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完"壁"归赵     
从前,有一财主在外经商,他给夫人去了一封信。夫人不识字,请邻居赵秀才读给她听。赵秀才读着读着,突然停止了,夫人催促:"快往下读呀。" 赵秀才吞吞吐吐:"这--这--" 夫人着急了:"我的先生出了什么事?" "他财运亨通,身体健康。" "那你为什么不往下读?" "我怕你舍不得。"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快告诉我!"  相似文献   

2.
什么词是好词?什么词是臭词儿?要我说:一个很漂亮的词用错了地方,就变成了臭词儿;一个很普通的词放在贴切处,就是好词。在一本古书上,记载着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诗的一个故事。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读完之后,问道:“您听懂了吗?”老婆婆回答说:“听不懂。”白居易就拿回去修改,改好了,再读给老婆婆听,读完又问:  相似文献   

3.
一上学,我们就开始识字,每天都要认字、写字,总在听写、检测。可是,怎么还是记不住呢?有的小读者还会觉得,学的越多,苦恼越多。其实,识字也很有趣呢。不信?听我给你举几个例子。比如“灭”字,咱们可以给它编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发现着火了,他就赶快跑到外面,用一块木板盖住。哦,把火苗压住了,当然就“灭”了。再比如“串”字,  相似文献   

4.
我们爱阅读     
《新少年》2023,(Z2):26-29
<正>从进入学校,开始识字那天起,阅读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平时喜欢读什么书?你认为应该读哪些书?怎么阅读效果会更好?本期我们就来讨论关于读书的话题。一、越读,越有益(阅读的益处)多多熊“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阅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大家具体说一说。  相似文献   

5.
正常言道:“人生识字聪明始”。怎样让儿童快乐识字,提升识字效率?我觉得我们应当找寻“秘密武器”,抛砖引玉,拓展孩子识字途径和空间,在生活实践中让他们乐学、会学。最近几年,我对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展开探究,我想结合课内外教学研究和前辈经验,谈谈自己对于识字教学的见解。秘密武器之一:抛兴趣之砖,引乐学之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的这句名言给我启发很大。我觉得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你给我     
《北方人》2007,(3)
你给我一封短信我读了七遍信变长了你给我一首小诗我悄悄念给紫丁花听紫丁花开了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在水边想小鱼儿游来你给我@王川平~~  相似文献   

7.
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没人爱的孩子,蓦然回首,才发现爱就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 听大人说,我从小就被寄养在外公家,由他们照顾。外公说,小时候的我特别爱吃糖,每次外公去干活,总会塞给我一大把糖,把我安置在一旁,任由我胡闹。每次吃完了我都会大哭,这时候外公就会从怀里掏出一块糖给我,我便会破涕为笑,屁颠屁颠的跟着外公回家。  相似文献   

8.
做学术工作,也如学外语,学外语有“听说读写”四会之说,学术工作也有“听说读写”的区别。“听”是听课,听演讲,包括开会听发言在内;“说”指讲课、演讲,也包括开会发言在内;“读”当指“读书”;“写”则指写书、写文章、等等,其意甚明。“听说读写”的次序大概是按学外语的难易程度排列的;要按学术工作的重点或重要性来排,我感到,当是“读写说听”好一些。我认为,就学术工作的“厚积薄发”精神来看,“读”当是第一位的。“读”,包括“读”“社会”和“大自然”的“书”,对于学术工作来说,是基础性的工作。学术工作也有“听说读写”@禾子…  相似文献   

9.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10.
星期天,我有事去堂姐家,一进门就见堂姐在煮我们广东妇女一般是坐月子才吃的姜汁鸡酒汤。我问:这么不小心?你不是上节育环了吗?堂姐眼一红,看看女儿说:是煮给她吃的!我一听不禁瞠目结舌。怎么可能?堂姐的女儿自小就聪明、乖巧、懂事,初中和高中念的都是重点中学,今年读高三。  相似文献   

