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目标, 这是2005这个“改革年”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和谐社会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内容, 以其为目标,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即单纯从追求效率,转向兼顾公平,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科学咨询》2005,(7):16-17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目标,这是2005这个“改革年“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和谐社会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内容,以其为目标,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即单纯从追求效率,转向兼顾公平,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科学咨询》2005,(3):16-17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目标,这是2005这个"改革年"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和谐社会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内容,以其为目标,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即单纯从追求效率,转向兼顾公平,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预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8%。根据“十五”计划,“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 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13.  相似文献   

5.
新视野     
《经济参考报》2005年12月19日报道说,2005年将以改革转折年载入中国改革史。中国改革已走出“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正从外围改革向核心改革、从浅层化改革向“深水区改革”切换。中国未来五年改革将直指六类“结构性问题”。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充当配置资源的主体干预市场,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障碍。前20多年中国也曾有过3次比较大的政府体制改革,但大都停留在一些表面改革目标上,没有实现政府职能转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中国在经济社会管理上,长期对农村和城市实行以两大行政制度因素为核心的不同体…  相似文献   

6.
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乃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良好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为促进我国社会当前公平、公正和效率之间矛盾的化解,提供道义基础和价值导向;道德功能的发挥,道德的生命力在于对人们的正当行为、正当利益的维护和保障,它之所以要反对“不应当”的行为,反对恶行,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人们的正当行为、正当利益的维护上。  相似文献   

7.
一、树立税收法制观,提高依法治税水平依法治税,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环境,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要求依法治税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仅来自于国内市场,而且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大市场。在税收工作实践中,规范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披露,中国正在制定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拟将2001至200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王梦奎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三个标志:一、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尤其目前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和军事格局都发生重大变化。王梦奎认为,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十五”期间经济将是一个新的成长期,整个下世纪初叶将保持好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与90年代中期制订的“1996至2000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的,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一倍的目标相吻合,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9.
机会公平是社情民意的总焦点和改革诸多问题的聚集,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国家治理问题。机会公平具有多维要义,主要包括起点公平、包容性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组合公平、动态公平、治理公平等。针对我国机会不公的突出表现和成因,推进我国机会公平有以下路径:一要以民生公平重塑改革新共识,二要以民主法治保障公民权制常态化,三要以制度建设和政治改革重构政治新常态,四要以包容性增长重构利益新常态,五要以多元参与推动治理新常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意义深远,关乎我国甚至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针对党政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权利、机会、规则”三个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在三个公平里,规则公平是“机会、权利”两个公平的直接体现,亦是实现其他公平的保障.规则公平缺失,将直接导致“机会、权利”两个公平的缺失.而规则不公平问题,在领导工作领域集中体现为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导致干部思想被腐蚀、社会风气败坏.有的领导规则公平意识淡薄,常常以言代法,破坏规则公平;有的领导认识到规则公平的重要性,但为维护小团体与自身利益,常常破坏规则公平.  相似文献   

11.
苗务生 《决策探索》2005,(1):54-55,25
河南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顺应新经济的客观规律来筹划2005年的经济发展。2005年经济发展如何,对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以全新姿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决策》2005,(3):8-8
《政府工作报告》绘就2005年改革“路线图”,《京都议定书》生效,“能源困局”将改变中国,2005年遍及18省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展开,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数据汇总  相似文献   

13.
<正>为确保招投标工作客观公正,四川省推行了“统一评标专家库制度”,目前专家库已扩大到7000多名评标专家,同时有13名专家因不能公正评标而遭“终身禁止评标”处罚。对于那些不能公正评标的专家,给予“终身禁止评标”处罚,是极其公正的,我们为之喝彩!评标专家是经济领域的“裁判员”,必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化和后工业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趋势.后现代作为后工业社会在政治领域的反映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在后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为满足多元主体的利益需求,共同治理理应成为现代政府改革的一种模式.它是一种合作的机制,是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超越.政府在培育共治精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牵动了中国社会的敏感神经。个税改革的“敏感”意义在于其是一种普适型、广源型的税种,因此任何时候的“微调”和“小改”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大事。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均衡贫富差距等价值期待里,每个公民都希望从个税的影子里看到权利与义务、理性与人文、公平与效率的公正博弈。更为关键的是个税承载着“调节收入分配、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的扛鼎之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思想观念“多元”,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单元”,则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所必需。 客观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财富、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种适应我国现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元经济结构,必然带来企业员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是非标准、处事态度、行为习惯乃至个人情感等思想观念方面的多元变化。 这种“多元化”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7.
论基础设施领域改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础设施领域“政企合一”体制损害了效率、公平和社会福利 ,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领域。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开放基础设施领域产权 ,允许非国有资产进入 ,以形成较强的所有者约束和有效的治理结构;强化市场竞争 ,通过替代性竞争、非垄断业务的竞争性经营和争夺垄断业务经营权的竞争 ,提高基础设施企业市场反应的敏感性;政府则应转换职能 ,由直接经营者变为公正、严格的规制者。  相似文献   

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5年是我国的改革年。改革年改什么?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如何进行,重点在哪?前不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设计了2004年中国改革调查问卷,对该院网络专家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出225份,回收有效问卷170份。其中,中央及地方(主要是中央)党政机关的学者型官员57位;有政府背景的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49位;高校、民间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64位。2004年12月25日,中改院在京召开“着力推进改革的2005年度改革形势分析会及中国改革调查问卷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调查结果。政府改革关于“十一五”时…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对出口退税机制将进行重大改革。一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被降低,部分资源性商品和国家限制出口的商品将取消出口退税。与此同时,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部署,新一轮的税制改革自2004年起陆续启动。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表示,2004年起,中国将加快推进税制改革。1994年的税制改革确立了中国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而这次改革恰恰是从这个主体入手,将增值税作为改革试金石,可见中国税制改革决心之大。而在决策层的规划之中,增值税改革只是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发令枪。即将启动的税制改…  相似文献   

20.
财税是国家的命脉,关涉国计民生。因此,每一次改革都慎之又慎。但随着总体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公正问题不断凸显出来。现在流传的一句话是“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形象地说明农民的税负状况。 农民是个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不仅没有得到国家的特殊保护,还承担着沉重的税负,承担着“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而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却相对不足,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仍然需要农民自己掏腰包。这种状况离“城乡待遇公平,全民负担均等”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中央下决心进行农村的税费改革,尽管可能是有限的,但肯定是个进步。 当然,社会公正偏差不仅仅发生在不同的群体上,还发生在不同的地域间。这又回到那句老话:改革是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