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4年:10月,《求是学刊》前身——《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内部版不定期学术刊物开始发行。编辑部成员主要有李祖培、王贵福、甘雨泽(后很快调出),李祖培为主要负责人。当年,只出版了第1期。1975-1978年:此间,《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共出版了12期,其中,1975年出版4期(总第2-5期),1976年出版《期(总第6一9期),1977年出版3期(总第10-12期),1978年出版1期(总第13期)。郭寿岩、刘鸿章(后调出)、扈颖航、周众于1978年10月调入编辑部工作。1979车:《黑龙江大学学报周哲学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10—11日,由《法学论坛》《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学习与探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8家CSSCI来源期刊联合主办、《法学论坛》编辑部和烟台大学法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四  相似文献   

3.
<正>《求是学刊》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74年,前身为《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改名为《求是学刊》,为季刊,国内公开发行。1981年起,国内外公开发行。1982年起为双月刊,至今。《求是学刊》已出版41卷,222期。发行至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求是学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  相似文献   

4.
<正>第三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7—9日在河南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学论坛》《求是学刊》《学习与探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和《学术交流》九家CSSCI来源期刊联合主办,《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和河南大学法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吉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求是学刊》即将迎来创刊四十周年!抚今追昔,我们在感慨岁月如梭的同时,那些为了繁荣学术励精图治、不懈追求的往事宛在目前。《求是学刊》前身为《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始创于1974年;1980年更名为《求是学刊》并在国内公开发行;次年向国外公开发行;1982年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至今,已出版40  相似文献   

6.
丁立群,1958年12月生。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5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学刊》主编。1992年被选为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学会理事,1994年被选为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2003年被选为东北地区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会长,2007年被选为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2001年被选为黑龙江省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出版《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等著作多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有些成果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哲学年鉴》、《新华文摘》等多家学术刊物转载、摘编。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多次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并在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奖。是省重点学科外国哲学学科梯队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后备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下半年,《法学论坛》、《学习与探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求是学刊》联合开展了"新兴(新型)权利法律问题研究"学术征文活动,并于2014年12月19—21日在苏州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此次征文活动和学术研讨得到了学界同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我国新兴(新型)权利法律问题领域的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  相似文献   

8.
《唐都学刊》2011,27(6):2-F0002
学报编辑部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学报编辑出版和理论研究工作。现出版期刊三种,分别为:《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现有工作人员12人,编辑部主任兼主编陈正奇教授,《唐都学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兰一斐副编审,《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王新奇副编审,编辑部办公室主任石晓博副编审,编辑有:赵喜桃、朱伟东、马云彤、朱小琴、马洁、仲圆,编务邓雯等。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07,34(2)
2007年1月18-19日,由《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编辑部、“青年哲学论坛”和黑龙江大学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求是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方法与进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院哲学所副所长谢地坤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与会的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承办方为次本论坛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作的大量工作。《求是》杂志社李文阁副编审代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所注页码均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本)中提出了关于“人化的自然”的思想,这不仅一直为美学研究者所重视,而且也开始为哲学研究者所重视。但是,现在有一种看法,比如赖金良同志在《哲学研究》1982年第1期发表的《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和《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发表的《“人化的自然”是认识的最终源泉》这两篇文章(以下简称赖文)中提出,认识对象只能是现实的感性世界,即“人化的自然”,而不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整个外部自然界,并且似乎认为这是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观点。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究竟什么叫“人化的自然”?翻开《手稿》,我们可以读到:“因为不仅是五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