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人造园林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几千年来,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园林作品,这些历史遗产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历史文献,都着重直观描述人造园林的景观,欣赏人造园林的技艺,认为这些成品都属于上层消闲文化中...  相似文献   

2.
广州飞鹅岭与睡狮头岭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了广州飞鹅岭、睡狮头岭园林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问题。结果认为:该园林是以克尾松、桉树占优势的人工植物群落,郁密度为85%以上。该园林对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和净化环境均起一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改造、保持和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国外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一)国外古代造园艺术的发展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园林图显示,古埃及就有了园林建造,距今约有3400年。到了古罗马时期,园林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附属于城市住宅的;另一类是郊区别墅、其中花园别墅是古罗马园林真正的代表,它讲求建筑融入园林,园林进入建筑,很重视亲切细腻的生活情趣。漫长的中世纪造园艺术没有多大改变,直至14世纪一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促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园艺术也由此而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在1405年《论建筑》中提出别墅建筑须以建筑小品伸入…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8,(3):4-5
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相似文献   

5.
发烧友天地     
《中文信息》2008,(2):141-143
中国园林文化之悠久,当可为国人自豪。早春三月,进入园中在微寒的春风中细赏园林的精妙之处,品味吟风弄月的雅趣。《行游数码》将选取100个中国具有特色的园林带给大家,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略领它们的风采吧!更多精彩敬请关注20O8年第3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深入佳木斯市园林花卉市场及市区公园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对佳木斯市城市绿化、公园、园林花卉的生产消费市场及园林花卉企业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佳木斯市园林花卉业处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出口额呈波浪状上升,出口潜力巨大。但当前仍然存在着生产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科研滞后;市场结构不合理,销售渠道不畅;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等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最后,相应地提出政府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市场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突出区域特色和培育良好的消费市场等一系列产业优化的合理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绍兴沈园     
《中文信息》2008,(3):116-116
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洋河弄内,又名沈氏园,本系沈氏私家花园,宋代时是越中著名的园林之一。沈园占地11.8亩,分东、中、西三部分,自北向南景点布局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色调典雅相宜,花木扶疏成趣,颇具宋代园林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文信息》2008,(3):74-79
拙政园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这里用借景的方法来充实人的视野,可将三里外北塔寺的塔借到拙政园的景色中来,真是令人拍手叫绝。[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文信息》2007,(4):106-110
皇家园林—香山,石经山,上方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文信息》2008,(3):64-69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瘦西湖风景区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组合巧妙,互为因借,构成了一个以瘦西湖为共同空间,景外有景,园中有同的艺术境界,历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1.
在中西文化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核心问题,但这两种文化在对此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本质差异。这个差异也在中西园林的不同设计思想与不同的园林审美观中表露出来。本文试图把握在“天人关系”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唐代桂林山水园林,经过发现、修整、开扩三个历史时期的三个不同阶段,为桂林山水园林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桂林山水园林的奠基时期。可以说,没有唐代的山水园林,也就没有今天的桂林山水园林。本文试就唐代桂林山水园林的认识、形成及其特征作一简要论述。一、对桂林山水园林的认识桂林山水园林的发现、开发、拓展过程,亦即是对桂林山水园林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先发现桂林山水的自然美,由于它的自然美带有原始性,需加入人工的点染,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便合成了桂林  相似文献   

13.
严家花园     
《中文信息》2008,(3):101-101
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的羡园,因园主严姓,故俗称严家花园。相传沈德潜曾于此植树栽花,初具园林雏形。严家花园是一个第宅园林。严家花园由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组成。四座假山,分别用青石和黄石堆砌而成,在夏景区里的假山体量最大。在外部观赏假山,有大中见小的感受,在内部观赏假山,则有小中见大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刘丹  唐绍均 《学术界》2008,(3):238-342
为更好地保护园林及园林设施,园林破坏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园林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制.但法的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依据环境行为学等理论与设计必须为人的理念分析可知,园林设计对园林保护法实现具有影响,拙劣的园林设计阻碍园林保护法的实现,人性化的园林设计促进园林保护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文信息》2008,(3):16-22
北海公园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经过五个朔代的发展扩建,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它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遣园传统,博采各地遗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龚斌 《云梦学刊》2020,(1):83-96
魏晋时期士人园林兴起,陶渊明的园林以其自然朴素、充满隐逸情怀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士人园林文化的不朽经典。陶渊明结庐人境,从自然中发现美、书写美。赞美园田居的宁静与自由,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情趣。陶渊明的园林以隐逸之志为内核,以鄙夷俗世为风骨,在中国士林园林史上树立了令人仰望的高标。后世士人园林深受陶渊明的影响,继承了前者的写意特征,以渊明诗文为园林景点题名,成为制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而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7.
南唐时金陵园林众多,皇家园林有北苑、西苑等,而私人园林多为达官贵人所有。公私园林中自然美景与人工巧作融为一体,多修建于城北等山水俱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园林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管理学是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结合园林科学技术 ,研究园林事业发展、园林建设、经营管理和园林经济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园林管理工作日益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园林管理工作谈一些体会 .  相似文献   

19.
徽派     
《中文信息》2007,(11):76-93
微派建筑风格历时数百年,自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微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微州特色的建筑风格。到明清时达到巅峰,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  相似文献   

20.
《中文信息》2008,(3):134-138
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是闻名遐迩的粤中四大名园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