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 ,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实际 ,从强化质疑心理、强化创新心理、提高意志素质、营造良好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创新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2008,(11):17-17
从1990年起,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国家民委等有关部委,从民族地区选调部分优秀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发达地区任职,即“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相似文献   

3.
199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153990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22.7%,比1950年增加了21.5倍.其中蒙古族干部127410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18.8%,少数民族干部的增长高于全区干部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幅度.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还表现在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目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主席都是蒙古族干部;自治区党委、顾委、纪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占到45%左右;盟市、厅局级领导干部和旗县级领导干部总数中,少数民族干部占1/3以上.与1950年相比,自治区、盟市(厅局)、旗县(处)三级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分别增加了6倍、15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4.
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国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建国4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1988年统计,全国少数民族干部数量比建国初期增加22倍。少数民族干部分布在行政机关的约占26%,企事业单位的约占45%。目前,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少数民族干部为主体的领导骨干力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符合“四化”标准的少数民族干部正在茁壮成长。建国初期,为适应  相似文献   

5.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文/曲靖地区行署民委王芳近年来,曲靖地区通过采取以会代训、专门培训、举办讲座、开办专栏、举行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民族平等、互相合作的观念以及“汉族离不...  相似文献   

6.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因素。海东地区成立以来,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培养、选拔少  相似文献   

7.
龙山县位于湖南西北边陲 ,与湖北的来凤、宣恩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 ,75 %以上的人口是土家族和苗族 ,属省定特贫县。1995年以来 ,龙山县委改革干部管理体制 ,大力培养选择年轻干部 ,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现有干部9326人 ,其中35岁以下的有4358人 ,占47 % ;乡局级领导干部597人 ,其中35岁以下的317人 ,占53 %。全县乡镇场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中都配备了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 ;49个乡镇98名党政一把手35岁左右的83个 ,占83 % ,县直110个部门一把手中35岁左右的有56人 ,占43%。一、完善选用…  相似文献   

8.
依法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时维善毛泽东同志在解放初曾精辟地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革命斗争实践的总结,它从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共产主义的高度,阐...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的概念和流程引入到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来.并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流程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同人民有联系的民族干部,是圆满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彻底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早在1949年,毛主席在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中就曾  相似文献   

11.
大力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毛主席早在1949年就指示我们:“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双跃进,9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在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并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掀起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高潮,许多民族从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个体经济飞跃到人民公社。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2.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已发展到150多万人。这支干部队伍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为我们这个共和国的发展,做了和正在做着重大贡献。但是,这支干部队伍无论在数量或是质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仍然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紧培养和提高。为此,需要着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国家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加速了少数民族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进程。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到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岗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宏大的。但是,这支队伍不论在数量和素质方面,都同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第一,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还是不足。现在除内蒙古自治区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外,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陕西省委多次拨出专项指标,选拔了20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和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部门。由于省委的重视,几年来民族干部队伍迅速扩大,人数比“文革”前增加两倍多。省委重视在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提出要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1,(11):8-8
9月4日至11月5日,怀化市民宗委会同市委组织部集中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科局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来自仝市各单位共60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培训l。  相似文献   

16.
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陈虹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1993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联合召开了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这个会议开得很好,胡锦涛同志到会讲话,会后形成了一个文件。根据会议的精神,各省、自治...  相似文献   

17.
40年前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至今仍留在老民院人心里.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25个民族的262名学生和数十名教职工,兴奋地挤在北京东城国子监一间临时改建的会议室里,隆重举行中央民院成立大会暨首届开学典礼.朱德、李济深、董必武、马叙伦、李维汉等领导人前来祝贺.朱德同志代表中央讲话,勉励师生办好中央民院.党从来就十分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早在1941年,就在延安建立了延安民族学院.建国后,虽然当时国力薄弱,百业待举,党和政府还是立即把建立民族学院的事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1951年1日,中央民委召开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座谈会.同年8月,中央调曾在延安民院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刘春同志来京,正式筹建中央民院.刘春受当时的政务院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长、中央民委主任李维汉同志的委托,起  相似文献   

18.
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摒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用人观念,大胆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选拔人才。在思想政治上,要培养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干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市场这种经济手段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调节供求关系,运用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效益提高,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因此,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前提下的一场新的革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干部必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真正拥护和贯彻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矢志改革,积极投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从报纸上,我们很早就知道了北京的西直门外有一所中央民族学院.每逢到"五一"和"十一"两大节日时,到北京来观礼的各国来宾和各地少数民族参观团,大部都要先后到这个学校来参观和访问.就是平时来往于京颐公路上公共汽车的乘客们,经过该院时,不论车上有多么拥挤,也总会从车窗间去眺望那一幢幢宫殿式的建筑物.这究竟是一所什么样性质的学校,这样惹人注意?它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材?在这里学习的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怎样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有赖于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部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