燃料的味道通于舌尖的感受。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