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李贺玲同学: 你好! 你来信问:作文怎样做到既有文采又不会使文章过于华丽?你问的问题实际上是怎样把文章写得美又不华而不实。 文采指文章所具有的美丽色彩。文章不但有教育功能、社会功能,还有审美功能。文章有文采才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引发读者美的愉悦,产生感染力。但有文采不是华而不实,那些片面追求华丽而内容空虚的文章,不可能具有审美的功能。 记得一次在商场见到一位穿着入时的漂亮小姐,在与一顾客因小事争吵时,口出狂言,脏话连篇,那种缺少道德修养的言谈举止,立即引来周围人鄙夷的目光。同样,那种华而不实的文章也令…  相似文献   

2.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应试作文中,中心不是那么明确,结构不是那么严谨的,仅仅因为语言华美有文采就得高分的为数不少。而中心明确、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采飞扬的文章一定是高分中的高分。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也明确要求文章语言必须有文采。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聪明的,我告诉你,  相似文献   

3.
一、讲课的文采(一)文采斑斓大业盛世文采斑斓是中国历代学者治史讲学、著书上说的特色,也是无数前贤后哲躬身厉行的大业盛世.就历史教学而言,历史是以情感人、以理喻人、以文陶冶人的三棱镜,正衣冠、论得失、知兴衰、古为今用,是其教育之目的.讲课有文采,就能充分发挥历史“以文陶冶人”的思想教育作用,诚如“东临碉石,以观沧海”,能够引发出曹孟德“老骥伏权,志在千里”;而井底之蛙,坐并观天,所见不大,决不会引发出曹氏那种“振长策而御字内”统一天下的千里志向.可见,“碣石”、“沧海”的自然景观所构筑的文采,对于…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语言表达是文章的基本功,也是评判一篇作文的重要项目。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看出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习作时,应更加自觉地重视作文语言“有文采”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情采》在《文心雕龙》中列为第31篇,主要是论述文学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指情理,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就是说情理好比文章的经线,文辞犹如思想的纬线,情理是主,文辞是次,只有经线放正了,然后纬线才能织得好,只有思想明确了文辞才会有的放矢。采是文采,指文章的表现形式。刘勰的所谓文采,既和时人的看法做法有共同点,均以对偶、声律、辞藻为文采;又跟时人存在看法上的差异,以不讲对偶、声律、辞藻的经书的散行文也看作有文采。他在  相似文献   

6.
用词精妙是衡量语言文字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语言文采的首要标准。一般地说,一篇文章有没有文采,能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首先表现在用词上。词语简洁精练,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富有情趣,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甚至即使整篇文章语言不是很优美,但某些关键词语用得生动传神,也能为文章增加不少亮色,获得好评。相反,词语干瘪,索然无味,段和篇也就无文采可言。  相似文献   

7.
我们只要浏览一下历年中考满分作文,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语言海洋:有的意气风发,大气磅礴;有的激情荡漾,独抒性灵;有的庄谐并出,充满机智;有的委婉柔美,生动形象……语言有亮点.有文采,是这些作文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原因。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语言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如果说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它美丽的面庞了。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反之,如果语言苍白.势必使文章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8.
2003年高考评卷归来,为有的学生作文得分太低而深深叹惋:是其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吗?其实材料也较丰富,议论也能持之有据;是其文字表达能力不强吗?其实文从字顺,有些地方甚至可圈可点;是其语言枯燥,面目可憎吗?其实稚嫩里不失纯真,通顺中略有文采;是其书写潦草马虎,字体无法辨认吗?其实  相似文献   

