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青年文化的定义,并就青年文化的共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以时下青年的文化审美选择为例,进行青年文化新时代特征的分析,阐述了青年文化蔻化倾向以及反叛性和多元性、动态性、整体性以及边缘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青年文化是青年群体特定的行为方式,是在其社会关系、信念习俗、乃至言谈举止中所体现的意义、态度、价值和观念。青年文化使青年群体得以识别并构成整体。青年文化又是一定时代的民族和阶级的主导文化网络中的亚文化。这一亚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然后衰退、消失或者广泛地扩散以  相似文献   

3.
一、青年文化研究的必然性在我国,科学地研究青年,也就是将青年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理论研究的历史较短,七十年代末期以前,青年研究只是一般性的工作研究,而且主要偏重于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七十年代末期以后,随着青年问题的普遍化和尖锐化(当时的青年问题有:“民主”青年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年就业问题、青年信仰危机问题、知青返  相似文献   

4.
(一) 近几年来,以迪斯科的节奏、牛仔裤的线条、交谊舞的柔姿为代表的青年文化正日益动摇着“东方式的含蓄”这一传统的道德支柱。青年人无论在观点表达上还是在行为表现上,都比以往任何时候直率。某些事情只要他们愿意,就不顾领导、家长以至公众舆论的指责而我行我素。如前些时候,“公众舆论”对年轻人开舞会评价不佳,对此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要算开明人士了。尽管压力重重,年轻人还是跳得不亦乐乎。殊不知这乃是旺盛的青春活力在审美行为上的释放,要禁也禁不了。  相似文献   

5.
(一)多元、开放——城市青年大众审美心理的第一组特征。当中国这艘世界瞩目的巨轮将来驶进现代化港口之时,人们不会忘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这片古老国土上所发生过的那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它给饱尝政治动荡的民族带来了精神上的苏醒。然而现在对于眼前这一大批涉世未深的城市青年来说,那十年厄运所给他们的精神负荷毕竟太重了。封尘多年,生了锈的国门一打开,五光十色的外部世界飞瀑似落进青年视线之内,他们的精神天平倾斜了;历史还没有来得及给变革的社会提供全新的文  相似文献   

6.
阐明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来源,明确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必要性,从青年学生自身的角度,对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习惯于从审美现代性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角度谈论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问题。事实上,仅从生活或者美学自身的层面谈论审美心理是不够甚至不准确的。因为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其接受信息的方式有很大关系,而信息接受方式又受到新技术的影响。新技术及其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传统文明的阅读行为,这种影响从心灵深处改变了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8.
青年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关注青年的消费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质量、进行适度消费,这是广大青年的心愿,也是社会应尽的责任。一、情感对青年消费行为的影响有的专家指出:“传统的一致性消费时代已经终结,一个全新的以收入、年龄、地域不同而呈现出消费取向不同的阶层消费时代已经来临。”①青年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近年来,广大青年消费者不仅在商品内在质量上变得更加“挑剔”了,而且要求商品必须得到其情感和心理的认同。由于消费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人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甚至老旧落后,这是一项很大的误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构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当前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华文化仍旧表现出推崇敬重。由此推断,知身为中华儿女,实在应该重新认知本身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应仅通过表面主观臆断地评价。青年的发展关乎党的事业也关乎民族未来,面对部分青年自身贬抑中华文化、崇洋媚外、盲目西化现象,青年更应深自反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青年短信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迁中的青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教育工作的特点之一,侧重于青年的余暇教育。青年的余暇行为也是青年发展的一个课题。要开展青年的余暇指导和余暇教育,就要正面把握住青年的余暇行为方式,而青年的余暇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变动着的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12.
青年文化塑造青年价值观,青年文化变迁必定会在青年价值观中得到反映,最终带动青年价值观的改变。青年价值观演变的总体态势和青年价值观当下的总体特征表明,逐渐被物化的时代背景并没有削弱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偏离正影响着部分青年群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融汇中西文化优秀成分,关注文化微观视域,大力推进青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结果。人类社会经历了由温饱、生存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求旅程,表明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要求交替提高的发展趋势。然而现在人们所提及的环境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迫使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艺术,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基本条件,也艺术化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当环境艺术的各门类艺术,每时每刻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所面对的是艺术活动为我们提供的艺术产品。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对环境艺术化处理,也就是人居环境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艺术性,认识尚不完整,一提艺术品,不免就只与绘画、音乐、戏剧相联系,尚不知自己也处在一个艺术化的空间之中。环境艺术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代青年审美素质的社会思考曾燕波青年审美素质是青年整体素质的一种体现,探讨青年审美素质能更准确地把握当代青年生存与发展的脉搏。对于当代青年的审美素质,我们作如下描述与思考。(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青...  相似文献   

15.
<正>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显著提升,要求新时代青年能够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可以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是中华几千年发展的成果,每个青年都应具备文化传承意识,敢于肩负时代的责任,脚踏实地,实现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一、文化传承意识基于时代不断转变背景下,为了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要逐渐重视文化传承,并将在这一任务落实到新时代青年身上,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了解文化传承意义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进行文化传承,加快文化发展脚步。所谓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表明了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培育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要将高校作为主阵地,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活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为推动力,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立足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事业中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文化、有担当的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青年问题、青年矛盾和社会对青年的认识,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动为背景,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看,都能在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冲突、交融所引起的矛盾中得到适当的说明。事实上,今天的中国青年问题、青年现状,正是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青年不仅作用于,而且也反作用于这种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纷繁芜杂,色彩斑斓。本文以列举的方式,通过对青年新群体的研究试对近年来青年流行文化现象作一次初步的梳理和勾画,希望透过这些图像,管窥青年生存与发展状况和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变革力量,参与社会改革和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改革开放使当代青年的思想更加活跃,他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把握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有助于准确判断当代青年的状况,预测青年群体行为发生的轨迹和趋向,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的前提条件:分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其发展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青年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方向发展,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解决青年问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