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当代跨国社会运动与政府间国际组织之间的互动密切且频繁。二者之间关系可以大致区分出抗争型互动和协作型互动两种不同模式。不过,二者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将是二者关系未来发展的基本面。总体而言,一方面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平台,另一方面当代跨国社会运动又拓展了政府问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范围,并增强了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治理实践的有效性。更为重的是,在二者的互动过程中,当代跨国社会运动通过政府间国际组织或以之为杠杆,进而影响主权国家和跨国公司,并推动国家和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应对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农村社会的一项重大难题,传统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环境治理的需要,单一的治理主体和以利益为导向的治理机制已成为目前农村环境治理困境的主要表现.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和农村社会组织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农村社会组织能够承担起农村环境治理的责任.因而,探求农村社会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治理模式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论坛性G型政府间国际组织快速发展,备受关注。其成立时没有一个可依据的、专门的政府间国际条约,成立之后也没有设置承担持续职能的一系列常设机构,其主要成员和主要议题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动与调整的,其成员数量少,但它的代表性却很广泛,且力量对比相对均衡。G型政府间国际组织所营造的轻松的、非正式的对话环境、在成员组成与议题调整方面所展现的更大的灵活性以及所举行的小范围的多边谈判有利于成员国高层就国际最新热点、难点问题迅速展开讨论,并采取对策,提高了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挑战的速度和效率,是论坛性G型政府间国际组织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治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群众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其本质是影-向人的行为,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环境治理模式是管理城市的方式方法与规制.它主要包括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市场化治理模式与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等几大类。城市环境治理体系是城市环境治理所有活动的有机构成,主要由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法手段、治理组织机构和相应的信息系统等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5.
杨素群 《东岳论丛》2012,(2):124-128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全球治理危机日益凸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日益增多,无论是在政府层面、国际和地区性组织中还是在非政府组织中,合作都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同时,两制国家在国家利益、国际地位、价值观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纷争难以弥合。全球治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是一种"政府直控型"治理模式,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过于依赖政府作为,具有一定的弊端。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特殊性,农村环境治理急需建立政府、市场、村民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这就需要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社会资本通过规范、关系网络和信任机制的共同作用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合作,从而弥补传统治理模式的真空,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为此,我们应当重视和发挥社会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功能,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已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关键力量,对一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跨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展现在我们面前,危机态势也日趋严重,但是城市群内没有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合作困难重重,很多环境治理合作无法顺利进行或勉强维持也难以达到理想目标。对城市群环境合作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关乎采取何种措施解决困境、破解难题。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群政府间环境合作治理困境是地方政府区域合作意识淡薄、环境合作组织机构不完善、环境合作机制尚待完善以及城市群环境治理的合作法治尚待健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向度的问题,不仅涉及的部门众多并且连接到不同的地区。因而,大都市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成为必然。在分析都市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动力因素和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建立"问题导向型"的合作机制、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以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治理模式完善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陈曦 《学术探索》2015,(4):23-28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社会与公众的需要和问题也日益呈现复杂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各国政府部门都不得不依据社会与公众不断发展的利益诉求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改变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改革。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各国政府都渐渐地将以往垂直管理、仅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事务负责并不断加深部门专业化的行政模式向更多地关注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发展。从国际上看,政府跨部门合作已是各国政府管理与治理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建立并完善相应体制机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P102-104)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传统保险监管模式亟待重构.公民社会的发展带来当代社会治道的变革和治理结构的变化,传统监管模式将被公共治理模式所取代;转型期市场经济阶段,在改善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之上,需要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治理参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金融风险的传递明显加快,需要引入全球治理模式.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保险治理体系有效性,需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国际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中外差异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在多个国际场合主张“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但在“多边、民主、透明”的理解上,中国与西方存在重大差别。总体来说,西方支持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旨在弱化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声音;而中国强调各国政府都平等地参与政策制定,反对发达国家垄断互联网治理,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鉴于此,中国在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上应有所行动:一是应向国际社会明确中国关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战略构想。二是在国际层面,区分互联网不同的领域,细化策略,根据利益权重的差异采取不同应对措施。但明确在涉及互联网安全与主权领域,则只能由政府主导。三是在多边或双边层面与立场一致的国家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在互联网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治理层面增大中国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全球治理语境下的国际行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公共问题也日渐凸显,全球治理应运而生。但是全球治理也带来一系列从规则层面到实践的难题。一个层次、主体非常繁杂的多维度国际行政空间已经逐渐成型,作为一个独立法域的国际行政法日趋凸现。历史上中外众多的学者从自己的立场和研究视角来看国际行政法问题,但基本很少认为国际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在全球治理的宏观背景下,国际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论基础,包括调整对象、主体、法律渊源等。但是还有一系列具体、微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推究。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问题作出的创新性回答.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极不确定性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迎来了全世界亟需谋求新发展的历史契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坚实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凝聚共识,求同存异,加深国际认同度;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增强国际公信度;开放包容,立足国情,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胡晔 《北方论丛》2022,(2):57-65
《中导条约》是冷战国际核秩序的产物,它反映了美苏想要维持核平衡与核霸权的目标,体现了冷战国际核秩序的内在矛盾。随着冷战结束,冷战国际核秩序的内在矛盾不断发酵,《中导条约》赖以存在的主客观条件都已改变,不能维护核平衡与核霸权的问题不断凸显,这导致了《中导条约》的解约,也标志着冷战国际核秩序的最终解体。重构国际核秩序就要抛弃冷战思维,加强多边协调;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目标,抛弃核民族主义;探索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新模式,多层主体、多种措施地构建符合核形势发展的新规则、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蔓延,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以国家为中心的多边主义治理也不断暴露出内在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全球公民社会等非国家行为体对全球问题的解决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治理的紧迫现实呼吁新的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是在多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球公民社会进行国际合作的产物。虽然新多边主义治理替代多边主义治理并非易事,但是它对全球治理的重构正在缓慢和艰难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构想,不仅是中国国内政策的延续,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与当今世界流行的“全球治理”观念不谋而合。在全球治理中可以实现和谐世界的构建,因为全球治理从全球观念和价值层面上反映了对和谐世界的追求;在全球治理所倡导的共存、共治、共荣中能够实现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全球治理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目标中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就是要努力推动“和谐世界”的构想在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变成现实,使中国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17.
李正升 《学术探索》2013,(12):78-8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使得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环境问题也被赋予了全球化的内容。本文基于开放宏观的视角,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贸易与环境、全球气候变暖等重要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污染发生了转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污染减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存在着多维度的环境不平等问题。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外部性、公共物品),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独善其身,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国际合作理论研究发轫于美国。近10年来,中国学者对这一理论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国际合作的背景、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国家主权以及中国的国际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国的国际合作理论研究还需要独立的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商事)法律规范的大量出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成了国际法学界奋力探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含义众说纷纭。实际上,按照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将二者分成各自独立的学科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是从“公”“私”法规范在二者间的相互渗透、调整对象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同一性以及法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来看,二者并无分科设立之必要。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党国际的全球治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党国际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作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党国际主张积极应对全球化,进行全球治理。其全球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政治优先,突出政治的责任;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可持续发展等。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