9.
写考场作文如同一次时装秀。时装不仅要衣料舒适,更需光彩照人。光彩对于作文来说就是文采。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的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文章要有文采。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语言要有特色,有一定的文学性,能给人语言上的美感和享受。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如果语言干瘪,不生动,不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文眼”是文章思想内涵的凝聚点,是全文的脉络枢纽,起一动万随、制约全篇的作用。首先,“文眼”是文章的主题所在。抓住了文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所以,’‘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6,是精心安排的“慧眼”或“节骨眼”。如果把文章的线索比作人体的经络,那么“文限”就是人体的穴位。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得很清楚:“余调服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服,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所谓“神光”,就是主题思考;所谓“照映”,就是照映主题思想,使文章的主旨一下光明透亮,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写得激情昂扬,有泉石相激之韵,古人云: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此文能在声势上做足文章,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此外本文字里行间溢满真情,让人感觉到写此文作者确实是为情所驱,一点也不造作虚假。  相似文献   

12.
描写景物时,作者往往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这就是拟人修辞格。在文章中,这种修辞格若用得恰到好处,能把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李斯的悲剧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一传之千古的名句,出自秦李斯《谏逐客书》。这篇饱含激情、文采飞扬的文章,倾倒了从古至今的无数读者,秦王嬴政也从这篇才华横溢的佳作中发现了人才。于是,转瞬之间,李斯便由被逐之人成为秦王的座上客。自此,李斯竭尽全力,为秦王出谋划策,最终兼并了六国,一统天下。李斯也由此平步青云、节节升迁,直至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宝座,实现了他要做人上人的夙愿。李斯对秦国,可谓功莫大焉:上《谏逐客书》,不使人才外流,此其功一也;…  相似文献   

14.
一届“少男少女杯”广东中学生现场作文活动,10万篇参赛作文,竞让评委找不到一篇内容感人的文章;一场高考,全国几百万考生,竞少有描写生活、抒写真情的佳作,偶有一篇两篇,往往最后发现的不是抄袭就是套用!现实中。学生作文喜欢堆砌华丽的辞藻,一篇千把字的文章,却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古诗古词,满眼都是形容词、排比句,看上去很有文采。细读却空洞不真实。学生作文,已很少有生活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15.
高燮在南社中是较有诗学根柢者,对诗之本质与功能有较清醒的认识,对诗学承传与宏扬抱有热诚希望。其诗学思想主要有:诗能影响政治;诗人要有真性情,但要防“率”与“浅”;诗人要有学问,方能彰显文采;诗之外要有事;才与学相互促进;还须讲究法,法依赖才,才来自学;诗言难言之隐,难尽之情;诗语言力求雅驯;关于学诗途径,反对家数之说:以理性态度正确看待同光体。这些见解大多数是针对南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颇与缺失而发的,表现一位学人应有的正直品质与独立思考的勇气。高燮的诗内容广泛,感时诗哀愤沉著,山水诗清爽飞动,咏物诗寓意深沉,咏怀诗沉郁绵邈,题赠诗亲切真诚,缅怀悼念诗沉挚悲郁,莫不真情朴茂。既有渊雅格调,又有时代气息,合唐诗之雄放、宋诗之峭健为一体。峻洁而无尘滓气、蔬笋气,清雅爽净。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与赵明诚及《金石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但实际上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词以外,她不仅诗歌散文写得相当出色,而且精于金石书画的鉴赏、考订。在当时,她被人所称道的,主要是诗文。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易安居士……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朱彧《萍洲可谈》卷中:本朝妇女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十引《说诗隽永》:今代妇人能诗者,前有曾夫人魏,后有易安李。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赵明诚妻,李格非女也,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李氏……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文采飞扬的语言固然能令读者赞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得体的语言也能给你的文章增色,形成你文章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作文也把“生动形象”“有文采”作为发展等级中的重要一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作文特别是议论文的文采呢?  相似文献   

19.
《雨中登泰山》结构灵巧 ,呼吸自如 ,于景色描绘之中爆出思考的火花。它以拟人化的方法 ,把山、水、树、石写得活脱脱有了生命 ,有了性格 ;有意境 ,有文采  相似文献   

20.
形象最能打动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是以语言为基本材料的制成品,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表达的文采决定着文章的质量。那么,怎样使议论语言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