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评价问题是价值哲学的重要问题。谈价值离不开谁有价值、对谁有价值;而无论是有价值,还是对谁有价值,都不能离开谁具体作为什么。因此,把价值评价与角色联系起来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角度。依据“被评价者—评价者”、“谁有—对谁”这种结构,可将价值评价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针对角色的价值评价,即着眼于“角色有”什么价值;二是从一定角色出发作出的价值评价,即着眼于“对角色”有什么价值。对角色的价值评价分为谋生意义上的和自我实现意义上的。从角色出发作出的价值评价分为从当事人出发的和从旁观者出发的。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教育评价是对评价发展历程的超越与展望,它致力于弥合评价中的主客二元对立和多元价值的冲突混乱,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提倡通过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对话交往来实现理解沟通,以便使评价活动真正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参与评价者主体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人力资源强国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评价和人才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须遵循导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简易性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时代要求,对大学生科学发展、成长成才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熟悉校本课程,缺少专业知识,评价缺少阶段针对性等原因,导致在现实情境中,校本课程的多元评价主体反馈的评价信息不能对校本课程的改进发挥指导功能.对校本课程的校内和外部评价者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表明,校内评价者更具评价优势,应是校本课程最理想的评价者,但其评价存在着公信度、客观性低及专业性较弱等缺点.为此,应从国家层面形成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机制,并加强监管和评价;各教育部门应以校本课程为中心,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评价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注重培训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实效性;还应鼓励各相关专业团体开发与之相应的评价培训项目,并创新培训形式,以凸显培训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高中需要建立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的评价共同体。在评价共同体内,教师作为被评价者,评价者,评价体系的构建者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作为被评价者的教师,应该注重他们的专业发展需要及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教师作为评价者,应该同时注重学生的认知学习成果评价,情感学习成果评价和心理活动学习成果评价,以实现精英评价向大众评价的转变;教师作为评价体系的构建者,应该积极参与整体性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通过搜集有用信息,参与评价设计及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评价共同体内各因素的平衡及相关人员的分工合作,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课堂评价注重量化评价的技术,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和丰富,导致了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出现 "表演课"和"常规课",完美抽象的应然性评价系统和具体课堂教学很难融合到一起,起不到评价本应该发挥的作用.发展性课堂评价要求一种研究者、实践者和评价者一体的实践模式,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目前世界上各国进行的课堂学习研究模式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依据评价目的不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呈现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术性评价、行政性评价与社会经济效益性评价。在评价活动中,价值大小是通过不同评价对象优异程度的比较而得以体现的,而评价对象价值的实现又依赖于评价者对其优异的承认与否。承认分为工具性承认和荣誉性承认,与此对应,优异可区分为品质的优异和成就的优异。  相似文献   

8.
现今,国内对高等院校的评价越来越重视,而评价者评价这一行为的动机是由多方面的和多层次因素决定的.本文主要从评价者的内外部动机着手,分析了对高等院校进行评价的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评价者的评价观呈现出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人文是当今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数字工具、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塑造、改变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从而出现了"数字"与人文结合、平台与"远读"联通、交叉与多元融合、项目与团队共生四个明显的新特征.伴随着这股热潮,欧美许多人文院系和专业组织都制定和发布了数字人文学术成果评价指南,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指导.我国数字人文研究起步较晚,学术成果评价更是任重道远.但我们要借鉴欧美经验,研究分类评价、同行评议,构建超越传统、跨越媒介的评价体系,为明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适时、适量的学校评价是学校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资源,繁多、无序、技术手段又相对滞后的学校评价,则不利于学校的成长与发展。传统的外控评价、模块化评价、即时性评价,虽依然表现出自身的功能和价值,但学校评价方式的变革与整合,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需要的必然。校本评价、开放式评价、发展性评价在推进学校成长与发展中的功能和价值正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存在的“以量代性”“以面带点”“以偏概全”“以静遮动”问题,运用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框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问题是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构功能的失调而造成的:评价适应功能失调导致评价方法的“以量代性”,评价目标达成功能失调导致评价过程的“以面带点”,评价整合功能失调导致评价内容的“以偏概全”,评价模式维持功能失调导致评价功能的“以静遮动”。因此,为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机体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进行结构功能调适。研究认为可通过推进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精准评价、探索人机交互的评价方式、优化全员全程全域的评价组织、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终身评价制度等手段,调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和模式维持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评价理论是在功能语言学的话语基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于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它主要关注于协调社会关系的语言资源和态度的表达。学术书序中评价资源异常丰富,评价者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学术书序中原作者、序言作者、读者在互动过程中,由于身份的不同,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序言作者、原作者和读者在不断协商中的定位过程。可以说评价是序言作者团结原作者和读者的一种"人际性"工具。  相似文献   

13.