11.
一、受伤了就吃颗糖 通常情况下,宿舍里只会剩下我和江暖暖。我们俩的床在半空中咫尺相对,她神情专注地读着饶雪漫,我捧着我的二手笔记本在天涯上看八卦。偶尔她会丢一颗糖给我。  相似文献   

12.
木木 《新天地》2012,(12):28-29
一做梦也没想到,老母亲会变成"老小孩"。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老小孩"就开始耍她的小孩脾气了。以前,我工作时她从不打扰我,看我累了,会端给我一碗荷包蛋,当做夜宵。现在,我在电脑上时间长一点,她就会不时地来看看我在干吗。要么就默默地站在我身后,使我根本无法安心写作。最可气的是若有电话来,她就会凑到跟前听,实在听不清,就睁大好奇的眼睛仔细询问。她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听读初中的哥哥说:中考的时候体育测试,要么考1000米跑步,要么考400米游泳。听了这话,我就想:跑步多没味,就学游泳!  相似文献   

14.
朋友     
我有一位真真正正的好朋友,她能在思想上给我启发,行动上给我引导;学习上给我帮助。她是严冬里的一盆火;她是我痛苦时一声亲切的问候;她是我深陷泥沼中时的一只援助之手。她虽然比我小一点,但却很懂事,每当我心情不好,闷闷不乐的时候,她总能首先看出我的心思,从而和我谈心,我就会把自己遇到的不快,一股脑儿地说给她听。她每次都耐心地听我诉苦,还与我一起分担,同时引导我凡事都要往好处想,也会不时的给我安慰,使我感到了无比温暖。在学习上,她的成绩比我好,尤其是数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可以不摆“架子”。我有弄不明白的题目,就经常拿去…  相似文献   

15.
心虚让我备感紧张,这学期学校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安排我去教一年级,我的确得从穿针学起。虽说教学应大胆创新,从没教过一年级的我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举个例子,像在教学拼音前,我得请同年段的老师先把拼音读给我听,我真怕自己一开口就错,毕竟,首因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今天,我谈谈自己学“穿针”最深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
对于《红楼梦》,我是再熟悉不过了,黛玉、宝钗、紫娟、妙玉等众多人物,我了如指掌。就让我来说说我心中的《红楼梦》吧!4岁爱宝玉《红楼梦》是我妈妈的最爱,可以说,我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受到《红楼梦》的熏陶了。4岁那年,我让妈妈读《红楼梦》给我听,听是听不太懂,就知道妈妈笑我也笑,妈妈哭我也哭。当我看到插图里的贾宝玉时,觉得他脸白白的,那么漂亮,就像童话里的王子一样。我立刻就喜欢上了他。7岁爱黛玉“妈妈,黛玉姐姐好漂亮哦!“”贾宝玉喜欢的女孩儿能不漂亮吗!”哈哈,我喜欢黛玉,也是从“漂亮”开始的。那时,我的心愿就是长大了能像黛…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创业没有秘诀关于创业,第一个进入英国富豪榜的华人叶焕荣戏称:"要是真有秘诀,我就秘传给我的后代了,不过确实没有。"叶焕荣最爱听新闻和读历史书,认为这可以"不断学习和思考"。叶焕荣说,勤劳二字讲的是"力",但只知道卖力是不够的,人类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省力,用脑才会进步。做生意靠的不是理论,是实践。做生意不在钱多,而在会用钱。《世界经理人》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几个例子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9.
从一说起     
戢祖义 《新少年》2010,(1):83-83
甲 你会说话吗? 乙 不会,因为我说话人家不爱听。 甲 那你就得跟我学学,我说别人就爱听。  相似文献   

20.
音感召唤     
先请看下图1:图1表示:听(听觉)和读(视觉)是吸收语言材料的两个并行的渠道,我们称之为“吸收渠道”。听了什么和读了什么,才可能说出什么和写出什么。会听、读,并无他途可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之初,任何人也不可能先说出或写出自己既没听又没读过的单词来。当然,听了而听不懂,读了而读不通的材料也是说不出写不出的。图1就表明:听和读(为一方)与说、写(另一方)处于先后关系。图1中的三个桥形和问号提出了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