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雷  李文倩 《学术交流》2008,(2):146-149
晋代以后,四言诗最终归于沉寂,究其原因,有上古至中古语言变迁、情感表达方式转换的冲击,但诗与乐的逐渐分离应该是导致其盛衰升降的根本原因.四言诗产生之初原本与雅乐共存.春秋以来,雅乐逐渐为俗乐所代替,而俗乐在格调节奏上跟四言诗很难相和.一旦失去了音乐,四言在节奏、韵律上的单调就显露出来;而语言变迁、抒情方式的转换更进一步把四言诗的窘迫显现出来,扩大了四言诗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最终导致四言诗衰落.  相似文献   

2.
教派神道、佛教、基督教三教联合的"三教会同"构想是日本政府经历了一系列试行错误的宗教政策后提出来的。明治末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政府在镇压运动后,为缓和阶级矛盾,提出宗教感化社会的主张,要求神、佛、耶三教辅助以《教育敕语》为指导方针的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道德涵养,宗教与教育携手为国家服务。由日本政府主导召开"三教会同"恳谈会,得到了三大教派的积极呼应,"三教会同"体现出日本政府自明治维新以来由对宗教的强力打压到积极利用的转变,标志着大正时期以后日本政教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第八章明确地提出了"以邪恶之道获取君权"的方式,标志着"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正式诞生.本文基于对该章在全书结构中的位置及章内情节的细致解读,阐述了这种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4.
祆教是粟特地区的本土宗教,并在汉唐时期随着入华粟特人的东迁而传入中国。祆教传入中国后,在主要以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中国化:对儒家从孝道、仁爱、诚信、妇德、忠君事主思想的吸取到六经、礼教谙熟,并参加科举,为将为官;对佛教是从生死轮回思想等教义的接纳;在描绘祆教神祇时考虑了道教老子的形象,同时对道教的清静无为、寄情山水也充满向往;对汉地的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也有所吸纳。在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中,祆教中国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国化后祆教逐渐被同化,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5.
道、禅之"心"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舒 《浙江学刊》2005,(1):122-125
道、禅哲学都重视"心",中国美学也有以"心"为美的思想,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道家哲学中,老、庄首先突出"心"的重要性,嵇康、阮籍则首先在文学中体现这一思想.禅宗对"心"的重视使其获得"心的宗教"之称.道、禅之"心"也有很多不同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禅宗之"心"是对道家之"心"的继承与发展.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审美之"心"在唐代成熟,意境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博昊 《学术交流》2012,(8):164-167
楚乐在汉代广为流行,汉乐的发展中亦体现出楚乐浸润的痕迹。汉相和大曲不仅艺术上承续了楚乐的风格,作品结构形式上亦同楚乐有着承续关系。相和大曲曲式上有艳、解、趋、乱。"艳"本指楚地乐舞,后渐渐演变为相和大曲曲前的抒情成分;"乱"是楚声旧有之曲式,为相和大曲所吸收,位置仍在曲后,有收束完结之意。"解"与"趋"则是相和大曲在楚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曲式因素。魏晋六朝之时,相和大曲受吴楚新声的影响而有了新的变化,清商大曲进而产生,其"首"或"曲"的音乐地位同相和大曲的"解"是相等的,而其曲前的"和"与"送",亦源于相和旧曲。楚乐、相和大曲与清商大曲间呈现明显的音乐文学结构上的历史承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金红 《学术交流》2005,(4):165-168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展示了不同的审美内涵,体现着文学由雅到俗的嬗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情节性普遍性与故事性娱乐性的变换。二、发人深省的生活流程与迎合大众的故事设置的变换。三、常态的人生阐释与特定的时势感悟的变换。四、诗意蕴味的语言与多姿多彩的技巧的变换。90年代以来,雅俗文学的界限渐趋模糊,而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证明,雅俗互渗或雅俗合流正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清商乐由曹操推动形成,与但歌、相和歌无关.清商乐的主要特点是在乐器中加入金石乐器,采用为乐填词的方式创制歌词,声情悲.清商乐兴起后,促动了作为清商乐歌词的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在南北朝的发展过程中,清商乐吸收了吴歌、西曲后又被称为清乐.唐玄宗以清商乐为基础创制法曲.清商乐借法曲的兴起重新在宫廷繁荣.彼时,借由文人对汉语格律有了新的认识和音乐自身的发展,促生了作为法曲歌词的词体.清商乐作为汉民族乐的本质是它促动五言诗和曲词两大文体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有庙山安详,有道水神奇".千山为佛、道两教胜地,从盛唐始创的千山寺庙音乐伴随着青青大山、悠悠绿水,从历史的深处走来,1300多年来一直回响在关东大地上,深深地影响着千山宗教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10.
刘群 《学术交流》2007,(5):173-176
明代三教合一的思想蔚为风气,对士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便是当时社会思潮对士人生活渗透的结果。屠隆早年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积极入世,罢官闲居以后潜心佛道,过着参禅修仙的生活,但在其调和三教的论述中,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他的儒学为“嘉谷”、佛道为“甘浆”的哲学思想在晚年的三部戏剧中有着透彻的体现。解读其戏剧作品和大量的佛道诗文,不难看出其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晚年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