政策终结意味着新旧政策的更替,是政策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其议程是在全面、客观的政策评价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结果是政策终结支持者行动的重要依据。评价可依据价值和行为两类标准,前者可分为公平性与回应性,后者则分为政策的效果、效率以及效应三个维度。由于评价者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以及政策效应的复杂性,故需要注重实证评价与规范评价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呈现如下病理性症状:重独白、轻对话,重过去、轻当下,重科研、轻教学,重显性成果、轻隐性付出,重实施环节、轻准备和巩固环节,重教方表现、轻学方进步,重共性、轻个性,重奖惩、轻发展。这些病理症状通过侵蚀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危害教师的元认知。教师评价体系病理性症状是评价目标的偏离,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特点对此部分地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在对集成函数的集成原则、评价专家的评价水平与异常性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时变评价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已有评价方法中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评价结果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技术创新的状态与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限制与超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问题在当前引发了许多争议和非议。专家系统及其同行评议在中国所受干扰太多,伴随“学术经济化”的现象出现了评价者角色的失范。量化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毕竟只是管理的工具,其作用不可高估,在学术活动中仅供参考。在现实情况下,学术机构的官本位决定了学术独立的困难,过度行政化导致学术腐败。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评价体系往往具有滞后性和有限性,突破性成果不符合评价标准之事时有发生,必须了解对评价体系的这个基本限制,努力寻求超越之道。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评价体系病理性症状及其对教师元认知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呈现如下病理性症状:重独白、轻对话,重过去、轻当下,重科研、轻教学,重显性成果、轻隐性付出,重实施环节、轻准备和巩固环节,重教方表现、轻学方进步,重共性、轻个性,重奖惩、轻发展.这些病理症状通过侵蚀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危害教师的元认知.教师评价体系病理性症状是评价目标的偏离,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特点对此部分地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8.
评价作为教育活动得以实施的导向与监控标准,对促进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从整体范围来论述学校评价者居多,着重体现于对其发展性研究的论述,然而评价细微之处体现不足。本文力在对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的特性、涵盖层面、制定依据及其制定时应注意的若干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引领并实施整个学校评价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玄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主要社会思潮对文论之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言意之辩""有无之辩""才性之辩"等玄学论辩是影响文论的直接因素。"言意之辩"对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作论方面,因为创作实际上是以言达意的过程。"有无之辩"对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虚构方面,艺术虚构与"贵无"派"有生于无"的思想原理相通一致。"才性之辩"对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家论方面,"才性"是作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0.
儿童素质作为儿童先天的一种要素禀赋 ,是生物的、文化的遗传积淀 ,反映了儿童发展的一种潜能和潜质 ,在与外在环境的互动中可以发生变化。儿童素质发展评价就是评价者 (评价主体 )根据儿童素质发展的需要 (包括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 )判断儿童发展的意义。复杂性评价是一种新的儿童素质发展评价范式。以复杂性的理论来重新认识儿童素质的形成机理 ,综合考虑人的发展的复杂性 ,是儿童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